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Oedaleus asiaticus entomopoxvirus, OaEPV)作为一种增效剂,分别与马拉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 、溴氰菊酯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亚洲小车蝗若虫,统计致死中浓度 LC50 和其混合使用后的增效比;测定虫体内与抗性有关的两种重要酶——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s)的比活力。结果表明:OaEPV 与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亚洲小车蝗,OaEPV 与毒死蜱 、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混用对亚洲小车蝗无明显的增效作用,OaEPV 与马拉硫磷混用,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比为 1.42 倍。混剂感染亚洲小车蝗,除与溴氰菊酯混用外,虫体的中肠部位 CarE 的比活力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 OaEPV 与马拉硫磷混用下降了 4.21 倍,抑制作用最大。当 OaEPV 与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化学杀虫剂混用后,中肠部位 GSTs 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其脂肪体部位 CarE 和 GSTs 的变化无一定的规律性。结果提示痘病毒与农药混合处理时,病毒主要通过抑制中肠部位 CarE 比活力而增加了农药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52.
红褐斑腿蝗卵黄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蒸馏水沉淀法、凝胶过滤、蛋白质电泳等方法提取纯化了红褐斑腿蝗Catantops pinguis (Stål)的卵黄蛋白,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电泳结合不同的染色方法证明红褐斑腿蝗的卵黄蛋白为一种糖脂复合蛋白,其分子量约为548 kD,由7个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分别为147.3,100.2,95.9,59.6,53.6,49.0和42.2 kD。卵黄蛋白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到17种氨基酸和NH3峰,其中谷氨酸(Glu)百分含量最高,达13.46%,天冬氨酸(Asp)、亮氨酸(Leu)、半胱氨酸(Cys)、精氨酸(Arg)含量比较高,脯氨酸(Pro)、组氨酸(His)、赖氨酸(Lys)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3.
154.
记述采自滇西南地区德宏的卵翅蝗属Caryanda 1新种:德宏卵翅蝗Caryanda dehongensis, sp. nov., 模式标本保存于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系。 德宏卵翅蝗Caryanda dehongensis,新种(图1~4) 本新种近似于方板卵翅蝗Caryanda quadrata Bi et Xia 和大尾片卵翅蝗C. macrofurcula Mao et Ou,但以以下特征区别于后二种:1)体较大,♂19.5~20.0 mm,♀22.5~25.5 mm;2)前胸背板沟前区长为沟后区长的2.4(♂)或2.8(♀)倍;3)雄性次末节背板后缘具三角形小尾片;4)雄性肛上板长盾形,后缘中央三角形突出;5)雌性下生殖板后缘接近平直。 正模:♂,云南德宏(24.7°N,98.2°E),2002-Ⅷ-20,李燕珍采;副模:2♂♂4♀♀,云南德宏(24.7°N,98.2°E),2002-Ⅹ-01,李燕珍、徐吉山、杨国辉采。  相似文献   
155.
云南卯翅蝗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斑腿蝗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e new species of Caryanda Stal, namely C. dehongensis, sp. nov. fromsouthwestern Yunnan Province i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ype specimens are kept inthe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and Chemistry, Dali College, Yunnan.  相似文献   
156.
中国东亚飞蝗两个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选  马恩波  郭亚平 《遗传学报》2003,30(11):1027-1033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我国河北平山、辽宁葫芦岛两个蝗区东亚飞蝗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在酶谱分析的19个位点中,多数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较少,而位点Aat—l、Pgi和Mdh—2的等位基因数目相对较多。由于杂合子数目较少而使每个基因位点的平均杂合度降低(Ho=0.024和0.028)。对每个位点的各基因型进行x^2检验,绝大多数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较低的Fst值(Fst=0.021)表明两个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不高。两个种群间较高的遗传一致度(I=0.991)和较小的遗传距离(D=0.092)也证实了上述结果。由此推测,该蝗虫较强的迁飞能力有可能增强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降低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然而,在一些等位酶指标如位点Ao-2、Fbp—l、Mdh—2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2.5和2.7)和多态位点百分率(P=52.6%和57.9%)等,两个种群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也许与两个种群之间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和较远的地理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157.
《昆虫知识》2009,(5):659-659
飞蝗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具有很强的迁飞能力,其分布区比任何其他蝗虫都更广阔,几乎覆盖了东半球的整个温、热带地区。然而,基于生物学或形态学差异,飞蝗仅在中国就鉴定出了3个亚种,而在世界范围内则存在至少9个亚种———这跟其迁飞能力是相矛盾的,学术界对此也一直存留争议。张德兴教授的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分子生态学和进化研究组)运用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手段,从多个独立微卫星DNA位点对覆盖飞蝗中国分布区的25个样点的1300多个标本进行综合分析。他们发现,尽管飞蝗具有很强的迁飞扩散能力,中国的飞蝗确实分为北方种群、南方种群和西藏种群3个具有显著遗传差别的种群,但是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是,广布于中国中、东部的飞蝗并非东亚飞蝗,而是应隶属于亚洲飞蝗亚种。该研究成果一方面验证了飞蝗经典分类的一些结论,另一方面则指出对由Boris Petrovitch Uvarov(1889~1970)(被学界誉为“蝗虫之父”)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关于东亚飞蝗的有关权威观点进行修正的必要性。该研究团队还进一步分析飞蝗在中国形成和维持3个具有显著遗传差别的种群的原因,指出:历史生物地理学因素可能是导致形成这3个地理种群的关键原因,特别是更...  相似文献   
158.
利用透射显微镜(TEM)观察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幼虫取食了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Bt基因玉米心叶组织后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 以探讨转Bt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致病机理, 为其合理、安全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取食Bt玉米后中肠细胞及其细胞器发生了明显的病变。取食Bt玉米12 h后中肠细胞开始病变, 首先微绒毛脱落、内质网开始肿胀, 24 h后内质网肿胀、增多, 杯状细胞杯腔增大, 48 h后微绒毛大量脱落, 细胞开始空泡化, 随着取食时间的增加, 细胞空泡化程度加剧, 在感染前期细胞间的病变程度差异较大。微绒毛脱落、内质网肿胀断裂是在多数取食Bt玉米的亚洲玉米螟中肠细胞发生的普遍病变。由此表明, 人工修饰的Cry1Ab基因导入到玉米染色体组中所表达的杀虫蛋白可使玉米螟幼虫中肠细胞发生病变, 最终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159.
亚洲型舞毒蛾在北美的适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DYMEX V2.0软件和ArcGIS分析工具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亚洲型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的DYMEX参数指标体系和适生性评判标准,分析亚洲型舞毒蛾在北美的适生范围与适生程度。研究表明,加拿大的南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墨西哥中南部极少部分区域为该虫的适生区。研究结果将为国家植物保护部门提供有关亚洲型舞毒蛾的植物检疫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0.
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nsis Will.是广东北江流域河滩蝗虫的优势种。以不浸水的蝗卵为对照,研究滞育期蝗卵浸水5~95d和胚胎发育期蝗卵浸水1~30d对卵孵化率和历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浸水时间的增加,孵化率下降,卵发育延迟;滞育期蝗卵经受95d的浸水仍有8.01%存活,而胚胎发育期蝗卵浸水30d后全部死亡,滞育期蝗卵比胚胎发育期蝗卵具有更强的耐浸水能力。说明越北腹露蝗以卵滞育的形式发展了对水浸胁迫的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