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3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在首次报告二例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肺微小根毛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免疫功能受损与微小根毛霉感染关系。本文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全身辐照小鼠,然后以不同途径注射同剂量的微小根毛霉的孢囊孢子,观察动物的感染情况和感染后的真菌检出率,结果发现各种辐射剂量均在辐射后7-14日感染菌的检出率最高;各种脏器感染菌的检出率以脾脏最高(66.7—81.8%);淋巴结最低(0.0—25.0%);其他脏器的感染菌检出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92.
本文报导了根霉属(Rhizopus) 9个菌株天然态及解聚态可溶性蛋白、酯酶同工酶、葡萄糖淀粉酶和SOD电泳图谱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图谱和酯酶同工酶谱能显示五种已知供试菌种间的差异,尤其酯酶同工酶谱还能显示米根霉两个供试菌株之间的微小差异。经综合分析全部试验结果后得出的系统树图显示了9个供试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并为未知菌株F1(BR12)和Q303提供了鉴定和命名依据。文中首次报导了根霉的SOD同工酶,并对蛋白质和酶电泳图谱用于根霉分类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3.
本文描述了云南省突颚反颚茧蜂属HeratemisWalker1新种─—缺刺反颚茧蜂H.enndisWuetChen,并建立了该属中国已知3种的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业大学益虫室。  相似文献   
94.
95.
云南红豆杉的发展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西,滇西北。经检测比较,云南红豆杉内含紫杉醇等高效治癌药用成份,高于其他几种红豆杉,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资源稀少,属国家保护植物。因此,发展云南红豆杉人工造林、培育资源,是开发利用的根本途径,利用云南红豆杉幼林,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并利用其萌发能力,可以连续利用。云南红豆杉造林技术可行,经济效益高,市场对紫杉醇需求量大。  相似文献   
96.
经检测,抗汞真菌烟草头孢霉(Cephalosporium tabacinum)F2菌株中具有汞五原酶活性。该酶是一种胞内酶,需NADH作为电子供体,催化Hg2+还原成为元素汞(Hgo)。该酶促反应还需硫氢基化合物,反应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范围为7.0-8.0。在25—30℃保温40分钟或在pH7.0保温2小时,酶活力均是稳定的。金属离子Ag+,Co2+,Cu2+,Zn2+,Mn2+和Ni2+在浓变为0.2-1.0mmol/L的范围内,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一定浓度的乙酸苯汞和铁氰化钾对酶活力也有部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李哲  李璇  崔婷婷  任云 《微生物学报》2023,63(9):3560-3573
【目的】本文借助基因编辑技术在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中敲除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编码基因TvRpd3,来研究TvRpd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提高木霉病原菌拮抗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融合PCR和同源重组策略构建了TvRpd3基因缺失的突变菌株,通过对峙培养、表型观察、免疫组化检测、代谢组学分析等系统比较TvRpd3基因敲除前后菌株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病原菌拮抗能力以及田间防治效果等。【结果】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缺失TvRpd3基因的木霉工程菌(?TvRpd3)对多种病原菌表现出了更强的对峙抑制效果,其所产的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烟草黑胫病和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提高了62.27%、57.45%和70.71%。同时,敲除TvRpd3基因也显著改变了木霉工程菌所产次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和产量,抗生性物质的产量大幅提高。【结论】绿色木霉TvRpd3基因及其介导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提高绿色木霉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中国西南地区木霉属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西南四省区(云、贵、川、藏)的土壤和其它样品中分离木霉301株,鉴定出9个木霉集合种(species aggregates)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Rifa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 Rifai),深绿木霉(T.atrovirideBissett),桔绿木霉(T.citrinoviride Bissett),绿色木霉(T.viride Pers.ex S.F.Gray),钩状木霉(T.hamatum(Bon)Bain),康氏木霉(T.koningii Oud.)以及黄绿木霉(T.aureoviride Rifai)。从各个样点收集的42种不同作物和其它植被土样中都分离到木霉;土样pH值为4—8.5,海拔300—5400m。以哈茨木霉和拟康氏木霉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28.5%和21.1%,似为西南地区木霉优势种群,而绿色木霉、钩状木霉和深绿木霉很少分离到。这样的种群结构可能与西南地区气候和采样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99.
广西、云南的PSEUDOSCHWAGERINA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该文记述了广西宜山马脑山剖面及云南八宝小独山剖面Pseudoschwaserina属34种(亚种),分析了两剖面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的面貌,讨论了Pseudoschwagerina的地层意义。研究表明,两剖面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具有地方性种稀少的共同特点,大多数种皆为广相型分子。从动物群的组成上看,广西、云南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与我国贵州、北美及俄罗斯等地的Pseudoschwagerina动物群有较大的相似性。但是,目前归入 Pseudoschwagerina名下的各种在形态上有着较大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合Pseudoschwagerina地层带化石难以直接对比。根据对两剖面Pseudoschwagerina地层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国内、外Pseudochwagerina地理分布的资料,笔者建议选用 Pseudoschwagerina uddeni,P.beedei,P.robusta等 Pseudoschwagerina的典型分子做为含Pseudoschwagerina地层划分、对比的首要标准类群,选用P.uddeni和P.robusta分别做为确定Pseudoschwagerina带底、顶界线的首要标准种,以便于含Pseudoschwagerina地层的全球性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0.
【背景】粮食在生长和收储期极易受到病原真菌或产毒真菌的污染,造成严重的损失。众多实践证明木霉属(Trichoderma)可以有效防治植物病原真菌。【目的】鉴定和筛选能有效抑制粮食常见危害真菌的木霉生防菌株,开发生防菌剂,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方法】从粮食上分离筛选出35株木霉,通过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学观察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利用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粮食常见危害真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结果】35株木霉分属于8个种,分别为非洲哈茨木霉(Trichodermaafroharzianum)、类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oides)、 Trichoderma amoenum、近深绿木霉(Trichoderma paratroviride)、Trichoderma obovatum、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东方木霉(Trichodermaorientale)和深绿木霉(Trichodermaatroviride)。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这8种木霉对于粮食上分离到的10种危害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非洲哈茨木霉(T.afroharz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