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5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57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2例乳腺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和雌激素受体的状态分别进行了检测。结果32例中p53蛋白阳性18例,阳性率56.3%,18例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者阳性13例(72.2%)3而14例无转移者阳性5例(35.7%)二组阳性率差异显著(PMO.05)。32例中雌激素受体阳性17例,18例伴转移者阳性8例(44.4%);14例无转移者阳性9例(64.3%)。结果表明,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结合雌激素受体的检查,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一个有价值的标志。  相似文献   
22.
用IK抗酸染色和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乳腺癌(97例),和乳腺纤维腺瘤(21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L型阳性例数在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间无显著差异(P〉0.05)。乳腺癌中抗酸菌L型主要分布于癌细胞巢及其间质内,常集聚成堆,且该处癌细胞有不同程度变性或坏死。乳腺纤维腺瘤中的抗酸菌L型主要存在于间质巨噬细胞中。并讨论了抗酸菌L型感染与乳腺癌发生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23.
精子介导鱼类基因转移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于建康  阎维 《动物学报》1994,40(1):96-99
金鱼精子与美洲大绵wei的抗冻蛋白基因一起保温30分钟后,再与卵子受精,共获得145尾成鱼和若干胚胎。从胚胎和成鱼中提取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和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表明,外源的抗冻蛋白基因进入了部分受体鱼的染色体组内。测定了45尾一年龄实验鱼中,有12尾显示出明确的杂交带,阳性率为26%。  相似文献   
24.
25.
对抗人乳腺癌单抗AF9识别的抗原特性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F9抗原是由糖、脂及蛋白质组成的复合蛋白质,不耐热;AF9识别的抗原决定簇不存在于铁蛋白及癌胚抗原;蛋白质印迹检测表明AF9识别的抗原有4种成分,分子量分别为51 000,56 000,67 000,73 000.免疫组化ABC染色显示该抗原主要存在于乳腺癌细胞的胞浆及胞膜,在部分其它种类肿瘤组织中也可检测到,但在所检正常组织中未见到.AF9抗原可能是新的乳腺肿瘤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26.
已知大鼠T0F-α的抗原部位干C环,且大鼠的TGF—α(34-43)和TGF-α(44-50)均有较强的活性以转化正常细胞。为了揭示其结构与功能关系,合成了大鼠TGF-α修饰16肽。在前文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归属质子谱并验证其一级结构的基础上,本文测定了不同混合时间的二维NOESY谱。根据所得的数据因原始斜率法求出距离约束。通过约束分子动力学计算定出该分子的溶液构象。其中还用DQF-COSY的数据求出二面角作为决定溶液构象的参考。  相似文献   
27.
在基因治疗中,作为基因转移的载体,迄今几乎都用逆转录病毒,但是在某些情况下,DNA病毒作为载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本对腺相关病毒、腺病毒和疱疹病毒作为外源基因载体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8.
植物基因转移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基因转移及其应用前景刘金元(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应用研究所,济南)自从1974年Vanlarebeket[12]等人在根癌农杆菌中发现一种与双子叶植物肿瘤诱导有关的质粒,随后Chilton[7]等人又从分子水平证实了该质粒中的一个DNA片段(T-D...  相似文献   
29.
接合转移诱动系统在遗传分析和体内基因操作中的应用赵巍,张成刚,蔺继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细菌间DNA的转移主要有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等几种形式。接合是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完整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而传递大段D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本文研究了超声波和相转移催化剂在Reimer—Tiemann反应中的应用,提出了超声波和相转移催化下Reimer—Tiemann反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和相转移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二氯卡宾形成十分迅速,羟基苯甲醛产率显著提高,反应时间成倍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