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记述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蝗虫一新种,黄股直背蝗,新种Euthystiraluteifemorasp.nov.。该新种近似短翅直背蝗Euthystirabrachyptera(Ocsk.)。  相似文献   
42.
43.
本文为中国摇蚊亚科系列报道之四,记述了采自海南省的拟隐摇蚊属一新种:宽尖拟隐摇蚊Demicryptochironomus (Irmakia)spatulatus sp.nov.及1中国新记录种:缺损拟隐摇蚊Demicryptochironomus (Irmakia)valneratus (Zettrstedt)。模式标本存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44.
本文记述在吉林省长白山,黑龙江省镜泊湖地区采到蝗虫一新种--长白山金色蝗Chrysacris changbaishanensis sp.nov.,并附有特征图。  相似文献   
45.
本文为中国摇蚊亚科系列报道之四,记述了采自海南省的拟隐摇蚊属一新种:宽尖拟隐摇蚊Demicryptochironomus(Irmakia)spatulatussp.nov.及1中国新记录种:缺损拟隐摇蚊Demicryptochironomus(Irmakia)valeratus(Zetterstedt).模式标本存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46.
本文记述采自吉林省长白山蝗虫一新种,黄股直背蝗,新种Euthystira luteifemora sp.nov.。该新种近似短翅直背蝗。  相似文献   
47.
体内体外培养下飞蝗雄性生殖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单一TCl99或GRACE培养液中培养的四龄三天东亚飞蝗(Locusta mtgratoria mani lensis精小管,其精子发生只发育至初级精母细胞期,培养液中添加10%小牛血清或飞蝗精巢匀浆液可促使其发育至次级精母细胞期,添加10%分别取自东亚飞蝗蝗蝻、柞蚕蛹及蓖麻蚕蛹的血淋巴可促进其产生约20%的精子。 蜕皮激素及保幼激素对精子的产生无显著影响。移植培养的精小管在受体飞蝗体内不能发育产生精子,注射20μg/虫蜕皮激素可促使其产生大量精子。完整精巢无需注射蜕皮激素即可在受体飞蝗体内发育产生精子。结果表明,昆虫血淋巴内可能含有促细胞分化类因子,此(类)因子可能无种属特异性,外源蜕皮激素可能对精子发生无直接作用,但精子发生同时需要蜕皮激素和血淋巴因子,精巢本身可能有自己的蜕皮激素来源。  相似文献   
48.
于有志  任国栋 《昆虫知识》1994,31(2):114-116
朽木甲科Alleculidae包括两个亚科[1~4],即朽木甲亚科Alleculinae和花粉甲亚科Omophlilinae。作者在整理拟步甲科幼虫标本时发现朽木甲科花粉甲亚科的二种幼虫,分别为裸足甲属CteniopinusSeidl..和狭胸甲属SteneryxRentt,现将其形态特征分述如下。1花粉甲亚科幼虫的主要特征体长圆筒形,2~8腹节不具侧板缝,足适于挖掘,前足明显较中后足粗长,附爪骨化强,前定腿、转节有球状刚毛(图1:5),图IO腹板不形成尾足,上颚端部钝具2端齿(图2:4),舌骨明显前伸,触角3节,幼虫土栖。花粉甲亚科两属幼虫检索表第1腹节侧板维明显,触…  相似文献   
49.
本文记述乌蜂虹亚科Usiinae2新种,分别隶属于Usia(乌蜂虹属)和Parageron(拟驼蜂虹属),并对有关属的特征及分类情况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50.
水稻“双-3”多胚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MIV(双-3、籼稻)传粉后可以有多个花粉管同时进入胚囊.大多数胚囊的合子发育为一个正常的胚,但是有少数合子胚发生裂生并分化形成双胚芽和一胚根.有些胚囊的助细胞和卵细胞同时受精后,分别发育为助细胞胚和合子胚;有些胚囊中的反足细胞团可直接发育为胚.可见“双-3”水稻除有正常合子胚外还存在助细胞胚和反足细胞匹的多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