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田间和网室测定结果,抗小象虫较好的甘薯品种有抗虫1号、台农26、Tis2534、Ricin和鸡蛋黄;抗小象虫较弱的品种有新种花、惠红早、“329”、广薯15等。甘薯品种的营养成份与抗小象虫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感品种与粗纤维、粗脂肪含量无明显相关,与粗淀粉有显负相关,R1=-0.9935,而与粗蛋白和18种氨基酸总量有显正相关,R2=0.9741,R3=0.9621。表现粗淀粉含量高的品种,其虫害指敦较低,抗虫性强;而粗蛋白含量和18种氨基酸总量高的品种,其虫害指数较高,抗虫性则表现较弱。测定分析说明了甘薯品种营养成份与抗虫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2.
东亚飞蝗膝下器的具橛感器主要由三类细胞组成.即:感觉细胞、感橛细胞和冠细胞。感觉细胞为具橛感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细胞,其超微结构已在其他的文章中描述。感橛细胞是具橛感器的主要支持细胞,从近端到远端依次与神经胶质细胞、感觉细胞的远端树突部分和感觉纤毛部以及顶端细胞外结构——冠、冠细胞直接接触.感橛细胞内最明显的结构为感概,另外,感橛细胞质被高度“空化”。冠细胞紧密包围着感橛细胞和冠,冠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纵行微管.并将整个具橛感器连接到体壁上。  相似文献   
33.
水稻籽粒矿质元素含量遗传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了解水稻子粒钙、镁、铜、铁、锌和硒等矿质元素含量,以绿旱1号作为父本与102S、KD36S、7HS012及7HS013不育系为母本进行配组,对父本与杂交后代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水稻子粒中的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对各杂交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子粒中矿质元素含量以及各矿质元素含量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农艺及经济性状多数表现出超高亲分离现象,且LK3的农艺及经济性状均表现为最好.水稻子粒矿质元素含量与部分农艺和经济性状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且K、Mg、Zn、Se等元素含量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水稻子粒中矿质元素含量大小依次为P>K >Mg >S> Ca> Mn >Fe >Zn >Cu >Se,4个杂交后代的K元素含量表现出超高亲分离现象,LK2、LK3和LK4的Fe元素含量也表现出超高亲分离现象.水稻子粒大量与微量元素之间相关性最高,微量元素之间相关性次之,大量元素之间相关性最小,以7HS012不育系为母本得到的杂交后代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矿质元素含量最高,7HS013次之,其他不育系表现一般.本研究为选育出耐旱及营养价值高的水稻新品种母本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体外培养所用各种化学成份明确的培养基是研究生命科学中一项重要技术。它已被常规用于研究胚胎早期发育,多种动物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转基因动物,动物克隆等领域。介绍了用于移植前胚胎培养基的研究和发展历史,当前所用化学成份明确胚胎培养基的主要组成,特别是针对小鼠和大鼠移植前胚胎所用各种培养基及其成份,讨论了这类培养基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5.
我国华东沿海4种石磺形态学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华东沿海分布有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紫色疣石磺(Peronia verruculata)4属4种石磺,后3种为我国大陆沿海新纪录种。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实验室暂养分别观察了其生态习性及外部形态,测定外形主要生物学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解剖比较4种石磺的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内部结构。结果显示,4种石磺的生活区域分别从潮间带中潮区至高潮区再到潮上带而呈现梯度分布状态,生活区域的不同导致生活习性、呼吸方式的不同;4种石磺外部形态差别明显,身体背部和腹足的颜色不同,平疣桑椹石磺没有背眼,腹足灰黑色或灰白色,惟紫色疣石磺有树枝状鳃;在内部结构中,平疣桑椹石磺无阴茎附属腺,里氏拟石磺无阴茎牵引肌且与紫色疣石磺一样不具有肛门腺。主要生物学性状数据分析得出足长和足宽是典型代表数据,判别分析得出呼吸孔至身体末端距离与肛门至呼吸孔距离的比例是属种间具有显著性意义的观察指标,从外形及内部主要结构比较发现将它们分属4个种是准确的。外部形态的特殊结构以及内部结构主要差异可作为石磺科分类的主要依据;比较我国华东沿海石磺的形态学差异能为石磺科贝类模式种资料的重新修订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6.
<正>1.研究报告摘要: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用单列标题书写)。目的(Purpose):主要说明作者写此文章的目的,或说明本文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方法(Methods):重点说明作者的主要工作过程及使用的方法。应用性文章如需要,可注明条件、使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结果(Results):本文最后  相似文献   
37.
<正>1.研究报告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要求在文中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字样。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结论。在结果和讨论中应写明本文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38.
高高安第斯     
邓涛 《化石》2015,(1):72-82
<正>达尔文进化论的形成与他参加贝格尔号环球航行期间在南美收集到的证据密切相关,这些证据不止来自现生生物,更大量来自古生物化石。与此同时,达尔文还是一位优秀的地质学家,他在那时对南美地质的观察、记录和认识,许多至今都是相当正确、准确和精确的知识。因此,2014年9月28日至10月3日期间选择在南美的阿根廷召开第四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而且会议的主题就定为"生命的历史:来自南半球的视点",自然吸引了全球古生物学家的目光。有900多位同行最终聚集到门多萨,是这个会议历史上  相似文献   
39.
主要尿蛋白(MUPs)属于脂质运载蛋白家族,具有保守的中心疏水β链桶状特征性结构域,具有调节种属内与种属间个体间化学信息交流的功能.MUPs主要在肝合成并分泌入血,作为载体与信息素等亲脂性小分子结合,延长其半衰期,一并从肾过滤排泄入尿液,延缓尿迹中信息素的挥发,从而延长信息素的作用时间.啮齿类动物的MUPs本身具有高度多态性,能够发挥类似信息素的作用直接编码个体信息,调节种属内的生物活动.此外,MUPs还能够发挥利它素的功能引起其它种属的畏惧反应.新近研究发现,MUPs受到机体营养状态的调节,与代谢性疾病及糖脂代谢密切相关,但机制尚不清楚.MUPs的功能和机制探索对于化学信息交流与糖脂代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MUPs的最新研究结果展开简要综述及讨论.  相似文献   
40.
自1996年引入第一例抗除草剂大豆以后,阿根廷成为全球率先采用转基因作物的几个主要国家之一。2010年,全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290万公顷。新技术的采用过程稳定、迅速且品种多样化。目前,阿根廷所有的大豆、86%的玉米和99%的棉花都采用了转基因品种。本研究发现,1996~2010年间,农业生物技术使阿根廷获得的总收益达到726.45亿美元,创造了182万个工作机会。优先采用新技术为阿根廷带来的优势效益非常显著。收益是通过SIGMA数学模型进行评估的,该评估工具由阿根廷国家农业技术机构和全球乡村发展捐赠平台的支持。"此报告呼吁立即行动。"该委员会委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学院教授Molly, Jahn说,"全世界都要求增加粮食、饲料和生物能源作物。食品价格已涨至历史高位,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发,将导致粮食安全状况恶化。庆幸我们正在采取具体而明确的、科学的措施应对这一切。"委员会向政策制定者提出几点意见:一、将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纳入全球和国家政策;二、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对农业的负面环境影响的同时,持续性地增加农业产出;三、锁定最易受气候变化和粮食危机影响的人群和部门;四、重新建立更适宜的食品获取和消费模式,确保满足人们的最基本营养需求,培养健康而可持续的进食习惯;五、减少粮食体系内的损失和浪费,尤其是基础设施、耕种技术、加工过程、运输以及贮藏习惯等;六、建立广泛、共享、综合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