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91.
目的:通过研究林下参不同干燥方法的干燥过程和对林下参物理性质及其皂苷类成分的影响,为林下参提供适宜干燥方法。方法: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方法,对林下参的干燥时间、外观性状、体积收缩率、主根和芦的直径和长度收缩率、表皮和粉末的色泽及内在成分(总皂苷和8种单体皂苷)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微波干燥耗时最短,其次为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对林下参的外形和粉末色泽影响小,并且与热风干燥林下参的外观性状和微波干燥林下参的粉末色泽区别明显;真空冷冻干燥林下参和微波干燥林下参的体积、主根长和直径、芦长的收缩率小于热风干燥林下参,具显著差异;真空冷冻干燥林下参的表皮色差增长率最小;总皂苷含量、人参单体皂苷含量加和值、人参二醇型皂苷和人参三醇型皂苷含量的均值大小顺序为真空冷冻干燥林下参>微波干燥林下参>热风干燥林下参。结论:真空冷冻干燥较好的保留了林下参的形态和色泽,且真空冷冻干燥林下参人参皂苷含量高,真空冷冻干燥林下参具高附加值,综合考虑,真空冷冻干燥可以作为生产高档商品林下参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92.
地中海位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窄的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其北面和西南面有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山脉。海岸曲折,多海湾和海盆,常有火山和地震活动。南岸是古老的非洲大陆,海岸平直。海水平均深度1600米,在地巾海中部伊奥尼亚海最深达4594米,是地中海最深点。地中海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相似文献   
193.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 S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 pSS)。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以口干、眼干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系统性损害。目前对pSS的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楚,临床缺乏治疗手段。通过动物模型研究pSS是阐明人类疾病发病机制的有效工具,但研究过程中仍需谨慎评价从不同动物模型身上得到的研究结果。本文对3类SS样小鼠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论述,其中特别关注杂交型小鼠模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pSS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4.
卢艳  闫月  崔程程  张鹏 《植物研究》2020,40(4):490-495
为探究初生休眠解除状态和干燥处理对水曲柳种子萌发的影响,本文以初生休眠的成熟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经不同裸层积(暖温10周+低温8周、暖温12周+低温8周、暖温10周+低温10周、暖温12周+低温10周)和干燥处理(干燥、不干燥)的水曲柳种子在适宜温度和较高温条件下的萌发表现。结果表明,初生休眠解除状态不同的水曲柳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表现具有相似的规律,种子的萌发会受到干燥处理的影响。不经干燥处理的种子解除休眠越充分,其萌发能力就越强,但层积处理后的种子若经过干燥处理,则解除休眠越充分(尤其是低温时间越长),种子萌发能力下降越多。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热休眠)的诱导受种子初生休眠解除状态的影响较小,但受干燥处理影响较大。干燥处理会降低水曲柳种子的萌发能力,尤其是较高温条件下的萌发能力,初生休眠解除越充分的种子萌发受干燥处理影响越大。生产中如需对解除休眠的种子干燥处理,选择暖温10周+低温8周的层积方法处理种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5.
赵东升  张雪梅 《生态学报》2021,41(16):6314-6328
在多稳态的生态系统中,外力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状态突然之间发生不可逆转的转变,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但目前对多稳态理论的系统研究很少,如何使用预警信号来预测生态系统的状态转变依旧是个难题。通过多稳态理论的梳理提出了一个更加综合的多稳态定义,并以放牧模型为例,系统总结了多稳态理论的相关概念,将多稳态理论应用在生态系统演替和扰沌理论的解释中;通过对生态系统稳态转换预警信号的原理、优缺点和应用条件的分析,对不同尺度下多稳态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最后提出了目前多稳态领域的研究问题和未来的研究重点。结果表明:(1)将时间和空间预警信号结合在一起,并量化正确预警信号的概率,对错误预警信号的比例进行加权,可能会提供更准确的稳态转换的预报。(2)定量观测试验适用于小尺度的研究,而较大尺度的研究则采用简化的模型来模拟研究,选择正确的尺度极有可能改变预警信号的可靠性。(3)结合多稳态理论研究生态系统临界转换和反馈控制机制,并将基于性状的特征指标和进化动力学纳入其中,是生态系统修复实践的重要研究方向。(4)将多稳态相关理论和生态保护管理政策的实践相结合,是多稳态理论未来应用的前景。本研究为多稳态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6.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各学科广泛应用以后,在动物,昆虫分类学中应用很广,但有些标本采到的数量很少,经扫描电镜标本常规制作镀金后标本不能再作分类用;经固定、脱水、干燥、镀金等处理后,原有姿态很难保存,我们试验了直接拍摄活虫、干标本、70%乙醇保存1年以上的标本、导电液浸泡及双重导电法等,得到了正在取食、产卵、交尾孵化等的照片,细微结构清晰,为分类及形态学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手段。过去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