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941.
通过查阅《孙氏家乘》,调查了从清朝的乾隆到光绪150多年间,丹阳孙氏家族死亡年龄,调查到899人,男子平均死亡年龄是46.62,女子平均死亡年龄是49.84,男、女平均死亡年龄差异非常显著(p<0.01).性别比1.51,每个家庭平均有儿子1.51个,女儿0.997个,每个家庭的平均子女数是2.51人,每个家庭平均儿子比女儿多,差异极其显著(p<0.001).从性染色体、性激素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女性平均死亡年龄之所以高于男性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942.
老化对猕猴中颞视区细胞早期方向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颞视区(middle temporal area、MT/V5)在视觉运动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MT区神经元对物体运动方向具有强选择性,而这种细胞的方向选择性被认为是运动方向知觉的神经基础,且已有实验表明方向选择性由于受到注意影响,而在时间进程上分为2个阶段。该研究组先前的实验发现麻醉猕猴(Rhesus macaque)MT区细胞的方向选择性发生了衰退,但该衰退是整个时间进程上平均的结果,并不能在时间进程上揭示其神经机制。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索运动方向感知能力下降的神经机制,该实验采用单细胞技术在麻醉猕猴的MT区研究了在正常老化过程中MT区细胞的早期方向选择性变化(early stage direction selectivity,esDB),结果表明老年猕猴MT区细胞早期方向选择性显著降低,具有强早期方向选择性的细胞显著减少。该结果进一步揭示了MT区细胞方向选择性在早期发生的衰退可能介导了视觉运动感知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943.
《植物杂志》2009,(7):7-7
近日,中国科学家通过实验探讨春小麦一棉铃虫及其寄生天敌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研究人员用高CO2浓度处理下生长的小麦喂饲棉铃虫,并在棉铃虫幼虫低龄时接入它的寄生天敌一中红侧沟茧蜂,连续两代测定它们的种群参数、取食及寄生能力。结果显示,CO2浓度升高后,春小麦营养水平下降,导致棉铃虫生长发育延长,  相似文献   
944.
描述原毛蚊科Protopleciidae Rohdendorf,1946化石3新种,弯曲中生原毛蚊Mesoplecia anfracta sp.nov.;古中生原毛蚊Mesoplecia antiqua sp.nov.;联合中生原毛蚊Mesoplecia coadnata sp.nov..所有标本均采自内蒙古宁城道虎沟中侏罗世九龙山组,模式标本保存在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945.
记述中卷甲螨科中国1新纪录属:杜卷甲螨属Dudichoplophora Mahunka,1982,及中国1新纪录种:网杜卷甲螨Dudichoplophora reticulata Mahunka,1982.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946.
徐钦琦 《化石》2009,(1):39-42
杨钟健先生于1897年6月1日诞生在陕西华县一个著名教育家的家庭,所以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他在1916年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三中学,1917年进北京大学地质系,1923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赴德国留学,进入慕尼黑大学,学习古脊椎动物学,192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后,他便在西欧各国考察地质和进修古生物学。1928年春,杨钟健学成归国。  相似文献   
947.
为评价pH对红褐斑腿蝗Catantops pinguis (Stål)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本文用3种专性底物测定了不同pH环境下蝗虫中肠类胰蛋白酶和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结果表明: 雄性红褐斑腿蝗中肠肠液的pH值为6.92±0.043, 雌性为7.03±0.054, 两性间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发现3种蛋白酶的最适pH值各不相同, 其中雌雄虫的强碱性类胰蛋白酶(以BAPNA为底物)最适pH分别为8.5和10.5; 雌雄虫的弱碱性类胰蛋白酶(以TAME为底物)最适pH分别为9.0和9.5; 而雌雄虫的类胰凝乳蛋白酶(以BTEE为底物)最适pH雌性为8.5, 雄性为8.0。统计结果显示, pH对红褐斑腿蝗中肠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P<0.01), 两性间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1)。在最适pH情况下, 雌性的类胰蛋白酶活性高于雄性, 而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则是雄性高于雌性。在中肠pH范围内雌性比雄性具有更高的消化蛋白酶活性, 显示雌性具有较强的食物处理能力以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为繁殖活动(孕卵)作准备, 而该种蝗虫最适pH范围较宽, 可能与其取食植物范围较宽有关。  相似文献   
948.
中黑盲蝽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是目前我国棉花上的一种重要害虫。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其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中黑盲蝽雌雄成虫及若虫触角上分布4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刺形、毛形、锥形和蒲姆氏鬃毛,且这些感器不存在性二型现象。其中毛形感器有2个类型,若虫触角上的部分蒲姆氏鬃毛组合成弧形感觉簇。  相似文献   
949.
记述下盾螨属和广厉螨属5新种:西宁下盾螨Hypoaspis xiningensis/Viaet Lin,sp.nov.,贵阳下盾螨Hypoasp/sguiyangensis MaetLin,sp.nov.,壮毛广厉螨Cosmolaelapsrobustochaetes MaetLin,sp.nov.,细毛广厉螨Cosmolaelaps leptochaetes MaetLin,sp.nov.和拟棒广厉螨Cosmolaelaps quasichaviger Maet Lin,sp.nov.。并对峡江广厉螨Cosmolaelaps xiajiangensis Liu et Ma,2000及心形血厉螨Haemolaelaps cordatus Tanget Pan,1964进行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950.
目的:观察核酸疫苗预敏,乙型肝炎病毒HBsAg蛋白疫苗增强的免疫对Balb/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以TransfectionTM脂质体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核酸疫苗pSW3891/MHBs/adr(简称为adr),及空载体pSW3891(简称vector)体外转染293T细胞.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dr,vector的体外表达;动物体内研究选用Balb/c小鼠共18只,每组6只,编号后随机分为3组,即空载体质粒组(vector+vector组)、adr核酸疫苗+HBsAg蛋白疫苗(adr+protein组)、HBsAg蛋白疫苗+HBsAg蛋白疫苗(Protein+Protein组);于第0周肌肉注射法分别以vector、adr及HBsAg蛋白疫苗免疫小鼠,于第4周肌内注射法分剐以vector、HBsAg蛋白疫苗、及HBsAg蛋白疫苗免疫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HBsAg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HBsAg多肽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结果:adr体外转染293T细胞后,能够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体内研究结果显示:除vector+vector组外,adr+protein组、Protein+Protein组小鼠均能检出血清抗-HBs,Protein+Protein组抗-HBs终点滴度比adr+protein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中vector+vector组没有检测到特异性INF-γ分泌的脾细胞,而adr+protein组、Protein+Protein组小鼠均能检出,且adr+protein组特异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protein+protein组(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核酸疫苗预敏.能明显增强Balb/c小鼠对乙型肝炎HBsAg蛋白疫苗细胞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