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贵州盘县大洞更新世灵长类化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贵州盘县大洞中-晚更新世洞穴堆积中的猴类化石,数量不多,被归入短尾猴(Macacaarctoides),熊猴(M.cf.assamensis)和疣猴亚科(Colobinae)本研究为南方洞穴堆积单个灵长类牙齿的鉴定积累一些资料,同时也扩大了贵州省猴类化石的分布。  相似文献   
42.
四川自贡大山铺蜀龙动物群——简报Ⅲ.蜥脚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记述了中侏罗世蜥脚类一新属种——巴山酋龙(Datousaurus bashanensts gen. et sp. nov.)对李氏蜀龙(Shunosaurus lii)的特征进行了补充,讨论了它们在蜥脚类进化过程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43.
云南武定节甲类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描述了采自云南武定中泥盆统一新的属种Yinostius maior gen.et sp.nov.属于短胸节甲类Heterosteidae科,这类化石在我国系初次发现。  相似文献   
44.
在山西省河曲县河会村附近发现一个旧石器地点,从中发现石制品十多件,其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45.
贺善英   《广西植物》1983,(2):133-136
<正> 黄皮又名黄枇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C.wampi Blarico),芸香科黄皮属。两广,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省普遍栽培。果实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果汁中含40.4—61.7毫克,还含有糖,有机酸和果胶。除鲜食外,可加工制成果冻、果酱、盐渍、糖渍、蜜饯、果干、清凉饮料,能助消化。此外,据古医书记载,能疏郁行气,止痛退热,治气胀腹痛等。  相似文献   
46.
本文应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和细胞病变中和试验(cPENT)两种方法对出血热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扩大人体免疫后的血清进行中和抗体水平检测。根据两种方法对总计74人份的免疫后血清检测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的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水平(GMT)。CPENT法均高于PRNT法,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免疫组的中和抗体水平比较结果,注射三针的阳转率(n=10,100%)高于两针组(n=10,20—30%);接种加氢氧化铝佐剂疫苗(n=13)较接种不加佐剂的两种疫苗(n=26)的抗体水平高,阳转率为92%—100%GMT为22—69;皮下途径(n=15)和肌肉途径(n=13)注射无明显差别,阳转率分别为87—93%和92—100%,GMT分别为29—46和22—61。以上结果进一步肯定沙鼠肾细胞疫苗的人体免疫性  相似文献   
47.
本文是《甲壳动物的生殖量与环境关系》系列论文的第二篇,专述桡足类。它和枝角类一样,是一类小型低等甲壳动物,也是浮游生物群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它的生态特点。由于生活习性不  相似文献   
48.
辽宁中侏罗世紫萁根茎化石一新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武  郑少林 《古生物学报》1991,30(6):714-727
本文报道的Millerocaulis liaoningensis sp. nov., 在我国是继M. hebeiensis(Wang)Tid.well之后的又一个有关中侏罗世紫萁科根茎化石。其主要特征是:外韧网管中柱,木质部圆筒12—17个管胞厚,由13—15个木质部束组成,叶迹从木质部圆筒分离时通常仅有一个原生木质部丛,柄基硬化环异质,在远轴边有一个约占环壁1/2的厚壁纤维带,柄基木质部束凹面有一个新月形的厚壁组织块,柄基托叶翼中每侧仅有一个不规则的厚壁组织块,不定根非常发育,在柄基的硬化环内根迹多达10个以上。  相似文献   
49.
50.
《古生物学报》1990,29(1):127-127
前言1980年9—10月,笔者随北疆队,在沙湾县马纳斯河剖面,对中生代地层进行了地质调查,并系统地采集了孢粉样品,仅在西山窑组分析出保存完好的孢粉化石(有12块样品含孢粉),对每块样品都进行了孢粉统计。这一孢粉组合的研究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系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以及与我国北方侏罗纪煤系地层进行对比,提供了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