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102.
《工业微生物》2007,37(5):69-70
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发酵工程的液体、固体及特殊新型生化反应设备的研究与制造,以优质的产品、周到的服务提供从实验室到中试、生产用的各类发酵设备。体积从3L到300KL,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科研、制药、食品、农业、环保、生物工程等各个领域。并承接从淀粉制糖到发酵工程的全套交钥匙项目。  相似文献   
103.
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晨  白晓永  谭秋  罗旭玲  陈欢  习慧鹏 《生态学报》2018,38(24):8901-8910
土地利用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探讨石漠化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对于石漠化治理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贵州道真县2005年、2015年LANDSAT和石漠化数据,再利用ENVI 5.3进行监督分类,将道真县土地利用分为8种类型。通过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技术和3S技术,对道真县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和石漠化景观格局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 2005—2015年间,道真县建设用地和灌木林地面积增加,大部分灌木林地由水田和旱地转化而来,其面积增加了7.51%,建设用地增加了1.30%。(2)近10年间,研究区石漠化等级间的转移表现为轻、中、重度转化为潜在石漠化,其斑块转移面积分别为11.26、38.79、2.71 km2,表明研究区石漠化景观得到了恢复,低等级石漠化斑块面积增加,降低了原有高等级石漠化斑块的优势度。(3) 2005—2015年间道真县土地利用和石漠化景观格局,多样性指数分别下降了0.6434和2.4309,均匀度指数各减少了0.0552和0.5436,分维度指数各提高了0.0061和0.0801,蔓延度指数各增加0.1751、25.5396和聚合度指数分别增加1.8688和2.9112,景观形状指数分别减少0.9812和4.536,石漠化景观格局的变化对应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随着人们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石漠化也发生相应的改变。通过该研究的进行,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石漠化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认识,基于景观生态学背景对石漠化治理成效进行评估,为之后的石漠化治理工作的进行及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不同采摘时间干、鲜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成分的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分别对干、鲜道真洛龙党参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鉴定,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干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角鲨烯等。鲜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角鲨烯、亚油酸甲酯、棕榈酸、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和1-柠檬烯等。11月中旬采摘的干、鲜道真洛龙党参共有挥发油成分含量最高。干和鲜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差异不大,但含量差异较为明显。不同采摘时间干、鲜道真洛龙党参共有挥发油成分差异均不大,但其余挥发油成分差异明显。本研究首次对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报道,以期为道真洛龙党参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为了研究培养基中主要营养元素氮、磷、硫初始组合浓度对类波氏真眼点藻(Eustigmatos cf.polyphem D.J.Hibberd)生长、油脂积累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分别以NaNO_3、K_2HPO_4、MgSO_4为氮、磷、硫源,设置不同的营养盐初始组合浓度对其进行培养,采用干重法、重量法、气相色谱分析法、元素分析仪等依次对生物量、总脂、脂肪酸组成和细胞内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氮、磷、硫三者的初始组合浓度变化对类波氏真眼点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具有明显的影响,9 mmol/L NaNO_3、0.92 mmol/L K_2HPO_4、0.3 mmol/L MgSO_4营养条件下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为9.19 g/L;低氮、低磷胁迫或二者共同胁迫均促进其油脂积累,但低硫胁迫对油脂的积累影响不大,最大油脂含量出现在3 mmol/L NaNO_3、0.029 mmol/L K_2HPO_4、0.3 mmol/L MgSO_4条件下,为68.7%(DW)。此外,类波氏真眼点藻富含棕榈油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最大值达60.88%。选择合理的氮、磷、硫初始组合浓度能够有效促进其生长或油脂及棕榈油酸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雄蛾味刷的表面超微结构、味刷位置变化节律还未被报道,并且雄蛾信息素的生成时期还没有被确定。【方法】本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味刷不同区域的表面结构。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不同时间段的处于两种位置状态的味刷提取液中苯甲醇的含量,并分析交配过后味刷中苯甲醛的含量变化。【结果】东方粘虫雄蛾的前腹两侧各有一只味刷,电镜扫描发现味刷的毛干内部呈现中空网状,毛干近轴端的表面具有平行的纵脊与孔,过渡区的表面纵脊消失并且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孔,末端表面呈"蜂窝"状。在雄蛾羽化后8 h,6.67%的味刷从腹部第2节节间膜处缩回到第3、第4腹节囊中;羽化后24 h,96.67%的味刷缩回至腹部囊中。雄蛾味刷缩回至囊内2 h后,所有雄蛾均检测到了苯甲醇;味刷在节间膜处时也有部分雄蛾检测到苯甲醇,尤其是在羽化后24h,80%的雄蛾生成了苯甲醇。雄蛾在交配后苯甲醛并没有显著下降。【结论】雄蛾信息素的生成取决于味刷的位置变化,味刷在节间膜处时信息素已经生成,并在完全缩回囊内后大量合成。雄蛾在求偶、交配过程中味刷不会外翻,只是通过挤压腹部使得囊的边缘张开,从而释放信息素。  相似文献   
107.
东方铃蟾经过冬眠,其肥满度、躯体肥满度(雄体组无明显变化)、肝系数、生殖腺系数(雄体组无明显变化)平均明显减少,变化显著,而脂肪体系数变化极显著。禁食致死组与冬眠前后组比较,其肥满度、躯体肥满度、肝系数、生殖腺系数变化显著或极显著,其中禁食致死组的肝系数、雌性禁食组的躯体肥满度分别与冬眠后组的相比较,无明显变化。禁食致死组的脂肪体系数为零。冬眠前后及禁食致死时的睾丸均重几乎无变化,而卵巢均重则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08.
2007年洞庭湖东方田鼠再次暴发成灾,引起了全国轰动,在没有采取有效防控的堤垸形成严重危害。实地考察发现,没有筑“防鼠墙”的中洲镇靠近防洪大堤的西瓜地、玉米地和花生地损失近2/3。应该怎样看待东方田鼠此次的大暴发?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场灾难?其暴发成灾难道不可控制吗?以后这样的灾难还会发生吗?面对干军万马涌现大堤和农田的老鼠,我们应该怎么办?是否应该赶尽杀绝?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经典分类学方法,对1987~2015年采自新疆地区的400余份真藓科植物标本进行了整理和鉴定。结果发现:新疆分布有真藓科植物5属37种,其中3种为新记录种,即尖叶短月藓(Brachymenium acuminatum Harv.)、拟纤枝真藓(Bryum petelotii Thér. & Henr.)和下延真藓(Bryum weigelii Biehler)。该文对此3个新记录种的重点识别特征、生境、地理分布及其与相近种的特征比较作了阐述,并绘制了基本形态特征墨线图。凭证标本存放于河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HBNU)。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索JSRV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后靶细胞的致瘤机制,本研究应用JSRV Env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诱导转染小鼠肺上皮细胞(TC-1)和稳定表达绵羊Hyal-2的小鼠肺上皮细胞(TC-1-Hyal2),而后检测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上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和ER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变化,并分析绵羊Hyal-2在JSRV Env诱导TC-1细胞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体外培养TC-1和TC-1-Hyal2两种细胞,并分别设立pEGFP-C1-env转染组、pEGFP-C1转染组及未转染质粒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关键酶在不同水平上的表达变化。qPCR结果显示:与未转染质粒细胞组比较,转染pEGFP-C1-env的两细胞组中AKT和ERK1/2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未转染质粒细胞组比较,转染pEGFP-C1-env两细胞组中p-Akt(S473)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且p-Akt(T308)和p-Erk1/2蛋白在转染pEGFP-C1-env的TC-1细胞组中表达量也均呈显著升高变化趋势(P0.05),而这两种蛋白在相同处理的TC-1-Hyal2细胞组中表达量均呈极显著升高(P0.01)。此外,转染pEGFP-C1空载体的各细胞组与未转染质粒细胞组相比较AKT和ERK mRNA和蛋白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JSRV Env在诱导上述细胞系转化过程中,Ras-Raf-MAPK和PI3K-Akt两条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实验检测得知,转染pEGFP-C1-env的两细胞组中AKT、ERK表达量均升高;相比之下,在TC-1-Hyal2细胞组中其表达量升高更显著。研究结果推测绵羊Hyal-2在JSRV Env诱导TC-1细胞转化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