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1.
β-银环蛇神经毒素阻遏神经肌肉接头递质释放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它结合于一种突触前的电压依赖的K~+通道有关。本文报告了从大鼠膈肌膜组分中用去垢剂TritonX-100增溶抽提β-银环蛇毒素结合蛋白的结果。这种结合蛋白抽提液的比结合活性为200-400fmol/mg蛋白,比膜制备物的比结合活力提高约一倍。抽提得率为50%-70%。抽提液与~(125)I标记的β-银环蛇毒素的结合可被曼巴蛇神经毒素(dendrotoxin)完全抑制,其IC_(50)约8×10~(-8)mol/L。但另一种β型神经毒素,β-蝮蛇神经毒素(β-agkistrodotokin)却完全不能抑制这种结合。这提示,β-蝮蛇毒素与β-银环蛇毒素具有不同的作用位点。  相似文献   
412.
对来自虱状蒲螨(Pyemotes tritici)的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基因tox34编码成熟蛋白部分的762bp片段,依据植物的偏爱密友子进行了序列改造。将改造后的基因插入细菌表达载体pBV221,经热诱导处理后细菌总蛋白在SDS-PAGE上特异条带的表现分子量为32~33kD。将tax34基因插入植物高效表达载体后以根吕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e  相似文献   
413.
磷脂酶C的β亚型(PLCβ)在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亚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作为首次出现三胚层的两侧对称动物,是研究发育和进化的重要模式生物。为了研究DjPLCβ4基因在东亚三角涡虫胚胎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并验证了DjPLCβ4 cDNA的功能与表达图谱。结果显示,DjPLCβ4基因全长3 245 bp,编码969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显示,东亚三角涡虫与其他物种的PLCβ4亚型聚群,并位于两侧对称动物的基部,可能是PLCβ4的原始类型。通过整体原位杂交技术研究DjPLCβ4基因在胚胎中的时空表达,DjPLCβ4基因最开始表达于胚胎发育的第3阶段,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胚胎咽及胚带;随着发育,胚胎孵化出幼虫,DjPLCβ4基因主要表达于神经原基和中枢神经系统。综上所述,东亚三角涡虫DjPLCβ4基因参与胚胎神经原基的形成和分化。  相似文献   
414.
415.
人体中核糖核酸酶A(ribonuclease A,RNaseA)家族包含8个典型成员(RNase 1至RNase 8)。已有研究显示,除RNase 8外,该家族其它典型成员影响了胰腺癌、结直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和皮肤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特定RNase表达量及糖基化修饰会发生显著改变,是肿瘤诊断的潜在标志物;它们能以多种机制参与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等过程,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而部分成员则具有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发展的功能,存在临床开发成肿瘤治疗药物的可能。具体而言,RNase 1通过核糖核酸酶活性依赖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外RNA降解功能,发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降低局部炎症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RNase 1还能结合并激活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癌受体相互作用蛋白A4 (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A4, EphA4)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的发生。RNase 2和RNase 3是嗜酸性粒细胞颗粒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依赖于阳离子性及核糖核酸酶...  相似文献   
416.
报道了以二聚体存在的dimo-BmKM1的1.4!分辨率晶体结构.蛋白质中的肽键是局部双键,不可旋转,因此具有顺式(cis)和反式(trans)两种构型,它们不能通过旋转操作相互转换.非脯氨酸顺式肽键是指形成该肽键的氨基是由脯氨酸以外的氨基酸提供的(Xaa-nonPro),这类肽键的顺式构型的自由能远比反式高,因此极少出现在天然蛋白质结构中.事实上,在长时间中,多肽链的“反式肽键连接”被视为蛋白质结构的一条基本规则,把顺式肽键视为不可能.随着高分辨率精确蛋白质结构数量的增加,近年来有详细的统计分析揭示,非脯氨酸顺式肽键(Xaa-nPro)在蛋白质结构中出现的几率为0.03%~0.05%,而且大多存在于功能敏感的结构区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所用的基本结构数据都来自晶体结构,对这种反常肽键是否由结晶环境影响而形成,存在疑问.此前曾在以单体形式存在的蝎神经毒素mono-BmKM1的高分辨率结构中发现其中肽键Pro9-His10是非脯氨酸顺式肽键,并详细分析了其结构-功能意义.以二聚体存在的dimo-BmKM1的1.4"分辨率晶体结构表明,它与mono-BmKM1有不同的空间群、不同的分子堆积方式,不同的晶体环境.结构模型被高度精化,Rcryst达到0.109.dimo-BmKM1结构显示,在不对称单位中的两个M1分子在同一位置(残基9-10之间)都清晰地存在顺式肽键.立体化学分析显示,这一肽键的几何参数和局部结构与mono-BmKM1中的(9-10)顺式肽键基本相同.这一结果表明,非脯氨酸顺式肽键9-10的存在与结晶环境无关,是BmKM1分子的固有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与顺式、反式肽键相关的结构元素,发现与残基(8-19)序列模体-KPXNC-(X为任意氨基酸)所决定的特征回折结构可能是分子内在的主要结构因素,其中第8位残基是Lys或Asp对决定肽键是顺式还是反式有关键作用.近来的突变实验及其晶体结构测定已证实,Lys8/Asp8是(9-10)肽键顺式/反式异构的结构开关,它们对该类分子与不同种属钠通道作用的专一选择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BLAST搜索,发现在其他18个蛋白质中也存在相同的序列模体-KPXNC-,推测在这些蛋白质的相应肽键位置也可能存在反常的脯氨酸顺式肽键.  相似文献   
417.
本文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将军沟墓地出土的14例战国中晚期的颅骨(男性11例,女性3例)进行了人类学的观察和测量,认为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将军沟组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毛饮合并A组、近代华北组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418.
419.
《生物磁学》2012,(33):I0003-I0004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今晨报道,一项美国最新研究显示,制作鱼翅不仅让大量鲨鱼濒临绝种。而且还因为含有高浓度神经毒素。可能会导致痴呆。  相似文献   
420.
蜘蛛多肽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蜘蛛肽类神经毒素按分子量大小可分为2种,除了黑寡妇蜘蛛毒素属于高分子量多肽,其余的毒素均属于小分子量肽类。不同的多肽毒素其功能不同,它们或仅作用于昆虫,或仅作用于哺乳动物,或对二者皆有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根据功能将毒素分成4类,逐一介绍了毒素的结构与作用机制。这些毒素的研究对神经生物学,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及植物的抗虫育种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