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1植物名称 冬寒菜(Malva verticillata L.),又名冬苋菜、马蹄菜、冬葵、滑菜、滑肠菜等。2材料类别 茎段、叶片和上胚轴。  相似文献   
992.
赤狐直针毛显微形态学特征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扫描电镜及偏振光显微镜对赤狐背部和腹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及鳞片花纹类型进行研究,并观察了赤狐颈部和臀部的髓质指数.结果 表明,赤狐4个部位的髓质花纹区别不显著,背部的髓质指数为61.3%,腹部的髓质指数为46.2%,颈部的髓质指数为73.3%,臀部的髓质指数为80.5%,4个部位髓质指数区间为40.9%~80.9%;鳞片花纹类型较单一,背部主要鳞片类型为杂波型,腹部主要鳞片类型为长瓣型,其次均为方瓣型,而扁平型、过渡型和冠状型在2个部位均不够显著.与同科的其他种类相比,主要鳞片的类型存在差异,可为物种的识别提供依据,但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993.
报道采自新疆的我国首次发现的牙甲科昆虫3种,直缘隆胸牙甲Paracymus aeneus(Germar)、褐苍白牙甲Enochrus fuscipennis(Thomson)、暗须苍白牙甲Enochrus testaceus Fabricius,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盲肠结扎穿孔导致大肠埃希菌腹膜炎进而建立脓毒症肺损伤大鼠模型,检测炎性反应时,细胞因子的调控变化,探讨肺水肿的形成机制。经复方清下汤处理后检测上述变化,以期为脓毒症肺损伤的防治提出可能的新途径。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只翻动盲肠,不做其他处理;脓毒症肺损伤组(模型组),盲肠结扎穿孔诱发AL(急性肺损伤)I模型;盲肠结扎穿孔+复方清下汤组(造模后立即灌胃给药,造模后8 h再次灌胃1次,剂量为10 m l/kg);盲肠结扎穿孔+头孢哌酮/舒巴坦组(抗生素舒普深)(造模后立即静脉注射1次,造模后8 h再次静脉注射1次,剂量为0.2 g/kg)造模24 h后收集标本。分别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肺组织匀浆MPO的测定,留取下腔静脉血清进行TNF-α的测定。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测量肺湿/干比值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MPO、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肺间质和肺泡内水肿,伴大量红细胞渗出(出血)和纤维素沉积,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高度肿胀。肺湿/干比值明显增加(P〈0.01),抗生素及中药处理组与模型组比较,MPO、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肺湿/干比值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镜下表现:中药处理组及抗生素组较模型组肺泡间隔变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减轻,出血减轻,纤维素渗出明显减少。结论脓毒症大鼠肺损伤时细胞因子TNF-α过度表达,炎性介质的过度表达可能是造成脓毒症肺损伤的重要原因,而复方清下汤可以减轻脓毒症时的肺损伤和抑制TNF-α的表达,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5.
万瑞景  赵宪勇  魏皓 《生态学报》2009,29(12):6818-6826
2000~2004年5~7月"北斗"号生物资源调查船对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进行多学科综合调查期间,于2003年6月17~18日和6月27~30日分别在35°01.9′N、120°32.9′E海区和35°03.3′N、120°26.4′E海区进行了25 h和64 h的水团追踪观测调查,鳀鱼鱼卵的数量、垂直分布与水温的分布为重点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表明:水温垂直分布的变化、海水混合的强弱、水体的辐聚/辐散等物理过程对水体中鳀鱼鱼卵数量和鳀鱼鱼卵在不同水层的分布有很大影响.温跃层分布深度的波动引起水体的垂直交换(混合)、水平对流(辐聚/辐散)和跨跃层的物质交换.温跃层深度变浅时,上混合层水体的厚度变薄,跨跃层的向上混合,将下混合层水体中和温跃层中的鳀鱼鱼卵输运到温跃层和上混合层中,同时表层水体发生辐散现象,使得下混合层、温跃层和上混合层水体中鳀鱼鱼卵数量减少、密度减小,导致整个水柱内鳀鱼鱼卵的数量减少;温跃层深度加深时,上混合层水体的厚度增加,跨跃层的向下混合,将上混合层水体中和温跃层中的鳀鱼鱼卵输运到温跃层和下混合层水体中,同时表层水体发生辐聚现象,使得上混合层、温跃层和下混合层水体中的鳀鱼鱼卵数量增多、密度增大,导致整个水柱内鳀鱼鱼卵的数量增多;温跃层水体中鱼卵数量和密度的变化较上混合层和下混合层水体更为显著.水体中温跃层的存在、温跃层分布深度的波动及其波动的程度对上混合层和温跃层中鳀鱼鱼卵的数量和密度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导致鳀鱼鱼卵数量垂直分布的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996.
王丽  宋长春  胡金明  廖玉静 《生态学报》2009,29(5):2231-2238
毛苔草为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分布区典型沼生植物.通过幼苗移植水位控制试验,研究不同生长期毛苔草克隆繁殖对水文情势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湿交替条件下,毛苔草分蘖能力最强;苗期处理对后期分蘖有显著影响,后期水分增多明显促进分蘖,但不同经历的毛苔草分蘖对水分条件改变的响应速度不同.-5cm水位条件下,毛苔草根茎长度最大,而持续淹水15cm条件下,毛苔草根茎后期伸展最快.稳定水文条件的改变,抑制根茎生长,从波动水文情势转到稳定的水文环境中,根茎生长得到促进.-5cm水位条件下,毛苔草根茎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重最大;而且水文情势改变后,无论苗期还是生长季末期,仍以经历-5cm水位处理的毛苔草根茎生物量比重较大.淹没对毛苔草的克隆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实现湿地植被重建的目标,应综合考虑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繁殖策略的差别,以及不同阶段水文需求的差别.  相似文献   
997.
卫奇 《人类学学报》2014,33(3):254-269
东谷坨下更新统旧石器遗址发现的1676件石制品,包括各种类型的石核、石片和加工的石器,还有断块,其中石片数量占绝对优势,剥片技术基本上为硬锤锤击,选择台面的打击点和充分利用台面具有成熟的逻辑思维结构。石制品岩性主要为燧石,保存相当新鲜。石制品以小型和宽薄型为主。石器中有加工精致的尖状器和各种样式的边刃器。东谷坨石制品与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的本质上没有差异,它们应该属于中国旧石器早期的同一"文化"或"工业"系统。  相似文献   
998.
为阐明小型哺乳动物被毛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在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中的作用,测定了季节性驯化,以及不同光周期和温度驯化的黑线仓鼠的被毛重量、体温和能量收支。结果显示: (1)冬季黑线仓鼠的被毛重量和产热显著高于夏季;(2)短光照(8L∶16D)和低温(5℃ ) 对被毛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3)与室温组(21℃ )相比,低温组(5℃ )摄入能、基础代谢率(BMR)、非颤抖性产热(NST) 、褐色脂肪组织细胞色素c 氧化酶活性和热传导率显著增加,而暖温组(30℃ )显著降低; (4)室温和低温下,剃毛导致摄入能、BMR、NST 和热传导率显著增加;结果表明:被毛的作用与环境温度有关,低温下被毛降低了能量需求,增强了动物应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被毛的适应性变化是独居的野生小型哺乳动物应对环境温度季节性波动的主要适应策略之一,在其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g,q12h,疗程7天,对照组静滴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0g,q12h,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5%和92.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和9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和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00.
普通伏翼蝠下丘神经元基本声反应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由声场条件下,采用单单位胞外微电极记录方法,研究了普通伏翼蝠(Pipistrellusabramus)下丘神经元基本声反应特性。结果发现,在所得的65个下丘神经元中:特征频率在18.9~76.7kHz(42.94±11.29)之间,最小阈值在29.1~80.1dBSPL(58.65±12.62)之间,潜伏期在3.1~10.4ms(6.10±1.47)之间;特征频率随记录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与最小阈值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发放类型包括相位型(73.85%)、梳齿型(15.38%)和紧张型(10.77%)3种基本类型;频率调谐曲线均为开峰型,多数神经元(72.30%)调谐曲线较宽阔,少数(27.70%)较狭窄,并且多数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高频边比低频边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