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3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茎高17~50 cm,被毡毛,常在近顶端着叶,下部具残存的叶基。叶对生,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稀卵形,长4.5~29 mm,宽2.5~10cm,顶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锯齿,上面密被白色小糙伏毛和脱落的蛛丝状毛,下面密被灰褐色毡毛,侧脉每边11~14  相似文献   
72.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沿河土地坳下奥陶统的牙形石,计有25属39种,根据牙形石组合特片分析,认为其与黔北其它地区下奥陶统牙形石组合面貌基本一致,属北大西洋牙形石动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73.
王文采   《广西植物》1995,15(2):97-105
在对有关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之后.作者发现具三浅裂或三深裂基生叶,和较薄、脱落萼片的脱萼鸦跖花是鸦跖花属的原始种,而具五角形,三深裂基生叶的变叶三裂碱毛莨和裂叶碱毛莨是碱毛莨属的原始分类群.写出新修订的我国碱毛莨属属下分类群检索表;作者认为聚合果的形状是碱毛莨属的重要特征,并用来将此属的种分为二群,描述了碱毛莨属2新组,2新变种,水毛莨属1新变种.做出碱毛莨属2新组合报导了水毛莨属二种的新分布。  相似文献   
74.
中国下泥盆统脊椎动物化石组合层序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文综合了滇、黔、川、桂等地的一些早泥盆世地层剖面中的脊椎动物化石的出露情况,粗略地描绘出了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的一般特征,归纳成三个发展阶段。并以此为依据,讨论了下泥盆统的分层与对比。  相似文献   
75.
河南方城下寒武统辛集组的两种复足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76.
下盾螨属二新种(蜱螨亚纲:厉螨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绘图描述了下盾螨属Hypoaspis二新种,订名为拟小下盾螨Hypoaspis subminor sp.nov.与邓氏下盾螨H.tengi sp.nov.。模式标本分别采自宁夏自治区中宁县的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 Pallas与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 Satunin体上,保存在宁夏自治区地方病防治所与贵阳医学院。  相似文献   
77.
发根土壤杆菌体外转化甘草子叶及下胚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发根土壤杆菌农杆碱型15834、A_4菌株和甘露碱型8196、K_(599)菌株体外转化甘草子叶及下胚轴。结果表明:除K_(599)菌株外,其余三种菌株都能诱导产生甘草发状根无性系。其中15834菌株的诱导率最高,下胚轴的诱导率高于子叶。组织学观察表明,在感染后4天左右,下胚轴维管束鞘外细胞、特别是形成层部分细胞大量启动形成分生细胞及分生细胞团,并进一步分裂形成根原基。6—8天后根原基具单向极性生长形成完整的发状根结构。发状根能在无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高压纸电泳检测到发状根中存在农杆碱及甘露碱,说明Ri质粒T-DNA编码的这两种冠瘿碱合成酶基因在甘草细胞中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78.
下食管括约肌(LES)最重要的功能是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中。针刺足三里穴对人和动物的胃运动的调节作用已有报道,但针刺该穴对LES有无作用,未见文献报道。本工作观察针刺家兔足三里穴对LES的影响,为探讨针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原理,提供动物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79.
大红袍中单宁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红袍中分离出5个单宁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epicatechin(?),procyanidin B-1(?),procyanidin B-2(?),procyanidin B-5(4)和 procyanidin C-1(5).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0.
岩参属的分类学界限及中国-喜马拉雅菊科二新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铸 《植物分类学报》1991,29(5):394-417
本文是对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的原莴苣属植物提出的分类订正。是笔者前一篇文章《莴苣属订正 及亚洲大陆菊科植物二新属》的续篇。文中建立了两个新属,即毛鳞菊属Chaetoseris Shih和细莴苣属Stenoseris Shih;文末及文中提供了本文所涉及的一些属种的分属和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