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9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韦春萍 《蛇志》2023,(1):97-100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1月在我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6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术后谵妄、心力衰竭、压疮、便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75%,对照组为8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2.
摘要 目的:探讨AIMS65评分联合血清胃泌素(GAS)、前列腺素E2(PGE2)、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AR)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8例的ANVUGIB患者,根据患者住院28 d内的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GAS、PGE2水平和计算AIMS65评分、BAR。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IMS65评分、GAS、PGE2和BAR对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108例ANVUGIB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7.96%(41/108)。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心率、休克指数、AIMS65评分、GAS、BAR高于预后良好组,PGE2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和休克指数、AIMS65评分、GAS、BAR升高为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GE2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IMS65评分联合GAS、PGE2和BAR评估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IMS65评分、GAS、PGE2和BAR单独评估。结论:预后不良的ANVUGIB患者AIMS65评分、GAS、BAR均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AIMS65评分联合GAS、PGE2和BAR评估ANVUGIB患者内镜下止血治疗后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3.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术前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瘦素(Leptin)联合应用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412例接受腰椎椎间融合术(LIF)老年LDH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LDVT将其分为LDVT组和非LDVT组。收集老年LD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前血清D-D、TM、Leptin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D-D、TM、Leptin水平对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的预测价值。结果:412例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发生率为21.12%(87/4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体质指数≥24 kg/m2、卧床时间≥7 d、D-D升高、TM升高、Leptin升高为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血清D-D、TM、Leptin水平单独与联合预测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6、0.760、0.767、0.894,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D-D、TM、Leptin单独预测。结论: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发生与年龄、体质指数、卧床时间和D-D、TM、Leptin有关,术前血清D-D、TM、Leptin水平联合预测老年LDH患者LIF术后LDVT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4.
摘要 目的:对比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疗效及对术后下肢力线和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共计75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OWHTO组(n=40)和TKA组(n=35)。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应激指标和术后下肢力线改变情况。结果:OWHTO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TKA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于TKA组(P<0.05)。OWHTO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低于TKA组,ROM、HSS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OWHTO组术后3 d、术后7 d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低于TKA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股胫角(FTA)下降,髋-膝-踝角(HKA)升高(P<0.05)。两组术后6个月FTA、HKA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OWHTO、TKA这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具有相当的疗效,均可有效改善下肢力线,但OWHTO的创伤小、应激程度轻。  相似文献   
85.
摘要 目的:比较术后持续泵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对炎症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到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通过电子镇痛泵持续泵注0.03 μg/(kg?h)舒芬太尼注射液,观察组在术后持续泵注0.03 μg/(kg?h)舒芬太尼注射液+0.06 μg/(kg?h)。记录患者术后自控给药次数、苏醒时间、谵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h、6 h、12 h、24 h和48 h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R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前、术后12 h和术后24 h时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P物质(SP)、一氧化氮(NO)和内啡肽β(β-EP)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测定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4 h、48 h时的认知功能。结果:(1)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3 h、6 h、12 h、24 h和48 h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时的IFN-γ和Th1/Th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术后24 h和48 h时血清SP、NO和β-E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的MoCA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下肢手术患者在术后持续泵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阵痛效果良好,能够显著减少疼痛物质释放,平衡免疫功能,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6.
汪培清  郭水英 《蛇志》2000,12(4):46-47
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热像图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红外热像仪检查4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及18例正常人的双下肢。结果 正常人热图像呈现双下肢皮温无明显差异,大腿与小腿中央呈现淡红色、周边绿色、膝部淡绿色、足背淡兰上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热图像,双下肢温差在1℃以上,色彩明显不一致,患者的闭塞区呈现绿色,在闭塞区以上呈现高温为淡红色,以下低温为兰色。结论 红外热像图能直观显示下肢动  相似文献   
87.
钟碧 《蛇志》2015,(2):133-135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对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炎症指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的11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滴注射用丹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指标、临床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炎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肌电图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筋膜下经内镜穿通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999年12月至2001年1月在本院接受SEPS治疗的36例患者,共40条患肢,均患有静脉性溃疡。所有患者同时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曲张浅静脉剥脱术,术后1、3、6、12个月接受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10年,观察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肢溃疡均愈合,2例复发。1条患肢出现神经损伤,2条患肢出现皮下血肿。16条患肢出现丹毒,其中5条患肢反复发作,6条患肢静脉曲张复发。结论: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一种有效方法,近期并发症少,远期并发症率高。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与传统手术相比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病例共256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按知情同意原则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128例)两组,治疗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并于治疗72小时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胃内pH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各指标改善情况、胃内Ph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伤标志物水平与其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为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6例,根据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以下3组,即无动脉硬化组(276例)、单纯性动脉硬化组(598例)和动脉硬化伴管腔狭窄或闭塞组(72例)。分析和比较三组之间肝损伤标志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的差异,及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ALT水平逐渐升高,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伴管腔狭窄或闭塞组AST水平显著高于非动脉硬化组和单纯性下肢动脉硬化组,而动脉硬化组和非动脉硬化组之间As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之间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ALT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系数为0.30484。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LT水平与其下肢动脉硬化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