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9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应用骨搬运、自体腓骨瓣移植辅助皮瓣移植等技术治疗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3例男性、20例女性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在彻底清创基础上分别应用骨搬运技术和自体腓骨瓣移植技术进行骨缺损的同期修复。其中,采用骨搬运技术治疗28例,采用腓骨瓣移植技术治疗35例,包括单纯腓骨瓣14例、腓骨皮瓣移植9例、腓骨瓣+股前外侧皮瓣移植12例。结果:63例患者术后获6~26个月(平均17.2个月)的随访。除3例感染未能控制外,其余60例患者下肢畸形或残缺均得到矫正,负重力线、肢体外观及功能基本恢复,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参照Johner-wruhs疗效评定标准:优28例,良23例,可6例,差6例,优良率为81.0%。结论: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往往涉及骨、肌肉、皮肤软组织等诸多环节,应根据病情需要采用综合的治疗方式,以保存患者的肢体功能、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治疗时间和节省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3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小腿周径差、彩超检查及造影3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并统计导管接触溶栓后患者复查肺部增强CT情况。结果:63例患者中,57例进行导管接触溶栓+下腔静脉滤器,6例进行导管接触溶栓+下腔静脉滤器+肺动脉碎栓、溶栓。治疗后,患者小腿周径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显效26例,有效28例,好转8例,无效1例,临床治愈率为85.7%。63例下腔静脉滤器,取出60例,3例留置为永久性滤器。新增肺栓塞12例,无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结论:导管接触溶栓对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导管接溶栓时有较高肺栓塞发生率,应积极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管电压对下肢CT血管成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下肢CT血管成像的患者102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管电压取120kV,观察组管电压取80kV,其他扫描参数相同。分别比较两组辐射剂量情况、客观图像质量以及主观图像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CT剂量指数(CTDIvol)、计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主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CT值以及图像噪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阶段显示评分、血管细节分支显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管边缘锐利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CT血管成像采用80kV管电压扫描可有效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且能获取较为满意的图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NLRP3炎性小体及其下游产物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患者动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8例TAO患者截肢后的下肢动脉,13例ASO患者截肢后的下肢动脉,5例因窒息死亡的新生儿主动脉,将三组动脉分别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半定量的测量3组动脉中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的累积光密度值(IOD)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组动脉组织的HE染色结果均符合其特征。TAO组和ASO组动脉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在TAO和ASO患者动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NLRP3炎性小体及其下游产物可能参与了TAO和ASO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伐沙班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术后分别予利伐沙班5 mg、10mg口服以预防DVT。术前及术后1d、7d检测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同时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断DVT发生情况,观察临床出血事件。结果:术后1d两组Fbg水平明显降低,PT明显延长(均P0.05);术后7d两组Fbg水平与术后1d相比明显回升,PT明显缩短(均P0.05)。两组各时期的Fbg与PT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两组D-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利伐沙班5 mg组明显高于利伐沙班10 mg组(P0.05);术后7d两组D-D水平均较术后1d明显降低(P0.05),且利伐沙班10 mg组明显低于利伐沙班5 mg组(P0.05)。利伐沙班10 mg组术后早期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利伐沙班5 mg组(P0.05)。两组预防性抗凝后临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口服大剂量(10 mg)利伐沙班,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发生率,且不会明显增加临床出血事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6.
丁素贞  法秀芝 《蛇志》1996,8(3):55-55
清栓酶治疗梗阻性心肌病并下肢动脉栓塞1例丁素贞法秀芝山东青岛商业职工医院266011我们用清栓酶治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房颤并下肢动脉栓塞1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患者阚某,女,46岁,工人,因左下肢疼痛1月余就医。患者原有肥厚性梗阻性心肌...  相似文献   
67.
目的:比较内镜与药物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伴EVB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纠正贫血、扩充血容量治疗,观察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咽部麻醉下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疗法(EVL),对照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3mg+50 m L生理盐水泵入,兰索拉唑40 mg+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观察组的出血复发率仅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观察组食管溃疡、发热和胸骨后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VL治疗肝硬化伴EVB疗效显著,减少复发率和不良发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及对照组(n=20),观察组行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对照组予以内镜下药物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止血效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止血率、即时止血率为95.00%、100.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5.0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等特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经外环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与腹股沟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精液质量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13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对照组给予腹股沟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观察组给予经外环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比其精液质量、性激素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半年,两组患者精子密度等相关指标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浓度水平比较,观察组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血清T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腹股沟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经外环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更有利于患者精子质量的提高,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0.
摘要 目的:对比显微外科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的75例VC患者,其中接受腹腔镜手术的34例纳为A组,接受显微外科手术的41例纳为B组。观察两组手术及住院指标情况,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精液质量变化,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两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排气时间短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精液量均增加,精子密度均增大,精子活率、活动精子总数均升高,精液液化时间均下降,且B组的变化程度大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A组(P<0.05)。A组有2例患者随访期间复发,B组未见有患者复发,两组复发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手术治疗VC相比,显微外科手术能更有效地改善精液质量、缩短排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虽然手术时间稍长,仍属于较为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