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本文比较了生活在冷室(5±1℃,20只)和暖室(20±3℃,35只)达三周的雄性Wistar大鼠下丘脑脑片视前区神经元电活动和温度敏感性,共记录到127个来自暖室组及86个来自冷室组自发放电神经元。结果表明:(1)冷适应后冷敏神经元的比例明显提高,温度敏感性不变而放电活动的临界温度和下限温度明显下移;(2)热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性和临界温度降低,但在37℃时的自发放电活动频率显著增加;(3)非温敏神经元的电活动也增加,其下限温度下移极显著,显示了大鼠视前区神经元在冷适应中的可塑性及其与冷适应中体温调节的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342.
343.
性和暴力是文学艺术、电影永恒的两大主题。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行为虽然非常有趣,但其神经生物学基础一直是个谜。最近加州理工学院的Anderson研究组在小鼠的下丘脑中发现了控制这两种不同行为的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344.
345.
真菌感染致持久反复的低热,而细菌感染致高热或低体温,但这种差异性发热机理不清。本文使用酵母和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发热模型,用不同测温方法(直肠测温、红外测温、腹部遥测)和在不同温度(30℃、26℃和22℃)下分别比较酵母和脂多糖致热效果及下丘脑视前区(POA)神经元活性。结果发现,酵母诱导发热不被环境温度变化和操作刺激影响;酵母和LPS分别激活了不同的POA神经元,酵母和LPS诱导的发热与腹内侧视前区(VMPO)相关,而内侧视前区(MPO)与LPS诱导低体温相关。本研究结果为阐明真菌和细菌诱导不同发热反应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