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在我国沿海地区已成为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要风险因子。采集了我国东部海域(18.1°~38.5°N,109.3°~122.5°E)近岸水体样品,测定了水样的pH、盐度、温度、电导率、溶解性固体总量、溶解氧,以及副溶血性弧菌疑似菌含量,建立了水体环境因素与副溶血性弧菌相关性的模型。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水体的盐度是影响我国东部海域近岸水体中副溶血性弧菌丰度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沿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流行预警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02.
厦门海域两头中华白海豚体内微量元素的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年4月在厦门海域搁浅死亡的两头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进行了肝脏、胰、胃、肾、肠、肺、肌肉、心脏等多组织微量元素锌(Zn)、铜(Cu)、汞(Hg)、铅(Pb)、镉(Cd)和砷(As)浓度的测定。两豚各组织总体上必需元素Zn、Cu浓度高于有毒元素Hg、Pb、Cd和As。XM20040430体内特别高的Zn、Hg、Pb、Cd浓度分别出现于皮肤(500μg/g干重)、肝脏(255μg/g干重)、肺(13.0μg/g干重)和肾(2.82μg/g干重)中,而Cu和As在各组织中的浓度较为相似。XM20040429体内仅肝脏中Zn(448μg/g干重)和Cu(52.0μg/g干重)的浓度远高于其他组织。虽然两海豚微量元素的总体积累多低于急性毒性水平,但有毒元素Hg、Pb、Cd、As的明显检出和XM20040429肝脏中异常高的Zn浓度均显示出进一步研究微量元素慢性胁迫效应的必要性。结果还显示厦门港海域近年来Hg、Cd、Pb污染未见减轻,As也明显检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今后有关水生哺乳动物中As积累的研究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03.
测定了采自上海海域的一头死亡须鲸骨骼样本的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序列330 bp(登录号MK295815)、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COⅠ)序列206 bp(登录号MK317953)和控制区(control region)序列231 bp(登录号MK317954)。通过GenBank中的BLAST分析,结果表明,样本的上述三部分序列与大村鲸(Balaenoptera omurai)对应序列的相似性均达到100%,基于最大似然法(ML)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BLAST结果一致,故将标本鉴定为大村鲸,为上海海域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404.
为了明确莱州湾凹陷沙河街组四段(ES_4)生烃潜力及烃源岩形成条件,通过孢粉相分析表明:北洼有机质以无定形为主,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和降解的陆源植物碎屑,指示湖相沉积;南洼构成无定形-孢质组合,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和孢粉,结合膏岩,盐岩沉积指示近岸高盐湖相沉积环境。孢粉相分析结果与烃源岩热解及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具有较好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莱州湾北洼有机质丰度高,类型中等,埋深大,成熟度高,南洼有机质丰度中等,类型较好,埋深浅,处于成熟阶段。区域上莱州湾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与东营凹陷具有较好对比关系。通过古生物,岩石薄片,有机地球化学方法,证实孢粉相及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对古湖泊演化在时空上有较好响应。明确古湖盆孢粉相及烃源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内在驱动机制对解释油气差异富集及开展优质烃源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5.
北部湾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碧剑  蓝文陆  黎明民  李天深 《生态学报》2019,39(19):7014-7024
2017年3月(枯水期)、7月(丰水期)和10月(平水期)分别对北部湾近岸海域44个站位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共检出浮游动物251种和浮游幼体24类,其中枯水期138种(类),丰水期134种(类),平水期191种(类),分属河口低盐、近岸暖温、近岸暖水和外海暖水4个生态类群。优势种9种,其中枯水期以原生动物占绝对优势,丰水期以枝角类、桡足类和浮游幼体类占优势,平水期以十足类和浮游幼体类占优势。浮游动物丰度年均值为789.95个/m~3,呈现出枯水期(1540.19个/m~3)明显高于平水期(457.58个/m~3)和丰水期(372.08个/m~3)的季节变化特征;浮游动物生物量年均值为252.40 mg/m~3,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与丰度变化不一致,平水期生物量(385.01 mg/m~3)明显高于枯水期(221.41 mg/m~3)和丰水期(150.78 mg/m~3)。多样性指数平水期最高(3.16),丰水期(2.35)次之,枯水期(2.22)最低。枯水期和丰水期北部湾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水平分布特征基本呈现自河口近岸海域向外海递增的趋势,平水期浮游动物生物量与丰度的空间分布较为均匀。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结构以及优势种的演替对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丰度季节变化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径流导致的悬浮物、营养盐等的变化可能是决定北部湾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还表明与其他海湾相比,北部湾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小型化,需加大关注。  相似文献   
406.
通过实地网格化调查、标本查阅及历史资料搜集对上海濒危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和濒危野生植物23科27属28种,建议上海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4科82属101种。上海原生植物减少、外来植物增多、生物多样性降低等是上海一些原生植物变为濒危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建立上海濒危植物保护体系,重点保护上海的植物多样性中心,并尽快立法公布上海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加强植物多样性保护宣传,保护上海的野生植物资源并防范外来植物入侵。  相似文献   
407.
我国著名的中医皮肤性病学家、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潘祥龙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1月9日11时在上海逝世,享年69岁。潘祥龙教授,1945年11月25日出生于浙江镇海,1970年响应党的号召到江西省峡江县沙坊公社插队落户。1974年赴上海中医学院学习,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毕业后,留任于上海曙光医院。30余年兢兢业业,含辛茹苦,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投入到皮肤病学事业中。1994年任上海曙光医院中医  相似文献   
408.
409.
《生理通讯》2007,26(5):139-139
SMUP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理学教研究研制) 系统能在80586、P2、P3等微机上使用。功能多,实时处理能力强,可对血压、心电、脑电、细胞放电、脉搏、呼吸等生物信号进行多种处理,适用于循环、神经、呼吸、感官等系统的联机实验和资料处理。系统硬件系列化,A/D转换器及信号调理器可选配不同档次(A/D转换器分8位/20微秒和12位/10微秒两档;[第一段]  相似文献   
410.
本文首次报道用~(6O)Coγ线照射一种革螨——上海真厉螨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的研究。用~(6O)Coγ线(剂量1—50Krad)照射雌性革螨,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类型有:染色体裂隙、断片、微小体、环形染色体、粉碎化和多倍体,染色体断片是最常见的畸变类型,并观察到微核的形成。染色体畸变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辐射剂量与畸变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85,P<0.025),配得曲线回归方程为Y=3.27+14.49lg(X+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