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从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的藻胆体中分离出四种不同光谱形线的变藻蓝蛋白(APC)复合物:API,APⅡ,APⅢ,APB,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室温和低温)以及荧光激发偏振光谱比较了APC复合物三聚体和单体的光谱特性,四种APC复合物三聚体的最大吸收和最大发射峰位置各不相同,APⅡ和APⅢ位于短波区(最大吸收波长在~650nm,最大发射波长在662~664nm)API和APB  相似文献   
102.
川楝素对菜青虫体内几种酶系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张兴  赵善欢 《昆虫学报》1992,35(2):171-177
用川楝素处理菜青虫Pieris rapae L.五龄前期幼虫,对其体内几种重要酶系的活性作了测定.结果表明,取食川楝素后的幼虫中肠组织中微粒体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明显被抑制;蛋白酶活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对淀粉酶、脂肪酶及乙酰胆硷酯酶活性均无明显影响.酯酶总活性降低,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亦有个别酶带得到加强.注射川楝素于血腔后,试虫中肠酯酶活性下降,但血淋巴中酯酶活性却升高,电泳图谱亦稍有不同,故有必要对酯酶同功酶作详细研究.通过测定可以看出,川楝素对菜青虫体内解毒酶系的影响可能是引致中毒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3.
利用藻胆体温和解离的方法和超速离心分离技术首次得到了变藻蓝蛋白六聚体,并通过光谱技术,凝胶柱过滤柱色谱方法,和SDS-PAGE电泳方法以及蔗糖密度超速离心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变落蓝蛋白六聚体的最大吸收峰(λ^Amax=652nm),荧光发射峰位于666nm,并且在680nm处有一明显肩峰;其分子量大约为240KD左右;其分子组成为(αβ)5^APβ^16.3LCM^42;离心沉降系数为1  相似文献   
104.
温度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娟  杨家胜  叶漪 《广西植物》2016,36(3):323-328
该研究以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3个温度条件,即低温(10℃/16℃)、适温(18℃/24℃)、高温(26℃/32℃),采用盆栽法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和主要有效成分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适温条件下,七叶一枝花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均高于低温和高温处理,而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则低于两者。(2)适温条件下,七叶一枝花根茎体内皂苷含量最大,达到了4.33%,低温和高温处理下皂苷含量分别只有适温的42.26%和33.49%,氨基酸含量同样表现为适温处理下最大。(3)七叶一枝花有效成分含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呼吸速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温度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进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积累。温度对七叶一枝花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的积累影响显著,22℃左右的平均温度(18℃/24℃)是七叶一枝花栽培的适宜温度,此温度有利于其生长及有效成分的积累,该研究结果为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中温度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从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 L.)球茎中分离到3个胆甾烷类配糖体。经波谱分析鉴定,其中1个为新的胆甾烷类配糖体,即(22S)—胆甾烷-5-烯-1β,3β,16β,22,25-五醇1—O—β-D-葡萄毗喃糖基—16—O-β-D芹菜呋喃糖苷。  相似文献   
106.
从钝顶螺旋藻中分离制备完整藻胆体 ,然后滴加于空气 水界面上 ,应用LB膜技术制备藻胆体LB膜。结果表明 ,藻胆体在空气 水界面上具有很好的成膜性能。将藻胆体LB单层膜转移到刚揭开的云母表面 ,喷一层金 ,然后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 ,藻胆体在Langmuir Blodgett膜中的排列方式与其在体内类囊体膜表面的排列方式类似 ,一排排聚集在一起 ,然后排列成膜。藻胆体的“核”吸附在云母表面 ,而藻胆体的“杆”伸向外面。由于钝顶螺旋藻易于规模化培养 ,藻胆体容易批量制备 ,加之藻胆体具有的独特的光物理、光化学特性和良好的成膜性能 ,以及本身就是纳米量级的颗粒 (5 0 70nm) ,预示着藻胆体在纳米光电子器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探讨NKA-9树脂分离七叶皂苷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筛选七叶皂苷的树脂分离的简便程序 ,即 :先用静态批量吸附法比较 ,后用动态柱层析法确认。按此程序对所试的 5种树脂 D4 0 2 0 ,D10 1,NKA- 9,H10 3,2 0 1× 4和 1种硅胶 G分离七叶皂苷的效果进行了检测 ,数据表明 ,树脂 NKA- 9对七叶皂苷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均较好 ,专一性也较强 ,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开发和应用价值。文中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经犬肝动脉灌注入 60℃生理盐水 1 80ml,持续 3 0min。观察、比较热灌注前后肝脏穿刺活检及肝、肾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是 ,①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于灌注后 2 4h开始升高 ,72h达到高峰 (P <0 0 1 ) ,1 68h后逐渐下降 ,2 1 6h后恢复正常 ,总胆红素 (T BIL)、白蛋白 (ALB)、γ GT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②肝组织可见一过性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混浊肿胀 ,1 68h后恢复正常 ;③肾功能尿素氮 (BUN)、肌苷 (Cr)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尿酸 (UA)呈一过性增高 (P <0 0 5 )。结果说明 ,经肝动脉60℃灌注液介入性热疗对犬肝组织有一过性损伤 ,对肝、肾功能呈一过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9.
波叶青牛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亲和层析及电泳制备等方法 ,从防已科植物波叶青牛胆 (Tinosporacrispa)根茎中分离到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TCTI。对其性质研究表明 :TCTI的相对分子量约为 10 0kD ,对牛胰蛋白酶的抑制常数Ki为 2 0 8× 10 7mol/L (BAPNA为底物时 ) ,摩尔抑制比为 1∶3 5 ,是一种抑制活力很强的竞争性抑制剂。TCTI具有很高的耐热性 ,在 10 0℃加热 60min ,仍保持 93%的抑制活力。另外 ,TCTI在低温容易结晶  相似文献   
110.
通过遮黑培养缺失frxC基因的蓝藻Synechocystis sp.PCC 6803突变工程株,获得了叶绿素缺失的藻细胞,吸收光谱测定及数学计算表明,藻细胞中叶绿素缺失后藻胆蛋白含量增加,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含量分别为相同条件下野生株对照组的4倍和6倍。野生株遮黑培养时,细胞进行异养生长, 藻胆蛋白含量下降,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含量分别为光照培养条件下自养生长的野生株细胞的34.5%和25.3%。另外,缺失apcE基因的突变工程株细胞的藻胆蛋白含量也少于对照野生株,表明apcE基础因的编码蛋白Lcm与藻胆蛋白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