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青藏高原"黑土型"退化草地成因与恢复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对青藏高原“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成因和生态建设进行评述,认为“黑土型”退化草地是草原退化生态学行为在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的特有体现形式,由气候变暖、冰川退缩、过度放牧、鼠害等综合因子共同导致。生态恢复不仅要从草地建设入手,还要对草地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与规划。加强牧区文化教育投资、实行草地长期承包、加强《草原法》建设等措施是我国高寒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特有的“惰性”特征可能是导致其草地生态系统自我更新能力差、系统结构脆弱、生态恢复困难的重要原因,应深入开展该方面研究,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十一五”期间生物产业重点领域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产业具有显著的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双重驱动特性,科学技术研究为生物技术产业化提供可能性,而市场需求则将这一可能性转化为可行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这一要求为培育和加速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73.
“十一五”期间,生物技术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并将开始进入产业盈利期。生物产业由于具有知识-资本双重高度密集、风险-利润双高、对政府-专利高度依赖等技术经济特性,生物产业发展所需的要素条件、市场条件、环境条件也较其他高技术产业要高.且具特殊性。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生物产业要“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的要求,加强生物产业支撑保证条件建设,构建适宜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是“十一五”期间生物产业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和局部跨越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4.
简要介绍了神农架民间草药的特点及其代表种类,并对其中四种名称均带有"一"字、三十六种冠以"还阳"二字以及七十二种名称中以"七"字结尾组成的几类最具特色的中草药的来源和疗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5.
香中往事     
孔珺 《植物杂志》2010,(8):28-31
这是一个充满香味的世界:大街小巷各式餐厅飘出的香气;衣着时尚的女郎们留下的阵阵香风;各类寺院鼎盛的袅袅香火……这些或生活或诱人或神圣的存在,都源自一种东西——香料。  相似文献   
76.
《植物杂志》2010,(11):19-19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77.
广西大苗山“打鸟坳”趋光性鸟类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0年9月、2001年5月和10月2、002年5月和10月、2003年10月、2005年9月,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当地群众的方法,对广西大苗山“打鸟坳”的趋光性鸟类进行了调查,在大苗山发现了规模较大的“打鸟坳”共5个,并记录趋光性鸟类58种,隶属于10目14科。其中留鸟16种,夏候鸟15种,冬候鸟17种,旅鸟10种。趋光性鸟类主要以鹭科(Ardeidae)、三趾鹑科(Turnicidae)、秧鸡科(Rallidae)等涉禽为主。鹭科鸟类数量较多的有白鹭(Egretta garzetta)和池鹭(Ardeola bacchus);三趾鹑科数量最多的为黄脚三趾鹑(Turnix tanki);秧鸡科以白胸苦恶鸟(Amaurornis phoenicurus)最多。文中还对“打鸟坳”的形成以及部分留鸟被捕获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并对大苗山“打鸟坳”鸟类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8.
整合素(integrin)是一类重要的跨膜黏附分子,在T细胞定向迁移到淋巴器官、感染或炎症部位以及T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之间相互作用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细胞受到抗原或趋化因子等的刺激后,启动细胞内大量的信号传导分子,并形成"inside-out"信号通路,导致整合素构像的改变(conformation change)或促进整合素在细胞表面的聚集(integrinclustering),最终增强整合素的affinity或avidity,促进其与配体结合的能力,提高淋巴细胞间的黏附。近年来的研究已经鉴定出调控整合素活化的多个关键的信号分子及其形成的信号转导复合体。该文主要阐述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由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介导的"inside-out"信号通路中关键的信号分子如ADAP、SKAP-55、RapL、Rap1、Talin和Kindlins等如何与上下游信号分子协同作用,调控整合素LFA-1活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9.
杜建会  严平  董玉祥 《生态学杂志》2012,31(8):2137-2144
斑块状分布是植被在水分匮乏环境中长期适应的结果,其演替过程可以作为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产生突变的"指示器"。本文通过对斑块状植被的起源、生态水文过程及其对干旱区植被恢复的启示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了我国干旱区植被恢复中目前尚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斑块状植被的形成可能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胁迫的适应等方面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植被斑块和裸地斑块之间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水分再分配是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并且能够维持稳定的关键。斑块状植被是一个高效的雨水集流系统,裸地斑块是整个系统径流的"源",而植被斑块是整个系统径流的"汇",保护植被斑块的同时维持一定面积的裸地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斑块状植被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气候的剧烈波动以及人类的过度活动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最终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需要加以严格保护。  相似文献   
80.
“潘得巴”一词是藏语,意为福利员(为社区谋福利的人)。其中“潘”字意为有用或有效的意思。“潘”字广泛应用于藏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例如,为人行善.助人为乐,善待生命、拒绝杀伤则是藏族人民的育人之道和优良的传统。例如,父母常常为自己的女孩取名叫“潘多”(既有用的意思),以此寄托着子女长大了多做些有利于家庭或社会的事情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