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181在正常人肝细胞L02、肝癌细胞株SMMC7221和Hep3B中的表达,以及在正常肝脏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181,包括miRNA-181a、miRNA-181b、miRNA-181c、miRNA-181d,在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含量.同时收集并检测肝细胞癌患者术中取得的正常肝脏组织和癌症组织的含量.结果:MiRNA-181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肝细胞(P<0.05或P<0.001).MiRNA-18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P<0.05).结论:MiRNA-181在不同肝癌细胞株中表达不同,但都高于正常肝细胞,并且miRNA-18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这说明miRNA-181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可能成为肝癌诊断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4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不典型CT、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对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NENs的不典型CT和(或)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平扫病变相对于正常胰腺呈等密度1例,稍低密度3例,其中1例瘤内见钙化;CT增强扫描4例均为轻~中度增强,静脉期较动脉期增强幅度稍减低,所有患者各期增强幅度均未超过胰腺实质,其中1例可见延迟期不完整包膜强化,包膜密度略高于周围胰腺.3例患者行MRI平扫、DWI及增强检查,2例肿瘤相对正常胰腺呈长T1、稍长T2信号,较均匀,1例T1WI呈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较高与稍低混杂信号,CT所显示之病变内钙化T1、T2均呈较低信号.DWI序列3例病变均呈较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3例病变均呈轻到中度强化,2例强化较均匀,1例强化不均匀,强化幅度均未超过正常胰腺.2例MRI可见有部分包膜环形强化,略高于周围胰腺实质.结论:明显增强以及包膜强化被认为是P-NENs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但其影像学表现多样,认识其多样性及不典型影像学征象,可以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观察miRNA-492在肝细胞株L02、肝胚细胞瘤HepT1细胞株和肝癌SMMC-7721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在正常肝脏组织、肝母细胞瘤组织和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含量差异,探讨其与不同类型肝脏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 time-PCR方法检测miRNA-492在正常L02肝细胞株和肝癌HepT1、SMMC-7721细胞株的含量.同时采集和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中取得的正常肝脏组织和癌症组织,以及肝母细胞瘤患者瘤组织的含量.结果:1)与正常人L02肝细胞相比,miRNA-492在肝癌HepT1细胞株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但在SMMC-7721细胞株中略升高,无统计学差异.2)与正常肝脏组织相比,miRNA-492在肝母细胞瘤的瘤组织中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原发性肝癌的癌组织略升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iRNA-492在不同肝癌细胞株中表达不同,在肝胚细胞瘤中表达升高,且在肝母细胞瘤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但原发性肝癌癌组织中变化不明显,这说明miRNA-492与某些类型肝癌,特别是肝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翻修手术的开展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共收治ACL重建后失稳需翻修的患者14例,均给予关节镜下检查以及翻修手术,术后对患者的治疗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KT-2000及IKDC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患者的KT-2000检查中术前屈曲30°为5.2mm,屈曲90°为3.3mm,术后屈曲30°为3.0mm,屈曲90°为1.6mm;IKDC评分术前为(50±5)分,术后为(72±8)分;Lysholm评分术前为(51±15)分,术后为(77±19)分;Tegner评分术前为(2.6±0.6)分,术后为(4.8±1.2)分。手术前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明显增强。结论:对ACL重建术失败患者给予术后的翻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中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后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对社区57例慢性疾病患者进行3个月的强化知己健康管理,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其管理前后的生活方式、行为改变、血压及血脂等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后患者血压、体重指数、腰围、血糖、血脂等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知己健康管理”可以强化社区居民对疾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及危险因素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紧密结合临床的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方法:将本校2010级实习的护理学院学生15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人,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教学,加强实践学习考核,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临床操作技能.比较两组的教学及实习效果.结果:经过分析比较,观察组学生的素质、能力以及总评价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观察组学生的技能操作、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分数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紧密结合临床的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模式,有助于提高医院临床安全水平,又能够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NF-κBp65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慢性重度乙型肝炎肝组织标本68例(慢重肝组),正常肝组织标本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NF-κBp65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慢重肝组患者肝组织中NF-κBp65和Caspase-3阳性表达程度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慢重肝患者死亡组肝组织中NF-κBp65和Caspase-3阳性表达程度均明显强于存活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慢重肝组患者肝组织中NF-κBp65和Caspase-3表达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449,P<0.05).结论:NF-κBp65和Caspase-3可能参与了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肝细胞凋亡过程,且具有一定相关性,并对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年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血脂代谢特点及相关因素变化,探讨血脂代谢在不同年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2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1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共341例按照年龄分为3组,<60岁为非老年组共68人,其中ACS组33人,SAP组35人;60-74岁为普通老年组共67人,其中ACS组34人,SAP组33人;≥75岁为高龄老年组共206人,其中ACS组155人,SAP组51人。详细记录其基线资料并测定其血脂各项指标(包括TC、TG、LDL-C、HDL-C)及CRP。结果:与SAP患者比较,非老年人组及普通老年人组ACS患者LDL-C、CRP均显著升高;高龄老年人ACS患者LDL-C水平无显著升高,但HDL-C显著降低,CRP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虽无显著升高,但未达指南要求水平。各组之间TC、TG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在不同年龄ACS患者的发生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老年ACS患者中,除了应关注脂代谢紊乱外,还应该关注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新仿制的头孢羟氨苄胶囊制剂与市场在售的同类制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别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500 mg,HPLC法测定血浆中头孢氨苄的浓度,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两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8.12±3.17)μg/ml和(21.28±3.77)μg/ml,Tmax分别为(1.09±0.37)h和(1.04±0.33)h,t1/2分别为(1.15±0.22)h和(1.14±0.20)h,AUC0-t分别为(35.43±5.39)μg h/ml和(37.27±4.76)μg h/ml,AUC0-∞分别为(36.68±6.06)μg h/ml和(38.62±5.48)μg h/ml,受试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50±7.2)%。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和口服不同给药途径对小儿腹泻的疗效影响.方法:对2008年2月~2011年5月间使用蒙脱石散治疗的腹泻患儿资料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0.6%,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儿总住院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大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口服给药途径,保留灌肠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