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并分析治疗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手术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5例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对全部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合并症患者给予积极的对应处理。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可见穿孔平均直径(1.7±0.2)cm,腹腔平均积液(2100±200)mL,积液均为混浊或脓性液。术后1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根据患者的临床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对,我们发现:患者的年龄较大、合并症越复杂、接受手术的时间越迟,那么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则越高。结论:采取手术治疗老年上消化道穿孔应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特殊的临床因素对其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以安全、简单、有效为基本原则,选择适合病患实际病情的最佳术式,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技术在诊治妇科疾患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450例各类妇科疾患患者,并与同期行开放手术的284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73.4± 54.3 min)及术中出血量(107.4± 97.9 mL)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121.8± 65.7 min,188.6± 217.0 mL),而术后排气时间(12.2±8.6 h)及术后住院时间(5.4±2.3 d)均短于开放手术组(16.8±12.1 h,9.8±4.8d),腹腔镜组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8.80%),并且患者的满意度(94.67%)也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82.39%).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妇科疾患,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匕较不同营养方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并分析不同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肠外营养组(PN);肠内营养组(EN);肠外+肠内营养组(PN+EN),每组50例。仔细观察三组患者在住院接受营养治疗期间的情况,分别在第5天和第10天检测三组患者的血淀粉酶和免疫指标,并且对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消化道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接受不同的营养支持后,(PN+EN)组患者的血淀粉酶、免疫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消化道不良反应等指标可见明显下降;与PN组和EN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对治疗其疾病非常重要,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肠外+肠内的营养支持更加安全有效,便于患者吸收,有助于保护肠道粘膜屏障,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非常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盆底修复术中聚丙烯网片植入阴道后局部病理学变化.方法:采集自2004年5月至201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采用聚丙烯网片经阴道盆底修补治疗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术后发生网片阴道暴露的样本18例,对局部暴露的网片进行切除,并进行病理学观察,总结阴道局部炎症反应的特点.结果:8例发生于手术后1个月内,组织反应以急性炎症反应为主,表现为粒细胞增多,后期在周围逐渐出现巨噬细胞,肉芽组织形成,毛细血管增生;9例1-6个月发生者转为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6个月以上发生暴露1例,部分组织出现鳞状上皮增生.结论:聚丙烯网片植入阴道暴露局部组织分为急性反应期、慢性反应期、鳞状上皮增生期,6个月后可见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增加,炎细胞减少,10月后上皮结构基本同正常鳞状上皮.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针对工作中出现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探寻出相应的解决预防措施.结果:医院财务管理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目前医院财务管理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医院资金管理不科学、不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风险管理意识或财务部门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使得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结论:医院需对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解决办法,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6.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人体血浆中阿托伐他汀浓度的HPLC-MS/MS的方法.方法:以吲哚美辛为内标,采用Shim-packVP-ODS柱(150× 2.0 mm I.D.,5μm,日本Shimadzu Technologies Inc.公司)为固定相;乙腈-0.5%甲酸溶液(90:1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3 ml/min;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阿托伐他汀与内标用于检测的离子对分别为m/z 559.4 m/z 250.3和m/z 358.3 rn/z 139.2.结果:阿托伐他汀在0.10~20.00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值线性范围良好(r=0.9962),定量下限为0.1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2%,平均回收率大于71%.结论:所建方法准确度高,方法灵敏,专属性强且操作简便,可适用于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测定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我国本土新型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和诊疗经验.方法:310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为对象,进行前瞻性临床诊治研究.结果:本组患者以青少年为主,主要症状体征包括发热(98.4%)、咳嗽(85.2%)、咽痛(60.3%)、咽部充血(96.1%)和扁桃体肿大(50.3%).总体预后良好.约20%患者在疾病初期白细胞降低.68.7%患者C-RP升高、75.8%患者血清铁降低.31.3%患者CK升高.危重患者可出现低钾血症.肺部炎症恢复滞后于临床症状恢复.年龄≤10岁和奥司他韦在起病48小时后服用是H1N1流感病毒清除延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发病以青少年为主,多数病情温和,C-反应蛋白和血清铁变化与病程相关,早期服用奥司他韦能较快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p57,P53,bcl-2,ki-67蛋白表达在完全性葡萄胎(CM)、部分性葡萄胎(PM)及水肿流产胎(H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21例完全性葡萄胎,28例部分性葡萄胎,18例水肿流产胎的标本进行4种抗体免疫组化分析,同时选取10例正常胎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在CM中,p57表达不明显,而P53,bcl-2,Ki-67表达增强;在PM,HA及对照组中p57呈现高表达,P53,bcl-2,Ki-67则表达较弱.这四种抗体的表达在完全性葡萄胎与部分性葡萄胎、水肿流产胎及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部分性葡萄胎与水肿流产胎、水肿流产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57和Ki-67表达对CM,PM和HA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而P53,bcl-2表达对判断预后及预测恶变风险有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目前常用的载体材料,在体内很难降解,限制了其在体内的应用,本文通过用PLGA微球制备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APC)载体,对其功能进行验证.希望此方法能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方法:将软脂酸偶联到亲和素上,然后按照传统的复乳法来制备PLGA微球,并且通过使用荧光素(FITC)标记、生物素化的牛血清蛋白(BSA)对其功能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表面固定生物素的PLGA微球,并且证明软脂酸修饰并未影响到亲和素分子和生物素的结合,生物素化的BSA分子可以有效的结合到微球的表面.结论:PLGA微球表面很难引进合适的化学基团,导致其不能像聚苯乙烯微球那样通过化学反应来将亲和素分子固定在微球的表面上,通过将软脂酸偶联到亲和素分子上,可改变其表面很难引进合适的化学基团的不足,用其微球可用于制备AAPC载体.人工抗原提呈细胞是免疫学研究领域的新思路,可在基础免疫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但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在制备、效果评价及应用方面需要逐渐完善和成熟,用PLGA微球为载体构建,弥补了磁珠、聚苯乙烯不能在体内降解的不足,且安全无毒,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HDV)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HBV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北京市解放军第302医院因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HDV联合HBk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复发,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LAM)联合HBIg预防HBV复发。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期内未出现肾毒性表现。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67±5.37)月,随访期内无复发。对照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83±6.02)月,随访期内有2例复发。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DV联合HBIg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复发近期疗效优于LAM联合HBI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