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病例的诊断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014年-2016年,我院CSP患者经UAE治疗后发生DVT的发病率为1.63%,患者平均年龄35.2岁。DVT临床症状出现于UAE术后3-6天,多表现为下肢的疼痛及酸胀,深静脉血栓均出现在介入穿刺处肢体。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深静脉血栓安全可靠。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抗凝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DVT发生与穿刺处肢体制动,血管受压,血液回流障碍有关。手术前后应采取预防措施,低分子肝素钠抗凝对DVT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2.
淋巴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转移途径。研究发现淋巴系统结构特点是淋巴转移的解剖学基础;肿瘤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明确淋巴管生成;肿瘤内和肿瘤旁组织内存在新生淋巴管,淋巴管密度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家族的研究为揭示恶性肿瘤淋巴转移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43.
该文从基因学角度探讨了ABCA1对人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在人滋养细胞中调控ABCA1的表达,通过表达谱芯片检测ABCA1表达改变后滋养细胞中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Western blot及qRT-PCR验证芯片结果。结果显示,上调ABCA1表达时,有197个基因表达升高,有190个基因表达下降;而下调ABCA1表达时,有335个基因表达升高, 459个基因表达下降。GO和KEGG分析表明, ABCA1表达上升或下降后可导致滋养细胞内多个信号通路发生改变。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ABCA1上调后细胞中S1PR1的m 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CCL8、CXCL10与CXCL11的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下调ABCA1的表达后,细胞中S1PR1的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而CCL8、CXCL10与CXCL11的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芯片的结果完全一致。这些结果表明, ABCA1可通过调控多个信号通路而影响滋养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和分析脂联素(ADPN)及脂联素受体(adipo 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ADPN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病例组患者肿瘤组织及对照组患者病变组织中的ADPN、adipo R1、adipo R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病例组患者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结节数量、病理类型、肿瘤局部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T分期、TNM分期情况及其与ADPN、adipo R1、adipo R2水平的关联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ADPN水平及肿瘤乳腺组织中ADPN、adipo R1、adipo R2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ADPN水平和乳腺组织中ADPN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局部浸润情况、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具有关联性(P0.05),乳腺癌患者乳腺组织中adipo R1和adipo R2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局部浸润情况、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ADPN及肿瘤组织中的ADPN及其受体均呈现低表达,而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浸润和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具有关联性,有望作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新型靶点。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尿液CMV-DNA联合血清CMV-Ig M检测对婴儿巨细胞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期间我院疑似巨细胞感染的婴幼儿70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MV-Ig 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来检测尿液CMV-DNA,并比较经抗病毒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结果的变化。结果:单独检测尿CMV-DNA的阳性率为62.8%(44/70),单独检测血清CMV-Ig M的阳性率为55.7%(39/7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7.1%(54/70),与两种方法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病毒治疗以后两种检测结果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CMV-DNA联合血清CMV-Ig M检测能显著提高婴儿巨细胞感染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