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外周血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γt(RORγt)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床旁CRRT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胰利胆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外周血Foxp3、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35/4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28/40)(P<0.05)。研究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Foxp3 m RNA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RORγt m RNA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床旁CRRT疗法治疗SAP,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外周血Foxp3、RORγt m RNA相对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22.
于俊生教授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俊生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提出脾肾亏虚,痰湿、瘀血、浊毒潴留,少阳枢机不利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关键。慢性肾功能衰竭以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血、浊毒留蓄为标,以及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致病特点和常见临床表现。于俊生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是重视肾脾胃功能的调理及兼顾活血化瘀、利湿泄浊解毒,标本兼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使病理进程减慢,肾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及其合方并用对大鼠哮喘模型血清IL-4/INF-γ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共9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采用卵蛋白致敏及激发的方法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FN-γ和IL-4的浓度。结果:哮喘模型对照组血清中IFN-γ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IL-4的含量明显高于前者(P<0.05),存在着严重的IFN-γ/IL-4比例的失衡;与哮喘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各药物治疗组均可不同程度的上调IFN-γ并下调血清IL-4的水平;这其中尤以合方并用组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小青龙汤及射干麻黄汤对哮喘动物模型的免疫失衡均有调节作用,二者合用其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4.
刘风仙  宋扬  韩波 《生物磁学》2009,(24):4644-4648
目的:研究刺参酸性粘多糖(SJAMP)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SJAMP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JAMP对Hela细胞内突变型P53、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表达的影响。结果:SJAMP在体外抑制Hela细胞生长呈时效和量效关系;与对照组比,各SJAMP浓度组均能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53、p21蛋白的表达:降低p53蛋白的表达(p<0.05),刺激p21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SJAMP可能通过调整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而在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起到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与心肌缺血及预后的关系。方法: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是否行直接PCI手术治疗,分为PCI手术治疗组和非PCI治疗组,观察缺血改善情况与NT-proBNP水平的关系,同时根据治疗后NT-proBNP的水平分为三组,A组NT-proBNP〈125pg/ml、B组125pg/ml≤NT-proBNP〈450pg/ml、C组NT-proBNP≥450pg/ml,观察NT—proBNP的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行PCI组NT—proBNP的水平下降程度(438.3±134.5)明显高于未行PCI组者(158.6±146.1,P〈0.05),MACE的发生情况C组明显高于A组(P=0.006〈0.01),也高于B组(P=0.028〈0.05),A组与B组相比,B组的MACE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432〉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NT-proBNP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心肌的缺血程度,且与患者的预后成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