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15篇
  7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张芳  宋敏  彭晚霞  曾馥平  杜虎 《广西植物》2017,37(6):707-715
该研究采用砂培法,以狗骨木(Swida wilsoniana)和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两种岩溶植物为研究对象,用不同钙离子(Ca~(2+))浓度(设为5、35、70、150、300 mmol·L~(-1)的5个水平)的营养液进行培养,研究其对两种植物的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狗骨木和南酸枣的株高在5 mmol·L~(-1)时最大,之后随Ca~(2+)浓度上升呈下降趋势,南酸枣在300 mmol·L~(-1)时有所回升。两种植物的根、枝、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随着Ca~(2+)浓度增加而减少。狗骨木叶、枝、根的生物量分配比率为根枝叶,南酸枣在35 mmol·L~(-1)时表现为根枝叶,其他在Ca~(2+)浓度下均为枝根叶,叶生物量分配少。狗骨木和南酸枣的丙二醛(MDA)含量在150 mmol·L~(-1)时最低,且狗骨木的低于南酸枣。钙胁迫下,与南酸枣相比,狗骨木维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两种植物在5和150 mmol·L~(-1)的Ca~(2+)浓度下各项指标处于较适水平,而在300 mmol·L~(-1)的高钙离子浓度下受到明显的胁迫,对比两种植物,狗骨木较南酸枣在高钙浓度下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62.
目的:研究柑橘主要营养品质与常温贮藏好果率之间的关系,选择温湿地域湘中、湘西南、湘西北柑橘产区多种类20个较耐贮品种,为培育高值贮藏品种以及延长柑橘贮藏供应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其常温贮藏60 d的柑橘进行解剖、运用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SPSS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分析其物理特性、果汁和鲜果营养品质化学成分特性、贮藏好果率特性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类柑橘贮藏好果率的影响因子不一,对于宽皮柑橘类而言,显著影响贮藏好果率的因子则是营养元素镁(P<0.05,r=0.803),耐贮品种果汁中镁含量高于85.4 mg/kg;对于4个品种类型而言,维生素C与柑橘贮藏好果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r=0.538),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水平为151.4~1 007.8 mg/kg,柚品种>甜橙>杂柑>宽皮柑橘。结论:耐贮柑橘(100%好果率)特征: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水平高于248 mg/kg,其他品质营养与理化因子由大至小依次为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形指数、钙、橘皮香精油、镁、果皮厚度、锌等最低含量水平分别为10.2%、0.68%、0.8、2.4 mg/kg、1.3%、25.8 mg/kg、0.27 cm、0.08 mg/kg;糖酸比最高限量值为16,柚品种除外。柑橘组织结构、地理环境与农艺因素亦影响柑橘耐贮性能。  相似文献   
663.
施肥是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措施.为了探明南方双季稻区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本研究以34年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设置化肥(MF)、秸秆还田+化肥(RF)、30%有机肥+70%化肥(OM)3个处理,并以无肥处理为对照(CK),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  相似文献   
664.
GABA茶中γ-氨基丁酸的TLC测定及提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GABA茶中有效成分γ-氨基丁酸的薄层扫描(TLC)检测以及提取、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丁醇?醋酸?水体积比为4?1?1展开剂分离效果较好,R f值为0.46。采用双波长扫描法检测,扫描波长分别为λS=515nm,λR=680 nm,检测线性范围:0.5μL~15μL,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75%。采用水提取法比乙醇提取法γ-氨基丁酸含量提高20%左右,732阳离子树脂对γ-氨基丁酸的静态最大吸附量为32.9 mg.g-1,1 h内其吸附速度较快,达吸附量的70%。样液pH值、流速等因子对树脂的吸附效率有影响,当pH值为3.0,流速3 m l.m in-1时,树脂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采用柠檬酸缓冲液和NH3.H2O进行洗脱,当pH为8.0~9.0时,γ-氨基丁酸洗脱率达94.68%。  相似文献   
665.
高产糖化酶菌株的筛选与诱变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及霉变淀粉质材料等样品中分离获得到产糖化酶活性较高的菌株L-3,经鉴定为一种紫红曲霉;通过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分别进行诱变,得到4株性能良好的糖化酶变异株,其中菌株7性能最好,命名为M.F7。对该菌株进行发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菌株糖化酶活力比原菌株提高了20.8%;经过继代培养,证明其性状能稳定遗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菌株7最佳培养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5.5~6.0,最适培养时间为5 d。  相似文献   
666.
Epsps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多基因抗虫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获得水稻的广谱抗虫性,同时也避免由潮霉素抗性基因引起的安全性问题.构建以抗除草剂基因(Epsps 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多基因抗虫植物表达载体 pCTSK.方法:以双元载体pCAMBIA1300为基础,将潮霉素抗性基因hpt替换成携带烟草叶绿体转运肽序列TSP的草甘膦抗性突变基因aroAM12(编码细菌5-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作为筛选标记基因,获得中间表达载体pCISM1300.然后再连接上3个抗虫基因(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苏云金杆菌毒蛋白基因Bt cryI(A)及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 CNA)的完整表达片段(包含各自的启动子和终止子).结果:通过PCR方法和酶切方法鉴定已成功地构建了该表达载体;通过不同实验方案的数据分析,得出在载体构建的大分子连接中优化的一次连接法连接效率高于二次连接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667.
种子固有细菌是植物内生细菌的重要来源, 对植物的健康以及接种细菌的定殖能产生重要影响。该文以杂交水稻(Oryza sativa)种子为研究对象, 比较研究了不同品种水稻种子中固有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利用799f和1492r这对引物成功地从水稻种子中扩增出固有细菌16S rDNA片段; 通过构建16S rDNA文库和扩增核糖体RNA基因酶切分型(ARDRA)的方法, 对杂交水稻 ‘丰优611’ (‘丰源A’ × ‘远恢611’)、‘金优611’ (‘金23A’ × ‘远恢611’)和‘金23A/09H013’ ( ‘金23A’ × ‘09H013’) 3个组合的子代及其各自亲本的种子固有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构建的7个克隆文库中, 每个文库含有200-300个克隆, 30-40个操作分类单元(OTU), 对ARDRA分型得到的代表序列进行分析, 在16S rDNA文库中发现多种细菌类群, 包括α变形杆菌(α-Proteobacteria)、β变形杆菌、γ变形杆菌、放线菌(Actinobacteria)、厚壁菌(Firmicutes)和拟菌(Bacteroidetes), 优势菌属是泛菌属(Pantoe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同品种的水稻种子固有细菌群落结构不同, 而杂交子代种子中的优势菌与亲本种子中的优势菌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 子代种子中丰度5%以上的细菌也能在各自父本或母本中检测到。  相似文献   
668.
为探讨茶陵野生稻苗期耐冷的生理机制,以耐冷性强弱不同的栽培稻及东乡野生稻为对照,研究了茶陵野生稻苗期冷胁迫后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茶陵野生稻经冷胁迫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增加幅度大于冷敏感对照,而稍小于或相当于耐冷对照;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低于冷敏感对照品种,而稍高于或相当于耐冷对照.说明茶陵野生稻苗期耐冷性与其抗氧化系统冷胁迫后的适应性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9.
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李裕元  邵明安  陈洪松  霍竹  郑纪勇 《生态学报》2010,30(16):4306-4316
黄土高原北部晋陕蒙接壤区是典型的水蚀风蚀交错带和强烈侵蚀中心,探讨该区植被恢复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有助于该区植被恢复模式的合理选择和土壤生态效应的科学评价。以神木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土壤物理性质变化与植被恢复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容重、砂粒含量以及饱和导水率普遍较高,表层(0-20cm)均值依次为1.38gcm-3、44.2%和1.46mmmin-1,而土壤总孔隙度与粘粒含量则较低,表层均值分别为45.6%和2.4%,反映了研究区土壤荒漠化的严峻现状,其中北坡(迎风坡)表现尤为严重。与农田相比,采用自然弃耕、种植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恢复次生天然草地等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饱和导水率以及团聚体稳定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而且随着恢复时间(1-30a)的延长,这种效应会进一步增强。通过种植人工草地并使其自然恢复为次生天然草地的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结构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直接种植柠条灌丛和自然弃耕等模式。但是,短期内(30a)植被恢复对土壤颗粒组成、比重等物理性状无显著影响,意味着土壤一旦出现沙化将很难逆转。从对植被恢复响应的敏感性而言,土壤容重、总孔隙度以及团聚体稳定性可以作为土壤生态效应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670.
光合细菌混合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PL1)和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pseuelonmnas spheroids,PL2)混合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培养的最适接种量为6%,最适初始pH为7.5,低氧气浓度,180r/min振荡10mi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