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序贯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代谢、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序贯肠内营养组30例、肠内营养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予以营养支持。入院第1天和第14天分别检测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统计3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4天后3组各项指标均较第1天明显下降,对照组较序贯肠内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14天后序贯肠内营养组和肠内营养组TLC、IgA,IgM,IgG水平明显升高;GCS评分明显升高,NIHSS评分明显降低;序贯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组各项并发症较对照组发生率低。结论: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随病程延长,营养状况呈恶化趋势。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序贯肠内营养较肠内营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用于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CRP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84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肌电、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Quest)、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CRP,IL-6及TNF-α水平以及NMSQuest、HAMD评分均下降,而PDSS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以及NMSQuest、HAMD评分较低,而PDSS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能够降低帕金森病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且对于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3.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即雌激素受体阴性(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阴性(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特征的乳腺癌亚型,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最近的研究表明,肥胖对包括三阴性乳腺癌在内的所有乳腺癌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阐述肥胖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关系,以及从临床特点、生物学机制、靶向治疗及预后4个方面对最新研究结果做一综述,希望人们更多地关注这种难治性疾病的体重管理、初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肾小管标志性蛋白/酶的影响。方法: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6例、治疗组36例;两组均采用糖尿病饮食管理、运动治疗,在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100 mg 1粒/次,1次/天,持续服药6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BG)、血清胱抑素-C(Cys-C)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AE)、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脂、Hb A1c、FBG、2 h PBG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24 h UAE、NAG、β2-MG和Cys-C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可以有效控制早期DN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血清Cys-C、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减轻肾小管损伤,有利于延缓DN的病程和进展。  相似文献   
35.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145、miR-186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行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取其术中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以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145、miR-186以及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表达。分析miR-145、miR-186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earson检验分析NSCLC患者癌组织miR-145、miR-186表达与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miR-145、miR-186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TNM ⅢA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miR-145、miR-186表达低于中高分化、TNM Ⅰ~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P<0.05)。癌组织PI3K mRNA、Akt mRNA 、mTOR mRNA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癌组织miR-145、miR-186表达与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NSCLC组织中miR-145、miR-186表达下调,miR-145、miR-186表达下调可能激活PI3K/ Akt/mTOR信号通路促使NSCLC进展,且与NSCLC患者癌组织低分化、TNM ⅢA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社区康复护理对心境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50例同一社区于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痊愈出院的心境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社区康复护理,选取非同一社区内同时间段出院的50例心境障碍患者组成对照组,进行传统式随访护理。结果:两组复发率比较社区护理组低于传统随访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能降低心境障碍患者疾病复发率,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内近两年来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64%。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治疗脑梗死患者有很大帮助,对其心理影响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气管套管安全拔管时机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神经外科住院行气管切开术患者8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带管时间在30d内者选用软胶塞封闭套管外口1/2,观察患者呼吸情况,24h无异常者即可拔管;带管时间30d以上者,采取逐步更换细管方法,全部堵管24~48h无异常时拔除套管。结果本组82例患者中,顺利拔管并痊愈72例,占89.02%;拔管后因病情加重二次置入6例,因病情危重死亡4例。再次置管6例患者经治疗后,经逐步堵管间断换细管后拔管3例,带管出院3例。结论选择适当拔除套管时机可有效增加患者安全,早期切开和早期拔除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9.
为了评估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心力衰竭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主动脉弓缩窄术建立了心力衰竭的昆明小鼠模型,然后应用EGCG (20 mg/kg)处理小鼠4周。采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评价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脑钠肽(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collagenⅠ、collagenⅢ、Bcl-2、Bax、caspase-3、TGF-β1、Smad3和p-Smad3水平。采用RT-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GF-β1和p-Smad3的表达。研究显示,EGCG可有效减弱心力衰竭所致细胞坏死、组织肿胀、心肌纤维断裂等病理变化,并且显著降低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BNP和NT-proBNP的水平。EGCG可显著降低小鼠心肌组织中的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表达水平。EGCG处理可显著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EGCG处理显著降低了心力衰竭小鼠血清MDA水平,而升高了SOD和GSH-Px水平。EGCG可显著上调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组织中Bcl2的表达,而下调Bax和caspase-3的表达。TGF-β信号通路激活剂可显著上调心肌组织中的TGF-β表达,而EGCG处理可显著抑制TGF-β1和p-Smad3蛋白的表达。表明EGCG可抑制心力衰竭小鼠的心肌纤维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心肌损伤。EGCG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0.
摘要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HFrEF患者的治疗提供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4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00例HFrEF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随机赋予1个数字,获得100个随机号,按照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HFrEF标准药物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6 min步行距离(6MWD)]、血清学指标[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及治疗期间因心衰再住院、室性心律失常及MACE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级经Ridit分析u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LVEF、CO、6MWD高于对照组,LVEDD、NT-proBNP、IL-1β、IL-6、TNF-α、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因心衰再住院发生率、MACE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HFrEF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机体炎性反应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和预后均明显优势,是治疗HFrEF患者的合理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