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目的:探讨尖顶距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中的作用和意义,为骨外科手术疗效的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对2006年8月-200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FNA治疗的3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AO/ASIF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标准对骨折进行分类,应用术中和术后即刻X光射线照片对骨折复位情况、远端锁定类型和股骨头内刀片位置进行记录。患者术后常规X光照片观察切出情况,用Oxford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期间共有37例PFNA植入,纳入本研究的共32例,27例获得随访。其中,3例切出(2例内侧穿孔和1例内侧塌陷)TAD小于20mm。4例植入相关股骨骨折,2例不愈合,1例复位失败。结论:PFNA是治疗股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装置。我们认为TAD应尽量20 mm或30 mm以避免股骨头穿透。  相似文献   
72.
摘要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所起的积极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 年2 月至2012 年12 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管理组。常规组采 取基础护理模式,全面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及饮食管理等。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 量改善情况,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面管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患者的心理功能、生 活能力及社交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管理组患者对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健康教育及护 患沟通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 康复指导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3.
目的:对比索拉非尼(Sorafenib)和舒尼替尼(Sunitinib)单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44例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索拉非尼组32例患者采取口服索拉非尼进行治疗,而舒尼替尼组12例患者给予口服舒尼替尼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索拉非尼组总生存时间为6.3月,1年生存率为16%,肿瘤进展时间为3个月,疾病控制率为71%;舒尼替尼组总生存时间为4.7月,1年生存率为8%,肿瘤进展时间为3个月,疾病控制率为64%。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5,0.5706,0.7132)。索拉非尼组患者手足皮肤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肝损伤等主要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舒尼替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的临床效果与舒尼替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轻,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容积指数的准确性,探讨多层螺旋CT 的诊断价值,为慢性阻塞性肺 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 年10 月-2012 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为观察组,另选 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 例为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T 测定两组不同肺区的肺容积指标并与临床PFT 指标进行相关 性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同肺区测定的Vin 及上肺区Vin-Vex 值无 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呼气末容积(Vex)、容积比(Vex/Vin)和肺容积变化比率[(Vin-Vex)/Vin]均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容积差(Vin-Vex)与各项PFT 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64层螺旋CT 肺容积成像对诊断COPD有预测意义,值得 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53例,均采用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气腹15 min、30 min、60 min及放气腹15 min的氧代谢。结果;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及气腹过程中的氧供(DO2)较麻醉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氧耗(VO2)、摄氧率(ERO2)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HCO3-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混合静脉二氧化碳分压(PvCO2)、动脉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浓度(SaO2)及混合静脉血氧浓度(SvO2)与均呈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气腹后15 min各项参数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良好,但对患者的氧代谢有一定影响,手术中应注意检测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究改良根治性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治疗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价值,为临床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治疗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91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4),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性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性与根治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和5年生存率等。结果: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性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复发率,淋巴结清扫术并不能显著改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影响因素,为NAFLD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入选病例分为正常组(A组,n=189)、单纯性脂肪肝组(B组,n=162)、脂肪肝伴肝功能改变组(C组,n=23),分析其体检结果及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组大多数各项指标均比B组有所升高,其中体质量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BUN)、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小时胰岛素(2h P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和C组中AL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Fins、2hPIns、腰臀比(WHR)与A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NAFLD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6,P0.05)。有高脂血症组单纯性脂肪肝发病率高于没有高脂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1,P0.05)。有高血压病史的NAFLD发病率比无高血压病史的高,差异显著(x2=7.3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TC、HbA1c、有高血压病史是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NAFLD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NAFLD中伴肝功异常组存在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现象,更易于患慢性肾脏疾病。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状况展开分析,实现多药耐药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与控制。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对50例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对临床感染资料及病原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为30例,60.0%,共分离出48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株,占分离菌的10.4%;革兰阴性杆菌41株,占分离菌的85.4%;真菌2株,占分离菌的4.2%。41株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别为:复方新诺明73.1%,阿米卡星22.0%,环丙沙星14.6%,头孢曲松48.8%,头孢噻肟41.5%,头孢哌酮19.5%,头孢他啶20.7%,头孢他啶/舒巴坦12.1%,头孢吡肟22.0%,庆大霉素17.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1.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9.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感染中的常见病原菌,医务人员要结合病原菌高耐药率、高分离阳性率的特征,合理运用抗菌药物控制传播。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我院妇科46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对照组予传统阴式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应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7及PFDI-20、性生活质量问卷POSQ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术后PFDI-7及PFDI-20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PFDI-7评分及PFDI-2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阴式手术相比,全盆底重建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对性生活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0.
目的:感染是肝硬化患者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本文针对肝硬化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为肝硬化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选择其中60例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另外60例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肝硬化分期及用药情况等,对比不同的干预措施产生的临床效果。结果:感染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肝功能障碍、抗生素使用量及术前合并感染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患者的年龄、肝功能分级、用药及合并症等均为肝硬化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