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建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大鼠模型的方法,并观察模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8周龄的SHR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16只,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造模组。另选8只8周龄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给予造模组SHR按55mg/kg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STZ,诱导建立糖尿病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结果:小剂量STZ(55mg/kg)腹腔注射SHR制备的糖尿病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本低,成模率高,模型稳定。结论:造模组能成功诱导建立糖尿病高血压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区-572C/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434例冠心病(冠心病组)患者和417名非冠心病人(对照组)的IL-6基因型,探讨-572C/G单核苷酸多态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IL-6基因-572C/G多态位点的CC、CG和GG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中分别为59.68%、37.09%、3.23%,等位基因频率C和G分别为78.23%、21.77%;在健康成年者中基因型分别为67.87%、30.22%、1.92%,等位基因频率C和G分别为82.97%、17.03%。IL-6基因-572C/G位点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经Logsitic回归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等冠心病易患因素后,IL-6基因-572C/G单核苷酸多态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356倍〔OR=1.356,95%CI=1.0648~1.7279〕。...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高脂高糖饮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腹主动脉血管舒张功能及血管间粘附分子-1 (vascular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6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成高脂高糖饲料组(实验组,n=12)和普通饲料组(对照组,n=12).每3周测量其空腹体重,12周后处死大鼠,分别取两组动物的腹主动脉做离体血管环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舒张功能实验,并提取主动脉总RNA,通过实时定量RT-PCR实验检测其VCAM-1和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从第6周开始,实验组SHR的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12周时,实验组血管环对Ach的最大舒张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69.20± 5.25 vs.79.10± 3.84,P<0.01);实验组动脉VC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1.9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7.91±22.16 vs.100.33±11.44,P<0.01),而两组ICAM-1mRNA表达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75±8.05 vs.100.25±10.83,P>0.05).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能致SHR腹主动脉血管舒张功能明显降低,可能与其显著增加其主动脉VCAM-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5.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RNA分子,它们通过与靶标mRNAs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进而导致靶标mRNA的降解或翻译的抑制.大量研究表明,它们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肿瘤形成等广泛的生物学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检测miRNAs表达的方法主要包括Northern杂交、实时定量PC...  相似文献   
26.
栾波  李杰  段岩  张娜  霍煜  梁卓  闫承慧  韩雅玲 《生物磁学》2011,(19):3610-3614
目的:构建心肌特异性α-肌球蛋白重链(α—myosin heavy chain,α—MHC)启动子启动E1A基因阻遏子(cellular repressor of E1A—stimulated genes,CREG)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方便在心肌细胞中直接观察CREG蛋白的表达,为心肌特异性转CREG基因动物模型制备提供载体。方法: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pcDNA3.1myc—His/hCREG质粒得到CREG基因,亚克隆入增强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EGFP-N1中,构建pCREG-EGFP-N1;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α-MHC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人工合成pUC57-α-MHC启动子基因序列,经AseI和NheI双酶切得到启动子α—MHC,亚克隆入pCREG—EGFP-N1中替代原CMV启动子,构建pα-MHC-CREG—EGFP-N1,测序鉴定。用脂质体法将该质粒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原代心肌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REG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α—MHC—CREG-EGFP-N1质粒,酶切及测序结果正确;成功转染入原代培养小鼠心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m blot检测到CREG蛋白的表达。结论:重组质粒pα-MHC—CREG—EGFP-N1体外转染入原代培养小鼠心肌细胞后,目的基因能够在心肌细胞中有效表达,检测方法简便可靠,为下一步建立心肌细胞特异性表达CREG的过表达转基因小鼠、深入探讨CREG在心肌疾病发生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和检测重组人硫氧还蛋白工程菌BL21/pET-22b(+)-rhTrx生物学特性的稳定性.[方法]工程菌连续传代50代,通过对每10代进行质粒性状、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革兰氏染色及各项生化检查,全面检测工程菌可能影响生产性能的生物学特性稳定性.[结果]各代工程菌提取的质粒经双酶切后均可见315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各代工程菌中Trx蛋白的表达量均为菌体总蛋白的20%左右;透射电镜观察呈现典型的大肠杆菌特性;革兰染色显示为阴性杆菌;各项生化检测结果与原始菌种无显著差异.[结论]该菌种生物学特性稳定,可作为生产用菌种.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血清Irisin 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西京医院心内科因AMI 行急诊PCI治疗的169 例患者的临床及冠脉影像学资料。根据TIMI血流分级,将病人分为两组,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采用酶 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risin 水平,根据Irisin 水平分为低Irisin 组和高Irisin 组,分析Irisin 与无复流发生的关 系。结果:①169例患者发生无复流40 例,无复流发生率为23.6%(40/169);②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相比,血清Irisin 水平显著降 低(4766± 1725 ng/mLvs 8125± 2904 ng/mL,P<0.05);③急性心梗发生后,血浆Irisin 水平逐渐升高,3 小时内组Irisin 水平显著低 于24 小时后组(4050± 1739 ng/mL vs8358± 3042 ng/mL,P<0.05),且3 小时内组无复流显著高于24 小时后组(71.42%vs 12.9%, P<0.05);④低Irisin 组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高Irisin 组(58.1% vs 11.9%,P<0.05);⑤多元Logistic 回归显示Irisin 是急诊 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的保护因素(OR:0.861,95%CI:0.793-0.909,P<0.05)。结论:低水平的血清Irisin 能有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且Irisin 能明显改善PCI术后无复流。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非天然氨基酸突变的小鼠RANKL(m RANKL)蛋白的原核表达,并以表达的蛋白制备抗m RANKL蛋白的抗血清。方法:从小鼠的骨髓中提取总RNA,经PCR扩增m RANKL的胞外段,逆转录合成目的 DNA片段。将目的基因中编码第234位酪氨酸的密码子(TAT)突变成可编码非天然氨基酸p-硝基苯丙氨酸(p NO2Phe)的琥珀密码子(TAG),构建p ET28a-p NO2Phe234m RANKL重组表达载体,与p EVOL质粒共转化至表达菌E.coli BL-21(DE3),诱导表达并纯化。以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小鼠抗m RANKL抗血清。采用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用Western Blot测定其特异性。结果:RT-PCR扩增出750bp的RANKL基因,并成功构建了p ET28a-p NO2Phe234m RANKL重组表达载体;p-硝基苯丙氨酸突变的m RANKL蛋白获得成功表达和纯化;以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获得抗m RANKL抗血清,ELISA检测效价为1:64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抗血清既可与p-硝基苯丙氨酸突变的m RANKL结合,也可与野生型m RANKL结合。结论:原核表达并纯化了p-硝基苯丙氨酸突变的m RANKL,制备了小鼠抗m RANKL的抗血清,为进一步研究阻断RANKL-RANK通路的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消融技术后血栓栓塞的机制和预防的方法,为临床提供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在我科行射频消融术的室上速患者158名,年龄15-61岁,其中右侧旁道12例,双径路62例,左侧旁道84例。随机分为五组,组Ⅰ(n=31)术前未服抗血小板制剂,术后立即服用阿斯匹林0.3g,1/日;组Ⅱ(n=32)术前3天始服用阿斯匹林0.3g,1/日;组Ⅲ(n=30)术前3天始服用氯吡格雷75mg1/日;组Ⅳ(n=32)术前3天服用阿斯匹林0.3g+氯吡格雷75mg 1/日;组V(n=33)术前3天始服用阿斯匹林0.3g,1/日,术后皮下注射速避凝0.4ml 1/日。分别于入院后、电生理检查前即成功放置鞘管后、消融前即静推肝素前、消融后即刻、消融后24h采血。测定血浆血小板仪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结果:①组IGMP-140水平自穿刺后即开始上升,射频消融术后24小时仍处于较高水平,血管穿刺后电生理检查前明显升高为30.41&#177;5.67ng/ml(P〈0.05),而射频消融术后升高为60.4&#177;12.79ng/ml(P〈0.05),但组Ⅱ、Ⅲ、Ⅳ、Ⅴ尤其是组IVGMP-140水平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P〈0.05)。②组ID-二聚体水平自穿刺后即开始上升,射频消融术后24小时仍处于较高水平,血管穿刺后电生理检查前明显升高为0.58&#177;0.22mg/L(P〈0.05),而射频消融术后升高为1.50&#177;0.56mg/L(P〈0.05)。组Ⅱ、Ⅲ、Ⅳ、Ⅴ尤其是组ⅣD-二聚体水平与组Ⅰ相比始终处于较低水平(P〈0.05)。③血浆vWF的水平:各组vWF水平自血管穿刺结束后即明显升高(P〈0.05),射频消融术后组Ⅰ、Ⅲ升高明显,而组Ⅱ、Ⅳ、VvWF水平只有轻度升高(P〈0.05),各组vWF水平在术后24小时仍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④血浆GMP-140、D-二聚体、vWF在射频消融前后的改变与累及放电量、放电时间、放电次数、消融时间及肌钙蛋白Ⅰ等无关(P〈0.05)。结论:射频消融对内皮细胞有损伤作用,可导致GMP-140、D-二聚体的明显升高呈血栓前状态。不同的抗血小板制剂对其有改善作用。阿斯匹林可能降低血浆中vWF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