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1.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属于成体干细胞,其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人们发现MSCs有较强的免疫调节能力,并成功的将其用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据此推测MSCs对于其它慢性炎症性或者免疫相关性疾病可能同样具有治疗作用.本文将从MSCs对各类免疫细胞的作用、可能的机制、相关的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对MSCs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II类不同垂直骨面型上气道与舌骨形态及位置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60名成人骨性II类患者,男女比例1:1,依据GoGn-SN角分为三组(高角组、均角组及低角组),在自然头位下拍摄CBCT,运用MIMICS软件对上呼吸道及舌骨进行三维建模并测量21项相关指标,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上气道各段之间及舌骨形态、位置的差异。结果: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鄂咽上界平面矢状径长度(PNSL)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上气道各段高度(UTH、ETH)及宽度(PNSW、UTW、ETW)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角组上气道鄂咽下界及舌咽下界矢状径长度(UTL、ETL)与均角和低角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随着垂直骨面型增大,呈现高角均角低角的趋势。高角组上气道鄂咽及舌咽体积明显小于均角和低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骨形态及位置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垂直向生长方式对上气道产生影响较大,而对舌骨的生长发育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很多细胞的活动都对pH的变化十分敏感。pH值的有效控制对维持正常的细胞生理活动十分重要。如何有效监测细胞内pH值是很多细胞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如在研究细胞内转运蛋白、Ca2+离子等的变化活动时均需要测定细胞内的pH值,其相关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本文将介绍目前几种细胞内pH值的主要测定方法,包括:弱酸弱碱分布法、核磁共振法、微电极法、荧光探针法等;每一种方法将从相关方法、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局限性和注意事项等着手,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横向的比较。本文还将重点探讨免疫探针法的最新进展,将报道一种最新的基于碳纳米点技术和荧光染料结合的pH定量测定计,还将介绍SNARF的两种最新衍生染料SNARF-F和SNARF-Cl的性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化学腐蚀性组织工程皮肤检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以牛I型胶原为支架,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为细胞来源,构建化学腐蚀性检测用组织工程皮肤模型。选用欧洲替代方法验证中心(the Interagency Coordinating Committee on the Validat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ICCVAM)制定的体外测试化学品腐蚀性最小执行标准中的8种化学品为检测物质。在检测实验中,8种化学品(固体10mg、液体25μl)分3min、1h局部接触组织工程皮肤模型表面,MTT方法测定细胞活力,相对细胞活力值作为判定腐蚀性的标准。结果表明,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检测模型结构完整,含有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能准确判断7种化学品的腐蚀性。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模型可以作为检测工具用于化学品腐蚀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关于正常颌位总义齿前牙排列的(牙合)关系,长期来传统观点的常规排列均为正中(牙合)时其上下前牙应呈1mm浅覆(牙合)的(牙合)接触关系,而且要求上下中切牙的唇舌向位排成垂直或稍微唇向位,因此临床长期来总义齿前牙排成覆盖极小的1mm浅覆(牙合)的上下前牙呈紧密的面接触关系。1980年Heinlein还提出应建立前牙的正中(牙合)接触起前导(Anterior Guidance)作用,可保护后牙免受偏斜接触。但近年来有提出不同观点,1980年前Zarb等提出正中(牙合)时相对的上下前牙间不应有任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CT扫描及CAD技术,建立了无牙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种植固定义齿的设计,对正中咬合状态下种植体骨周围组织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随着义齿游离端长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尤其靠近游离端的种植体远中骨组织压应力增值最为明显。提示在临床使用种植固定义齿时必须限制游离端的长度以减小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压应力,防止骨吸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骼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大鼠颌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骼肌的可行性,并观察对骨骼肌缺损的修复重建的促进效应。方法:取妊娠E 11.5胎鼠颌突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后在含5ml/L体积浓度二甲基亚砜的DMEM/F12培养基中诱导分化为骨骼肌样细胞,将细胞种植于BAM膜上培养形成组织工程骨骼肌。将其移植入大鼠骨骼肌缺损模型,手术后14 d观察骨骼肌恢复情况,同期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经诱导后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可向骨骼肌样细胞转化,构建的组织工程骨骼肌可加速缺损的修复重建,组织学染色显示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正常骨骼肌的组织形态,可表达成肌相关蛋白MyOD。结论:诱导后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骼肌,本实验为临床肌肉的缺损修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片仔癀对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片仔癀对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western-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片仔癀以剂量依赖式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细胞增殖,片仔癀250、500、1000μg·mL-1作用于OVCAR-3细胞24 h后,其早期凋亡率分别为6.6%、30.9%、43.2%,而对照组为0%,其诱导凋亡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细胞积聚在G0/G1期,同时S期细胞比例减少;Akt、PARP、CDK6表达下调。结论:片仔癀可以抑制OVCAR-3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并能阻滞细胞于G0/G1期,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幼龄犬髁突不同形式的囊外损伤对髁突局部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只6月龄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五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分别建立幼龄犬单侧髁突颈部骨折、髁突颈部骨折后内固定、髁突颈部骨膜损伤及髁突颈部骨皮质损伤四种动物模型,饲养12w及24w后通过头颅CT三维重建测量的方法观察其对下颌骨对称性及生长量的影响,并通过组织学染色观察髁突局部生长中心的微观改变。结果:1仅单侧髁突颈部骨折组在损伤早期对下颌骨及髁突发育产生了影响,使损伤侧髁突颈部形态变短变粗,下颌骨长度也较对侧减小,但髁突及颈部的局部适应性改建会逐渐抵消这些影响,24w时下颌骨已不存在骨性不对称,但功能性原因仍能导致颏点出现向患侧的偏斜。2其余三种损伤形式在实验设定的观察期内对髁突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单侧髁突颈部骨折后内固定组在24w时也出现了下颌骨的功能性偏斜。3各种损伤形式对髁突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结论:生长发育期犬髁突囊外损伤对髁突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骨性Ⅱ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上气道鼻咽、腭咽、舌咽大小的差异,并探讨其与颅面部骨骼形态的关系.方法:将64名(男34例,女30例)成人骨性Ⅱ类错患者按GoGn-SN角大小分为高角、均角、低角三组.分别行颅面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对各段的矢状径、横径、长度、截面积以及容积等指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差异.同时,对上气道各测量项目与颅颌面结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上气道各线性测量项目中,鼻咽和腭咽长度(Ln、Lp)随着垂直骨面型增大而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舌咽段的高度(Hg)与均角、低角组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组和低角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气道各段宽度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垂直骨面型上气道总体积(Vt)无明显差异.高角组舌咽段体积(Vg)及鼻咽段横截面积(CSAn)与均角、低角组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组和低角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余测量项目在各垂直骨面型间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由相关性分析可知,舌咽和腭咽的体积与横截面积与上下颌骨垂直向不调指数(ODI)正相关,而腭咽体积和横截面积与下颌平面角负相关.结论:随着垂直骨面型增大上气道结构存在着差异,且主要影响腭咽段和舌咽段,对鼻咽段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