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摘要目的:比较B 超引导下细针吸取穿刺和传统细针吸取穿刺在甲状腺肿块性质确定中意义。方法:使用B 超引导下细针吸取 穿刺(UG-FNAB)和传统细针吸取穿刺技术(c-FNAB)对225 例甲状腺肿块进行穿刺活检,然后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结合临床作 出细胞学诊断,并与组织切片诊断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的确诊率。结果:在UG-FNAB 检测病例中59.3%的结节位于甲状腺右叶, 40.7%肿块位于左叶和峡部。87%的患者甲状腺机能正常,结节最长径平均为2.8± 1.1 cm,部分病例符合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超声 影像学改变。在本研究中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细胞学和组织学特点均符合甲状腺癌形态学特点。在225 例研究病例中, 总确诊率为72.89%(164/225),其中UG-FNAB组确诊率为90.58%(77/85),C-FNAB 组确诊率为62.14%(87/140) ,两组确诊率比 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研究数据显示比较C-FNAB,UG-FNAB在诊断甲状腺复杂性结节中具有更高的确诊率,特 别是在C-FNAB方法不能得出明确诊断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与恶性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VEGF过度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有关,在本研究中通过研究VEGF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为以VEGF为靶的抗转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恶性黑色素瘤中VEGF-A和VEGF-C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状态的关系。结果:VEGF—A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是83.33%(30/36),在色素痣中阳性表达率是15%(3/2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O.05)。VEGF—C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是88.9%(32/36),在色素痣中阳性表达率是10%(2/2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A和VEGF—C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形态、肿瘤大小无显著关系,但与淋巴结转移和封闭血管环形成有关,VEGF-A和VEGF—C阳性病例淋巴结转移率和封闭血管环出现率显著高于VEGF-A和VEGF-C阴性病例。有统计学意义。对VEGF-A和VEGF-C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生存状态的关系分析显示,VEGF-A和VEGF-C表达阴性的病例的生存期和生存率均显著高于VEGF-A和VEGF-C表达阴性的病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A和VEGF-C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的淋巴结转移、血管形成和生存期相关,这两种蛋白过度表达反映黑色素瘤处于进展状态和预后差,可以作为黑色素瘤诊断、预后和复发预测的指标和靶向治疗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观察NFAT1和TWEAK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宫颈鳞状上皮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中表达,探讨NFAT1和TWEAK表达情况在宫颈鳞癌发生和临床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研究组织病例为档案病理蜡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FAT1和TWEAK的表达;对宫颈鳞癌进行临床分期,分析NFAT1和Tweak表达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FAT1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I级、CINII级、cINIIl级、鳞癌中分别为24.4%,24.5%,29.2%,72.7%,78.4%,各纽总体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cINIII级与宫颈鳞癌中NFAT1表达率较宫颈正常上皮,CINI级,CINII级与cINIII级显著增高。TWEAK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I级、CINII级、cINⅢ级、鳞癌中分别为73.4%,66%,73.1%20.4%,19.6%,各组总体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宫颈正常,CINI级,CINII级与CINIIIN.较CINⅢ与宫颈鳞癌中TWEAK表达率显著增高。NFATI和TWEAK表达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FAT1和TWEAK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且两者间表达存在相关性,NFAT1表达增加与宫颈鳞癌发生和肿瘤进展有关而TWEAK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意义的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患者,进行HPV-DNA检测与阴道镜检查,将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阴道镜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及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的检出率最高.随着TCT结果的病变级别提高,HPV感染率也提高,ASCUS组与LSI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US、LSIL、HSIL病理活检的阳性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宫颈的不同病变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之间.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应进行HPV检测及阴道镜下活检,三步筛查法可大幅度提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并且30-50岁的女性应定期做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在乳腺癌化疗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资料完整的126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结果:拓扑异构酶Ⅱα在126例浸润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9.2%,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HER-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ER、PR状态无相关(P〉0.05)。结论:拓扑异构酶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TopoⅡα可作为指导乳腺癌化疗的重要指标和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Angiopoietin-2和α5β1 Integrin 在乳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80例乳腺癌病例和80例乳腺良性病变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者正常乳腺组织中Angiopoietin-2和α5β1 Integr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的生存期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Angiopoietin-2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56%(145/180)和11.25%(9/80),α5β1 Integrin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22%(139/180)和16.25%(13/80),乳腺癌中Angiopoietin-2和α5β1 Integrin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但乳腺癌组织中Angiopoietin-2和α5β1 Integrin 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Angiopoietin-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93%(95/97)和60.03%(5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α5β1 Integ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83.5%(81/97)和69.87%(58/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iopoietin-2和/或α5β1 Integrin 阴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分别显著高于Angiopoietin-2和/或α5β1 Integri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ngiopoietin-2和α5β1 Integrin 的表达上调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7.
眭鸿颖  周萍  江宁  廖革望  史彩霞 《生物磁学》2011,(10):1896-1899
目的:研究P53 Codon 72多态性、P53的表达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Ib2期宫颈癌患者274例,术前192Ir腔内后装4次,A点放疗剂量2400cGy,一周2次,共2周。治疗后14d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据术后病理放疗反应HE染色结果分为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在治疗前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P53蛋白表达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采用PCR后测序的方法检测治疗前P53第72密码子的基因型频率多态性(P53 Codon 72)。分析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中各P53 Codon 72基因型的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放疗抗拒组与放疗敏感组相比。P53高表达的比例显著高于P53低表达的比例(P=O.00081)。P53 Codon 72多态性分析,Pro/Pro与Arg/Arg、Pro/Pro与Arg/Pro在放疗敏感组与放疗抗拒组的分布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P=0.009和P=0.032);Arg/Arg与Arg/Pro,在放疗敏感组与放疗抗拒组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O.503)。结论:P53Codon72多态性和P53蛋白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有相关性,可以作为早期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P53 Codon 72多态性、P53的表达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Ib2期宫颈癌患者274例,术前192Ir腔内后装4次,A点放疗剂量2400cGy,一周2次,共2周.治疗后14d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据术后病理放疗反应HE染色结果分为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在治疗前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P53蛋白表达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采用PCR后测序的方法检测治疗前P53第72密码子的基因型频率多态性(P53Codon 72),分析放疗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组中各P53Codon72基因型的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放疗抗拒组与放疗敏感组相比,P53高表达的比例显著高于P53低表达的比例(P=0.00081).P53 Codon 72多态性分析,Pro/Pro与Arg/Arg、Pro/Pro与Arg/Pro在放疗敏感组与放疗抗拒组的分布差异显著(P值分别为P=0.009和P=0.032);Arg/Arg与Arg/Pro,在放疗敏感组与放疗抗拒组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503).结论:P53 Codon 72多态性和P53蛋白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有相关性,可以作为早期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9.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好发生于我国华南、东南亚及部分非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鼻咽癌发生、发展及其生物学行为的研究已进入基因水平。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非编码小RNA,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随着对miRNA研究的深入,发现肿瘤的细胞分化障碍、增殖失控、细胞永生化与miRNA密切相关。人类肿瘤组织与正常细胞组织间的miRNA表达水平和类型存在明显差异,提示miRNA可能是一类新的参与肿瘤发生的重要分子。本文就鼻咽癌与miRNA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PIG11、Caspase-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3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30例肠上皮化生组织及31例异型增生组织中PIG11、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PIG11、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组织(P0.01);PIG11、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P0.05);PIG11、Caspase-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59,P0.01)。结论:PIG11、Caspase-3蛋白在胃癌中明显表达下调,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胃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PIG11表达下调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表达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