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酮脂酰ACP还原酶(FabG)在细菌中广泛存在并且十分保守,已经发现的所有FabG及其同系物都具有类似的催化活性中心序列,隶属于短链醇脱氢酶/还原酶(SDRs)超家族成员。它是Ⅱ型脂肪酸合成反应中的关键酶,将3-酮脂酰ACP还原为3-羟脂酰ACP多以NADPH作为辅酶。从搜集的文献来看,国内外针对不同细菌中3-酮脂酰ACP还原酶同系物的研究报道体现了其多样性的特点。但是,近年来,该方面的专题综述十分少见。本文主要对3-酮脂酰ACP还原酶的结构特征、在脂肪酸合成和其他方面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以该酶为作用靶点的抑菌剂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将来3-酮脂酰ACP还原酶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以芽胞杆菌(Bacillus)为筛选对象,分离土壤中可编码乌头酸异构酶(aconitate isomerase,AI)的革兰氏阳性(Gram positive,G+)菌株,以丰富对AI分布的科学认识,为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理论与材料基础。【方法】采用土样高温预处理法、含反式乌头酸(trans-aconitic acid,TAA)唯一碳源的ACO固体平板培养法,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筛选能够编码AI的芽胞杆菌目的菌株。【结果】共分离得到22株能够利用TAA碳源的细菌菌株,成功鉴定了其中的16株,分别为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2株,阿氏芽胞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 7株,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 1株,未鉴定到种的芽胞杆菌(Bacillus sp.) 6株;且它们所含AI编码基因与已知AI基因在序列上存在差异。【结论】首次证明可编码AI的芽胞杆菌细菌种类具有多样性,暗示G+细菌广泛编码AI的可能性,更新了AI几乎只在G–细菌中分布的观点,为后续深入挖掘AI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更多可用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33.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分别于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采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T-RFL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探究水稻生长对根际反硝化作用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分蘖期根际土壤的反硝化势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而孕穗期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反硝化势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分蘖期和孕穗期根际土壤中含narG和nosZ基因的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其中含nosZ基因的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对根际环境响应更敏感.说明虽然水稻根系生长会刺激反硝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抑制了根际土壤中一些反硝化微生物的活性,从而降低了根际土壤的反硝化潜势. 相似文献
34.
就异形水绵(Spirogyra varians Küzing)接合生殖的诱导方法做了研究。采集室外自然水体中的异形水绵,采用饥饿诱导、冷藏诱导、冷冻诱导、化学诱导法培养,并对诱导培养的最佳观察时间进行了探索,旨在提供一个诱导水绵接合生殖的好办法。结果表明4种诱导处理5~14d能观察到接合生殖现象。饥饿诱导、NaHCO3诱导的水绵接合生殖明显,效果好,观察周期长;冷藏诱导、冷冻诱导满足快速、短期的实验准备。 相似文献
35.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作用主次顺序为蒸馏时间(D)>料液比(C)>发酵温度(A)>浸泡时间(B),各因子的最优组合为A2B2C2D3,即以1∶3.5的料液比(m∶V),在35℃时浸泡3h后蒸馏2h为大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此时挥发油的提取率达到0.32%,证明此方法是大蒜挥发油提取的可靠、易行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