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哮喘状态下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分离、培养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应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脂质体转染法进行小分子RNA-TLR4的转染、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UN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相似文献   
12.
杨欣  黄文新 《生物磁学》2011,(16):3196-3198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研究血液流动与变型的新型学科,其范围包括血液流量、流速、流态、血液凝固性,血液中有形成分及血管变形性与弹性、微循环、微血管血液流变性等。它是心肌梗死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其突出表现是红细胞聚集症和高粘滞血症。血液流变学不但在心肌梗死疾病中的诊断,药物、介入等方面作为临床治疗与疗效的评估指标,而且对心肌梗死疾病的预后及对临床观察病情变化及疗效判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间歇性充气加压疗法(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DVT)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从血液流变学方面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的作用机理.方法:2003年3月-2010年9月我科收治的24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中42例IPC治疗病例定为B组实验组,145例单纯药物治疗病例中选取60例定为A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小腿肿胀消退情况的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变形性,在治疗第1天较入院时无差异,组间无差异(P>0.05),第3天较入院时有差异(P<0.05),组间第3天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下肢肿胀度均明显消退,但B组肿胀消退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仪可有效改变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有效缓解肢体肿胀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治疗难度,使用简单,治疗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教学型’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针对以上现实,本文指出了"教学型高校"加大科研力度的必要性,并就目前的科研现实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①教学与科研不是独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加大’教学型’高校的科研力度可以达到教学、科研的互利双赢。科研应该逐渐成为’教学型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②重视科研也是重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围绕教学进行的评估、教改等各项举措,也应该从加大科研力度的角度进行:教师有了科研工作,自然需要学生参与;而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不仅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最好培养,更将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听课效率。③改善’教学型高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可从设立研究型教师岗位和减少行政指令性活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的激活在气道上皮细胞诱导的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迁移中的作用。方法:细胞消化法培养原代哮喘ASMCs,TNF-α刺激上皮细胞系RTE细胞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上清液中IL-8和RANTES的含量,改良Boyden趋化小室检测哮喘ASMCs的跨膜迁移,以TLR4抗体作为工具药,观察其在上皮细胞诱导的哮喘ASMCs跨膜迁移中的作用。结果:各TNF-α组培养上清液中IL-8和RANTES水平均显著增高,20 ng/ml组较其他组显著增高(P<0.01)。各组哮喘ASMCs跨膜迁移较正常组均增加(P<0.01);哮喘组和TNF-α+TLR4抗体组哮喘ASMCs跨膜迁移数较TNF-α组显著减少(P<0.01)。TLR4抗体组哮喘ASMCs跨膜迁移数较哮喘组增加(P<0.05)。结论:气道上皮细胞可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激活哮喘ASMCs表面的TLR4,诱导增强ASMCs的跨膜迁移,在哮喘的气道重构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桂林产的白花丹茎中不同月份的白花丹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54 nm的条件下,白花丹醌在0.00048~0.0240 mg·m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6.9%~100.0%,白花丹茎中白花丹醌含量10月份最高,这时也是白花丹茎生物产量的高峰期,说明10月份是白花丹茎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7.
组织学与胚胎学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胚胎学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微细结构以及人体发育过程和机理,为病理学、妇产科学及生殖工程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教学条件及资源限制,示教内容多为平面、静止的图片,学生常感抽象和难以理解。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研室应用Dreanweaver、Frongpage、Flash等软件制作了“组织胚胎学本科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组织胚胎学的理论全课程CAI课件、实验课组织切片显微镜图、组织切片制作及胚胎发生过程录像、先天畸形标本图片等教学内容丰富、动静并茂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高处坠落伤急诊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高处坠落伤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损伤控制理念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损伤控制理念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血pH值、体温、血乳酸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结果观察组第1、2天的体温、血pH、血乳酸、凝血酶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处坠落伤患者的病情复杂,临床病死率较高,实施损伤控制理念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是较好的临床急救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9.
Sirtuin是一种从细菌到人类都高度保守的去乙酰化酶类,可通过去乙酰化多种底物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应激反应、代谢、衰老和凋亡等过程。众多研究发现Sirtuin家族及其药物激活剂或抑制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大量的有关Sirtuin家族成员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发病的研究工作被报道。本文将对Sirtuin家族调节PD发病的证据和Sirtuin家族成员对PD发病机理及疾病进程的影响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20.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Xcc)是一种重要植物病原细菌,在全球范围内侵染十字花科植物引起黑腐病,其σ因子在基因表达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XC1193基因在Xcc 8004菌株编码一个σ~70因子,为进一步研究该σ因子在Xcc中的调控作用,利用自杀质粒p K18mobsac B构建了XC1193基因的缺失突变体DM1193。与野生型菌株的比较发现,XC1193基因突变不影响菌体在丰富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突变体的胞外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生化表型也与野生型一致;植株实验表明XC1193突变不影响过敏反应。采用剪叶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检测,突变体致病力与野生型一致。而采用喷雾接种法,突变体致病力显著降低,互补菌株致病力恢复至野生型水平。结果表明,该σ因子在十字花科黑腐病菌致病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与Xcc侵染寄主的早期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