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采用PCR-RFLP技术对103例广东汉族人TNF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是:TNFβ*1纯合子表型频率为0.2524,TNFβ*2纯合子表型频率为0.2913,TNFβ*1/TNFβ*2杂合子表型频率为0.4563,TNFβ*1基因频率0.4806,TNFβ*1基因频率0.5194.本结果与其他人群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Abstract:The sample of 103 Guangdong Han people were determined for TNF by PCR- RFLP methoid,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genotypefrequency:TNFβ* 1/*1 0.2524,TNFβ* 2/*2 0.2913,TNFβ* 1/* 2 0.4563,Genefrequency:TNFβ* 1 0.4806,TNFβ* 2 0.5194.The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other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腹针疗法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疗效及对焦虑、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诊治的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平行对照原则把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腹针疗法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都治疗观察4周。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心绞痛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低,试验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的便秘、嗜睡、头晕、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对照组为21.7 %,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针疗法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能促进缓解焦虑抑郁症状还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中医症候积分。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Snail基因修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CXCR4表达水平及向SDF-1趋化能力影响, 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AGGSneo-snail-HA)及对照空质粒(pCAGGSneo)转染MSCs, 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技术及RT-PCR检测细胞CXCR4表达水平; 体外跨膜趋化实验评价MSCs向SDF-1趋化能力, 观察抗CXCR4中和抗体的干预作用。MSCs-Sna的CXCR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SCs-neo。MSCs-Sna在SDF-1诱导下细胞迁移量较MSCs-neo显著增加(P<0.05)。抗CXCR4中和抗体可显著减少SDF-1a诱导的MSCs-Sna趋化运动。研究提示通过上调Snail表达而提高MSCs向正调节表达SDF-1的受损组织迁移效率的可行性, 为优化MSCs迁移力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结合单酶切位点的融合PCR技术对癫痫相关基因SCN1A进行定点突变。方法:首先设计两对引物PF1/PR1和PF2/PR2,PF1和PR2均位于突变位点最近的单酶切位点处,而突变位点设计在第一对反向引物(PR1)和第二对正向引物上(PF2)。通过重叠延伸法两次PCR扩增:第一次用PF1/PR1和PF2/PR2分开扩增,以扩增产物作模板,PF1/PR2作引物进行融合PCR,得到的扩增产物即含有所需要的突变位点,最后将扩增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经测序筛选阳性克隆。结果:DNA测序表明SCN1A基因所编码的第946位密码子由精氨酸(Arg)突变为组氨酸(His),再通过酶切和连接反应将重组质粒上的突变片段替换SCN1A表达质粒上的对应片段,成功构建了SCN1A突变载体。结论:与现在常用的长距离PCR定点诱导突变相比较,结合单酶切位点的融合PCR定点突变技术具备扩增距离短的优点,大大降低了自发突变的概率,适合于大肠杆菌中易自发突变的较大载体的定点诱变。  相似文献   
15.
未经抗病毒治疗慢乙肝患者YMDD变异检测及HBV基因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未接受拉米呋啶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YMDD是否存在变异及HBV的基因亚型。方法 :采用PCR荧光分子信标探针检测技术及PCR微板核酸杂交 ELISA技术进行HBVYMDD变异株 (YIDD YVDD)及HB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2 9例慢性乙肝患者HBVYMDD变异阳性 6例 ,阳性率为 2 0 6%。 5例变异阳性中 3例为YIDD阳性 ,2例为YVDD阳性 ,6例均为YMDD野生株和变异株同时存在 ;HBV基因亚型以C、B、D亚型为主 ,分别占41 3% ( 1 2 2 9)、2 4 1 % ( 7 2 9)、2 0 6% ( 6 2 9)。结论 :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中存在YMDD变异株 ,临床上在应用拉米呋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 ,应对患者是否存在YMDD变异加以重视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胃癌269例中伴肝转移的5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施行同时性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术(切除组)的18例和仅行胃癌切除术而未行肝转移灶切除术(未切除组)的35例的术后生存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全组有50例获得随访.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8.8%、17.6%和0;未切除组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57.6%、15.2%和0.两组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肝转移施行同时胃癌肝转移病灶切除术并不能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从新疆产植物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的种子中分得一个新的γ-咔啉(γ-carbo-line)类生物碱,根据其光谱和化学数据推定其结构为Ⅵ,命名γ-去氢骆驼蓬碱(γ-哈尔碱,γ-harmine)。  相似文献   
18.
花椒挥发油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臧林泉  胡枫  韦敏  由天辉  何波  宁宗  李丽 《蛇志》2006,18(3):183-186
目的 提取花椒挥发油,并对其进行抗人肺癌杀伤及诱导凋亡试验。观察花椒是否具有抗肿瘤活性,并确定其最小杀伤肿瘤细胞的剂量;同时观察诱导细胞凋亡的最小剂量以确定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利用改进水蒸气法提取花椒挥发油,利用Tween-80作为助溶剂对花椒倍比稀释,对人A549肺癌细胞进行抗肿瘤试验,利用SRB方法和形态学确认细胞杀伤率,采用荧光染料Hoche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将试验同时分为时间-效应组(24、48、72h)和剂量-效应组(0.125~16mg/ml)。结果 ≥4mg/ml以上剂量的花椒挥发油提取物对A549具有较高的抑瘤率,达到87.9%;最低抑瘤浓度为1mg/ml,抑瘤率为40.2%。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被杀伤的细胞体积萎缩,细胞膜皱缩,成活细胞数稀疏,数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不同给药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药物最佳作用时间为48h及72h。利用低于杀伤浓度的剂量作用于A549进行研究,观察其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Hochest33258观察对细胞核的影响。结果表明,0.51mg/ml剂量的花椒挥发油提取物作用于细胞72h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结论 高浓度(4~16mg/m1)的花椒挥发油对人肺癌A549细胞株有杀伤作用,低浓度(1mg/ml)的花椒挥发油对A549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血小板生长因子BB(PDGF-BB)在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塑中作用,通过建立大鼠缺氧性肺血管重塑动物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不同缺氧时期大鼠肺组织中原癌基因sismRNA和PDGF-BB蛋白表达。结果:(1)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肺动脉壁肌层增厚,管腔变窄;(2)正常对照组肺组织及肺血管壁c-sismRNA和PDGF-BB蛋白质均极少表达(+);(3)缺氧3天后,两者表达均增多();(4)缺氧7天后其表达达高峰并持续至14天(~);(5)缺氧21天后,两者表达均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缺氧可以刺激大鼠肺组织sismRNA和PDGF-BB蛋白表达,其在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塑形成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血浆循环DNA(cfDNA)浓度与血常规指标间的关系,探索cfDNA的来源。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选定人群的血浆cfDNA浓度,用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指标,用双变量关联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血浆cfDNA浓度与性别、年龄及血常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男性的血浆cfDNA浓度(23.23±3.186)略高于女性(18.55±2.037),但差异无显著性(P=0.2183);在各年龄段中,61~70岁年龄段的cfDNA浓度(23.20±4.274)最高,其次为70岁以上年龄段(20.92±2.089),51~60岁年龄段最低(15.81±1.747),但三者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3276);双变量关联分析表明血浆cfDNA浓度与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积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其他血常规指标无关;逻辑回归分析提示血浆cfDNA浓度升高只与平均血小板浓度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cfDNA增加可能与平均血小板浓度升高及过氧化物酶含量或活性有关,血小板前体细胞(即巨核细胞)可能是cfDNA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