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吕梁山南端白皮松的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择白皮松群落分布较集中的黑虎沟和柳家山两个地段设计26个样地,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共作样方426个。分析了白皮松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群落学特征,并对该群落的环境概况进行分析,计测了不同地段上群落的频盖度指标和不同层次上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和种间相遇指数。结果表明:白皮松主要分布于海拔900~1400米之间,在吕梁山南端白皮松群落组成种类约70种,北温带分布属占优势。矮高位芽植物种类多,数量大,是白皮松群落的优势层片。柳家山乔木层为白皮松单优组成,H值为0.706;灌木层H值最高为2.351;草本层H值为1.257。黑虎沟乔木层为多优树种组成,H值为1.825;灌木层H值为2.308;草本层H值为2.400。本研究为白皮松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2.
缙云山片断常绿阔叶林小气候边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缙云山5个片断常绿阔叶林和1个连续常绿阔叶林林缘附近的小气候要素水平梯度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片断阔叶林斑块边缘均存在明显的小气候边缘效应.林缘与林内最高和最低气温、光合有效辐射、最小相对湿度均为干季高于或大于雨季,而地表最高温度则为雨季高于干季;各阔叶林斑块的小气候边缘效应以最大斑块波及林内的深度最浅、最小斑块波及林内的深度最深.  相似文献   
123.
响应面法优化茉莉花茶茶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茉莉花茶为供试材料,优化茶多糖的提取工艺,旨在提高茶多糖的提取率,为茶叶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选定温度、水料比和沉淀茶多糖时所用的乙醇浓度3个因素分别选3水平进行中心组合实验,通过响应面分析实验,拟合出数学模型:Y=6.55+1.30A+0.83B+1.10C-0.092AB+0.11AC+0.34BC-1.56A2-0.64B2-1.48C2。利用该函数关系来优化茶多糖提取条件,最终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100℃;水料比为26.8;乙醇浓度为90%。在该条件下茶多糖得量有所提高,且验证值为7.8610mg/g,比单因素最高提取率高25.6%,表明响应面法可有效用于茶多糖提取方法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4.
贾秀丽  逯林欣 《生物磁学》2009,(14):2778-2780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渐进性不可逆的以神经变性为特征的疾病,关于该病发病的分子机理还不清楚。研究表明钙蛋白酶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本文对钙蛋白酶做了简要介绍,并从神经元凋亡、神经纤维缠绕、β-淀汾样蛋白沉积等阿尔茨海默病主要的病理变化方面对钙蛋白酶在该病病理形成中的作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5.
按照高中《生物》教材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操作,据许多中学老师反映实验效果不很理想。存在的问题有:①采用毛细吸管吸取滤液,画线很难达到“细、齐”的要求;②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不容易把握;③层析液容易没及滤液细线。④层析后容易出现色素带分离不够充分,或色素带分离过度而造成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消失的现象。⑤用菠菜作为实验材料,易受季节性限制,此外, 色素提取液呈黄绿色,色素带颜色浅,实验效果差。对该实验我们做了一些改进,在此提出。  相似文献   
126.
桑椹红色素纯化的动态吸附条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桑椹红色素是一种安伞、无毒的食用天然色素。本实验埘8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了吸附桑椹红色素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LSA-21树脂对桑椹红色素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较好;确定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料液浓度(以吸光度计)为0.425Abs,上柱速度3.5BV/h,料液pH1.57。  相似文献   
127.
香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李月梅   《微生物学通报》2005,32(4):149-152
综述了香菇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并对香菇产品的深加工和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8.
在等灌水量和施氮量下,探索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区玉米秸秆还田后冬小麦生育期微喷灌水氮一体化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2016—2018年通过2年田间大区试验,在生育期设6种微喷灌水氮一体化模式,其中,灌水设W1(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各灌600 m3·hm-2)、W2(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各灌450 m3·hm-2)和W3(越冬水、拔节水各灌600 m3·hm-2,返青水、灌浆水各灌300 m3·hm-2)3种模式;施氮设N1(基施氮60%+随拔节水追氮40%)和N2(基施氮60%+随拔节水追氮30%+随灌浆水追氮10%)2种模式,以W1下不施肥为对照(CK),共7个处理,调查群体动态、灌浆期干物质积累转移和成熟期养分积累规律。结果表明: 1)越冬水灌水量由450 m3·hm-2增至600 m3·hm-2,有利于越冬期植株总茎数和成穗数的增加而增产,灌返青水拔节期总茎数增加,对成穗数影响较小;拔节期施氮越多,单株茎数增加越多,但成穗数降低。2)生育期灌4水(W2和W3),配合拔节期和灌浆期分次水氮一体化(N2),有利于灌浆期总干物质积累、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而增产。3)灌4水处理比灌3水处理生育期耗水量和氮、磷、钾素吸收量增加,水肥利用效率提高。灌4水处理(W2和W3)中N2的生育期耗水量低于N1,氮、磷、钾素吸收量高于N1,灌水和氮磷钾利用率显著提高,以W3N2效果最好。因此,W3N2处理,即玉米秸秆还田后播种冬小麦,微喷灌生育期灌4水,越冬水和拔节水灌水量增加到600 m3·hm-2,配合拔节水和灌浆水追施氮肥,使冬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增加而增产,且水肥利用效率最高,是山西南部冬小麦微喷灌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最佳水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9.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对陕西省分布的6个野生唐棣居群的96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以明确野生唐棣资源的亲缘关系,为唐棣资源的保护、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77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6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42.86%。(2)UPGMA聚类、主坐标分析(PCoA)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相似,将6个陕西野生唐棣居群分成2大支,秦岭南北居群间遗传分化明显,且群体间存在一定基因流。(3)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63%),居群间遗传变异为37%。Mantel检验表明陕西唐棣居群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 = 0.192,P = 0.220)。研究表明,AFLP分子标记可以准确、有效地用于唐棣遗传多样性分析;唐棣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居群间的基因交流有限;陕西野生唐棣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但部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高。该研究结果可为野生唐棣资源的保护、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0.
响应面法优化蕤核叶片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从蕤核叶片中提取总黄酮.利用响应面法(RSM法)研究了超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蕤核叶片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蕤核叶片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务件为:超声时间50.1 min,乙醇浓度59.5%,液料比24.9:1,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