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6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阴道微生态变化及其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且经病理确诊的7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同期65例体检筛查宫颈正常者(正常宫颈组)的临床病例资料。两组均采用直接涂片法、革兰染色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乳酸杆菌、滴虫、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淋菌、假丝酵母菌、人乳头瘤病毒(HPV)及阴道唾液酸甘酶活性、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等。另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CD16+CD56+)水平。观察各组阴道微生态变化情况及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16+CD56+水平。另对比宫颈癌组中感染致病微生物者、阴道微生态失调者与未感染致病微生物者、阴道微环境正常者的CD3+、CD4+、CD8+、CD4+/CD8+、CD16+CD56+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宫颈癌组阴道乳酸杆菌定植密度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滴虫、支原体、衣原体、霉菌、细菌性阴道病、HPV感染检出率及阴道微生态失调率均高于正常宫颈组,宫颈癌组乳酸杆菌定植密度低于正常宫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淋菌、假丝酵母菌感染检出率与正常宫颈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CD3+、CD4+、CD4+/CD8+、CD16+CD56+水平均低于正常宫颈组,CD8+水平高于正常宫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中滴虫、支原体、衣原体、霉菌、细菌性阴道病、HPV感染者及阴道微生态失调者CD3+、CD4+、CD4+/CD8+、CD16+CD56+均低于未感染者、阴道微环境正常者,CD8+高于未感染者、阴道微环境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乳酸杆菌定植密度与CD3+、CD4+、CD4+/CD8+、CD16+CD56+呈正相关性(P<0.05),与CD8+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阴道致病微生物感染率较健康人群高,同时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增加罹患宫颈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2.
既往研究发现,SMAD特异性E3泛素蛋白连接酶1(SMAD specific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1,SMURF1)通过其E3泛素连接酶活性介导自噬进程,然而SMURF1的泛素化底物蛋白质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联合蛋白质谱分析捕获并鉴定THP-1细胞中SMURF1的相互作用蛋白质集合物,发现在THP-1细胞中SMURF1可与222种蛋白质物理性结合,RNA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 1,ADAR1)具有较高的肽段结合分数。构建SMURF1过表达载体并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Co-IP和Western印迹检测验证外源性SMURF1与内源性ADAR1存在相互作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SMURF1后ADAR1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P<0.05)。用放线菌酮(CHX)分别处理正常和过表达SMURF1的HEK-293T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过表达SMURF1后ADAR1...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造模周期对羟基脲致肾阳虚动物模型相关指标的影响,得出最佳造模时长,并对模型稳定性进行评价,为温补肾阳治疗肾阳虚证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 用30 mg/mL羟基脲混悬液灌胃,300 mg/kg体重,每日1次,在灌胃的第7、14、21、28天分别对动物模型一般情况、肾阳虚相关生化指标、脏腑形态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最佳造模周期。结果 羟基脲致肾阳虚大鼠在羟基脲灌胃第7天,能量代谢:大鼠体温、肾Na+-K+-ATP酶活性显著性降低、血清中cAMP、cAMP/cGMP比值均呈显著性降低(P<0.05),大鼠四肢末端及尾部温度、肾Ca2+-Mg2+-ATP酶与总ATP酶活力、cGMP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泌尿生殖系统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羟基脲灌胃第14天,能量代谢:血清中cGMP显著性上升(P<0.05),总ATP酶活力显著性下降(P<0.05),大鼠四肢末端及尾部温度变化、肾Ca2+-Mg2+  相似文献   
164.
本研究旨在制备脂质体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s,LNP)为载体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抗原EsxV亚单位疫苗,明确该疫苗经黏膜免疫诱导的免疫应答水平。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包裹蛋白EsxV和c-di-AMP的LNP (EsxV:C:L),并对其包封率、LNP形态、粒径、表位电荷及多相分散指数进行了检测。EsxV:C:L滴鼻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免疫后血清和黏膜抗体、肺或脾细胞因子转录及分泌水平、肺T细胞亚群细胞比例。结果成功获得大小均一、呈球状、带负电的EsxV:C:L LNP亚单位疫苗。与EsxV:C相比,EsxV:C:L鼻黏膜接种可诱导小鼠呼吸道黏膜sIgA水平增加,脾细胞因子IL-2分泌水平升高,提高中央记忆T细和组织驻留T细胞的比例。综上,EsxV:C:L经黏膜免疫,可诱导更强的黏膜免疫和记忆性T细胞免疫应答,可能提供更好的抗Mtb感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5.
为分析宁夏地区GI型诺如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了解其基因结构特点及进化特征。对2019-2021年宁夏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GI/GII型诺如病毒初筛,GI型阳性样本扩增其聚合酶(RdRp)-衣壳蛋白(Capsid)区基因,利用BLAST及诺如病毒在线分型网站进行型别鉴定后,选取Ct≤30的样本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序,使用MEGA-7、Simplot和BioEdit等软件进行相关分析。本研究共收集腹泻患者粪便标本4 249份,检出GI型诺如病毒阳性样本57份,获得RdRp-Capsid区基因序列11株及全基因组序列5株。11株GI型诺如病毒鉴定后分别属于GI.3[P13]、GI.3[P10]、GI.5[P4]和GI.6[P11]4种型别。5株全基因组株中,SZS21-047和HY21-029在靠近ORF1与ORF2重叠区发生重组,3个GI.3型及1个GI.5型毒株与各型原型株之间在衣壳蛋白P2区存在多处位点变异。宁夏地区GI型NoV型别多样,重组和变异频繁,故应加强本地区诺如病毒监测,为疫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6.
了解宁夏地区感染性腹泻患者中诺如病毒的流行特征和基因进化规律,为该地区诺如病毒所致腹泻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宁夏自治区5个市的15家哨点医院开展腹泻症状监测,收集患者粪便标本和相关信息并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诺如病毒初筛检测,阳性标本扩增其聚合酶(RdRp)-衣壳蛋白(Capsid)区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后使用Sequencher 4.1.4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和编辑,并用MEGA-X、DNASTAR生物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分析以及同源性分析,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2019-2020年共收集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2 358份,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3.44%(317/2 358)。主要为GⅡ基因群(285/317),其中,0~2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18.43%(188/1 020);60~7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低,为3.36%(4/119),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年份、季节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Ⅰ基因群(32/2 358)以GⅠ.P13/GⅠ.3(75.0%)为流行优势株,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