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1.
基于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东京城林业局和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的35株人工长白落叶松的解析样木数据,构建长白落叶松的边材、心材和树皮密度的Beta回归模型,采用赤池信息准则、决定系数、平均绝对偏差、均方根误差和似然比检验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比较评价,进而选取边材、心材和树皮密度的最优模型,最后采用刀切法对选择出的最优模型进行检验,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结果表明: 边材、心材和树皮密度的最优模型的自变量不完全相同,其中,边材密度与树木年龄、树高、相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平方关系较好,而心材密度最优模型的自变量为年生长量、相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平方,树皮密度最优模型的自变量为树木年龄、年生长量、相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平方。对最优模型分析可知,从树干基部到树梢,边材密度逐渐减小,心材密度先减小后增加,树皮密度先增加后减小。本研究所建立的Beta回归模型可以预估该研究区域的人工林内长白落叶松的边材、心材和树皮任意位置的木材密度,为树干平均密度和生物量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12.
【目的】桉树枝瘿姬小蜂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主要危害桉属树种的外来有害生物。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究中国桉树枝瘿姬小蜂主要伴生细菌在桉树枝瘿姬小蜂成功定殖中的作用。【方法】测定不同抗性品系桉树的次生代谢物质黄酮和单宁的含量以及易感品系桉树在枝瘿姬小蜂危害前后的含量变化。通过体外抑菌和化学物质降解实验,探究桉树枝瘿姬小蜂主要伴生细菌对抗虫性物质黄酮和单宁的耐受性及降解能力。【结果】抗性品系桉树的黄酮和单宁的含量明显高于易感品系,易感品系在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后黄酮和单宁的含量显著提高;高浓度的黄酮和单宁会抑制桉树枝瘿姬小蜂伴生细菌的生长,在中低浓度黄酮和单宁的条件下,主要伴生细菌能够适应,并继续繁殖;桉树枝瘿姬小蜂伴生细菌具有一定的降解黄酮和单宁的能力,其中细菌Staphylococcus cohnii降解黄酮的能力比Pseudomonas geniculate稍强,而Bacillus wiedannii、Serratia macescens对单宁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结论】桉树枝瘿姬小蜂侵染桉树后,可以诱导桉树产生抗性,桉树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物质来抵御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危害,而桉树枝瘿姬小蜂部分伴生细菌可降解桉树次生代谢物质来帮助小蜂克服植物抗性完成定殖。  相似文献   
41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其主要表现为记忆、语言和认知能力的逐渐丧失。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作为近年来的探讨热点,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其可通过代谢产物等多种方式来参与AD的发生与发展,从代谢产物三甲胺N-氧化物、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β-甲基氨基-L-丙氨酸等来论述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14.
将原产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柳兰栽培至具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的哈尔滨市内。引种观察结果表明,通过与原产地同年生野生柳兰生长特性的比较,引种地柳兰植株生长发育正常,在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安全越冬和越夏。根据柳兰植株生长量增长时期的特点划分了柳兰在引种地生长的4个时期;与原产地比较,柳兰花序数量、单花序中小花数量、花朵大小、花柄长度、花萼长度等数量性状均有增加,观赏特性优良。但引种地花序长度和蒴果长度小于原产地,且原产地的花朵大小比引种地的更均匀。本试验获得了野生柳兰在同纬度相同气候类型区域的引种栽培的基础数据,为柳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栽培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15.
目的:建立测定酸枣仁汤中甘草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WatersC18(250nm×4.6mm,5wm);流动相:乙腈一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6nm。结果:芒果苷在0.093μg·0.74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4%,RSD为0.4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酸枣仁汤中甘草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16.
目的:建立测定酸枣仁汤中芒果苷含量的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WatersC18(250n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7nm。结果:芒果苷在0.316μg-1.2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4%,RSD为0.3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酸枣仁汤中芒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17.
赵丹  谷惠琦  崔岱宗  范晓旭  张曦  赵敏 《生态学报》2012,32(13):4062-4070
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主要林型红松(Pinus koraiens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及云杉(Picea dietrich)林采集林下土壤样品,以铜离子作为筛选剂处理后,结合平板分离法与基于16S rDNA V3区片段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调查了土壤样品中产类漆酶-多铜氧化酶(laccase-like multicopper oxidase,LMCO)细菌的群落结构。这是研究产类漆酶-多铜氧化酶细菌在环境中存在的种、属及分布的新尝试。平板分离获得10株细菌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其中梭状芽孢杆菌(Bacillus fusiformis)未见相关报道。通过DGGE图谱分析可知,产类漆酶-多铜氧化酶细菌在研究地不同林型土壤中的群落结构无明显差异,在红松林土壤中多样性最为丰富。DGGE条带测序结果表明,取样地土壤中产类漆酶细菌主要为罗尔斯顿菌属(Ralstonia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芽孢杆菌属和一些未培养细菌。  相似文献   
418.
以水曲柳与大叶白蜡杂交F1为试材并对部分花粉进行了高压静电场处理,探讨干旱胁迫对种间杂交F1生长量、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处理的F1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降低幅度分别比母本(水曲柳自由授粉子代M7S和M8S)平均低5.1%、27.55%和12.05%,F1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幅度比M7S和M8S降低幅度小并且复水后F1叶绿素回复能力也较强。(2)母本效应对F1表现出明显的影响。(3)高压静电场处理花粉提高了杂交子代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有效抑制了受胁迫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降低,但静电场处理F1在解除胁迫后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恢复能力方面存在差异。(4)杂交组合M8A4T和M7A2T的抗旱优势比较明显,杂交组合M8A2T对抗旱性比较敏感但也具有很强的恢复力。该研究初步明确了水曲柳×大叶白蜡杂交各组合F1对干旱胁迫的光合特性的生理响应,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选育优良树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19.
霍堂斌  姜作发  马波  李喆  于洪贤 《生态学杂志》2012,31(10):2591-2598
2010—2011年采用定置网具和底层挂网对黑龙江中游底层鱼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采捕底层鱼类7目12科33属47种,其中外来移植鱼类1种,为湖拟鲤,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的鱼类为施氏鲟、鳇、日本七鳃鳗和雷氏七鳃鳗4种;鲤形目种类最多,为31种,占调查物种总数的65.96%;黑龙江中游底层鱼类平均密度为139.00ind.m-3,平均生物量为344.58g.m-3;鱼类生态类型以河湖性和杂食性种类为主,群落优势种为兴凯鱊、光泽黄颡鱼、麦穗鱼、纵带鮠和银鲴等鱼类,优势种类中除鲇外,其他种类平均体重均小于30g;黑龙江底层鱼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各断面均偏低,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黑龙江中游水质优良,大部分时期处于Ⅱ类水质以上水平,各断面鱼类种群多样性与营养盐及透明度等环境特征相关关系不明显,仅发现HW’与铵态氮和总氮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20.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在植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许多研究逐步揭示了NO在植物发育、新陈代谢和疾病响应等方面的分子机制。内源和外源NO都可以使植物组织或悬浮细胞基因表达发生变化,高通量的基因表达的研究,如转录分析等,为信号网络通路分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我们简要综述了NO的合成途径,并讨论了次生代谢产物及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依赖NO调控的相应基因及蛋白的变化,揭示了NO是一种重要的植物信号分子,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