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棉铃虫对Bt生物农药早期抗性及与转Bt基因棉抗虫性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用饲料感染法建立了棉铃虫Helicoverpa rmigera(Hubmer)敏感品系(SUS1)对Bt生物农药的敏感毒力基线和区分剂量,1995年测定了五省六县棉铃虫初孵幼虫对Bt生物农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山东阳谷、河北邯郸、河南新乡、安徽萧县及江苏丰县棉铃虫已产生早期抗性,抗性个体百分率为5%~10%,与敏感品系相比,LC50值稍有增加,但斜率b值明显变小;而江苏东台棉铃虫仍属敏感。这是国内外首次诊测到棉铃虫对Bt生物农药抗性。用棉叶喂饲法测定比较了转Bt基因棉花品系对不同种群棉铃虫的抗虫性效果,结果表明:用早期抗性的阳谷和新乡棉铃虫初孵幼虫接虫5d后平均死亡率较敏感品系下降16%~29%,说明棉铃虫对Bt农药与转Bt生物基因棉花品系间存在交互抗性。还讨论了Bt农药的抗性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2.
研究意义浙江金华地处浙江中部,旱地面积有5.09×104ha,占耕地总面积的18%以上,棉花、大豆、甘薯等秋旱作物是该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几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耕除草减少,草害问题日趋严重。化学除草是解决旱田草害的有效方法。但是,除草剂的长期...  相似文献   
153.
研究了铝胁迫下耐铝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根细胞液泡膜ATP 酶、焦磷酸酶活性和膜脂的变化。与对照相比,经20 和100μmol/L的AlCl3 处理后,耐铝品种Altas 66 的液泡膜H+ATP 酶和Ca2+ATP 酶活性迅速下降; 铝敏感品种Scout 66 液泡膜H+ATP酶和Ca2+ATP 酶活性则在20 μmol/L 时增加,100 μmol/L时下降。焦磷酸酶活性在Altas66 中下降,在Scout 66 中增加。与对照相比,在AlCl3 20 μmol/L处理时,液泡膜磷脂含量增加,Altas 66 中的增加比Scout 66 更为明显;100 μmol/L 时,Scout 66 液泡膜磷脂含量迅速下降,而Altas 66 下降不显著。两品种小麦在铝处理后根液泡膜糖脂结合半乳糖含量均高于对照,而Altas 66 中的含量又高于Scout66 。铝处理后,两品种小麦根液泡膜的棕榈酸和油酸含量增加,亚麻酸含量下降, 不饱和指数也随之下降,其中Scout66 下降更为明显。表明Altas 66 根细胞液泡膜比Scout66 对铝胁迫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4.
水稻雄性不育一恢复基因的阈性状和剂量效应假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虎渠 《遗传》1990,12(5):47-48
杂交水稻不育一恢复基因的遗传行为比较复杂,现有的关于该方面研究的报道不足以解释杂交水稻不育一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本文提出杂交水稻不育一恢复基因的阑性状和剂量效应假说,其主要论点有二:(1)恢复基因只有剂量效应,没有显隐性之分,一个品种恢复力的强弱依赖于该品种携带恢复基因的剂量;(2)不育一恢复这一性状属于闻性状,是核质互作的结果,当合子中恢复基因的剂量达到某rA值时,激活了不育系细胞质的育性,因此对于某一不育系来说,其相应的恢保关系可以分为三大类:没有恢复能力的L型品种,可作为保持系;具有完全恢复能力的H型品种,可以作为恢复系;具有部分恢复能力的M型品种。根据此假说得到的推论能够解释杂交水稻不育一恢复基因的遗传行为。  相似文献   
155.
大麦与小麦属间杂种的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幼胚培养技术分别获得了大麦(Hordeum vulgare L., 2n=2x=14)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2n=6x=42)、硬粒小麦(T. durum d. sf., 2n=4x=28)以及栽培二粒小麦(T. dicoccum Schrank 2n=4x=28)之间的属间杂种,平均杂交结实率分别为3.0%、1.2%和0.8%。杂种在形态上偏向小麦,自交不孕,用父本作回交亲本获得了大麦×普通小麦杂种的回交一代。所有杂种均表现细胞学上的不稳定性。杂种减数分裂中期1 PMC染色体平均配对频率和交叉结频率分别为27.31Ⅰ 0.33Ⅱ 0.011Ⅲ,0.45;20.571 0.20Ⅱ 0.008Ⅲ,0.25和20.41Ⅰ 0.28Ⅱ 0.005Ⅲ,0.32,表明双亲染色体组间不存在同源关系。大麦×四倍体小麦杂种小孢子的染色体计数表明,杂种中未减数雄配子的频率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56.
不同环境对蔊菜群体变异式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蔊菜(Rorippa indica(L.)Hiern))和无瓣蔊菜(R.dubia(Pers.Hara)是两个形态相似的近缘种,还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变异式样,分类学家历来有不同看法。本文通过不同生境的7个自然群体取样和2个人工控制的栽培群体栽种,以群体为单位,分别测算花蕾中花瓣数和果实内种子列数;对具代表性不同生境的群体取花粉粒进行电镜扫描。结论是:蔊菜和无瓣蔊菜可能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变异式样,作为同一种植物来对待也许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57.
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内源植物激素   总被引:110,自引:10,他引:100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植物激素兼备灵敏、专一、快速等特点。在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上依次分别连接上单克隆抗体(mAb)、抗原和酶标抗原,再通过酶促催化底物反应的量来确定非标记抗原(植物激素)的量,测定激素的极限量可达0.01pmol。本文介绍了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4)、玉米素核苷(ZR)、异戊烯基腺嘌呤(iPA)和脱落酸(ABA)的ELISA程序。在植物材料测定中,发现鸭跖草表皮气孔与其ABA、iP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8.
顾德兴  徐炳声   《广西植物》1988,(1):93-99
本文通过对十字花科常见杂草芹菜[Rorippa in lica(L.)Hiern]在南京地区的自然群体的周期性观察,以了解其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生活周期。本文还通过一系列实验来观察其繁育系统、种子传播的动因、结实力、种子发芽率和植物抗人为干扰的耐受性。花蕾套袋试验证明蔊菜主要是自交可亲和的,即使存在异型杂交也是微不足道的。种子传播效应试验揭示水和风都是种子传播的自然力。该种具有范围很广的耐受性,踏践和刈割试验证明在严重的人为于扰下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蔊菜尽管本质上属于多年生草本,能产生大量的种子,在很大程度上靠种子繁殖。种子萌芽试验证明它的种子萌发参差不齐。总之,蔊菜具有典型杂草的许多特性,而这些特性给它以适合在多种自然的和人为干扰的环境中正常地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带有Rht3基因的4B染色体二体(宁矮1号)、单体(宁矮1号M4B)、缺体(宁矮1号N4B)材料的光合特性,发现带有Rht3基因的4B染色体对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含量及活性、叶片导度均有正效应,并有累加作用,而且对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和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也有正效应,因此带有Rht3基因的4B染色体具有促进光合作用的效应。对具有不同Rht3基因剂量的矮秆系(宁矮1号,即苏麦3号的Rht3矮秆等基因系)、半矮秆系(MD苏麦3号)及其苏麦3号的光合碳同化特性的研究,发现Rht3基因对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片导度具有正效应,但对于RuBP羧化酶含量和活性、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160.
专一识别甲酯化赤霉素7,4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Gas-3-O-HAS免疫原的同时,往往产生Gaa-7-CONH—HAS等其它成分,从而有可能通过特定的ELISA分步筛选法,在一次单抗研制流程中兼得两类针对不同Gas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Mabs)。交叉反应结果表明,其中的Mab BG2对GA7/4甲酯具有高亲和力和专一性,它与GA7me的亲和力比GA3me与GA1me分别高出100与200倍。7位羧基的甲酯化可显著增加Gas与该抗体的结合,而A环上双键或3β基的缺失,19,10-r-内酯环的破坏及D环上13位羟基的存在却严重降低Gas.与它的结合。这种高专一性的单抗将可用于高等植物和真菌体内早期非羟化途径中的GA7与GA4的免疫定量与定位研究。用该抗体建立的GA4me与GA7me ELlSAs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两者的检测范围分别为1.0×10-14~1.O×1O-13mol与2.0×10-15~2.0×10-13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