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利用响应面法对假丝酵母脂肪酶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进口温度、雾化速度、保护剂含量对脂肪酶活力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喷雾条件:保护剂为10~15 g/L的阿拉伯胶,进口温度115~120℃,雾化速度0.4 L/h,可得到收率最高为60.5%的脂肪酶酶粉。制得的固定化酶用于手性拆分(R,S)-1-苯乙醇,光学产率最高可达到53.6%;用于催化合成生物柴油,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0.2%。在4、30℃下密封保存,半衰期可分别达到15个月、3个月。  相似文献   
132.
基于串联质谱的鱼皮明胶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胶原蛋白序列比对基础上,以虹鳟鱼明胶、猪明胶和牛明胶为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研究了3种明胶降解多肽组成的差异。使用胰蛋白酶将鱼皮明胶进行了酶解处理,使用HPLC-MS/MS对酶解产物中的多肽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猪和牛明胶酶解产物中的多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鱼明胶酶解产物中存在特征多肽,通过特征多肽的种类可区别鱼明胶与猪和牛明胶,研究了明胶多肽中脯氨酸羟基化修饰、明胶分子量范围和脱酰胺化对特征多肽识别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HPLC-MS/MS技术通过识别明胶酶解产物中的特征多肽进行鱼皮明胶鉴别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3.
木聚糖降解酶系基因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聚糖是半纤维素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类数量很大的再生生物资源,工业利用前景广阔。木聚糖降解需要多种酶的参与,主要有木聚糖酶、木糖苷酶、α-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木聚糖酯酶、阿拉伯糖酶、阿魏酸酯酶、p-香豆酸酯酶等。主要综述了木聚糖降解酶系基因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转录激活因子XlnR、抑制蛋白CreA、不同诱导物、pH值、HAP-CCAAT复合物等对木聚糖降解酶系基因表达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木聚糖降解酶系基因代谢调控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4.
谷氨酸废液培养莱茵衣藻的产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一般培养基中添加尿素、谷氨酸、葡萄糖等有机物,考察了菜茵衣藻混合营养培养的产氢效果。结果表明,含尿素混合营养培养菜茵衣藻产氢是含铵氮的培养基培养的6倍,无硫含尿素的混合营养培养具有最佳的产氢效果,是有硫含铵氮的培养基的10倍。谷氨酸及葡萄糖的添加对其生长和产氢也有促进作用,对菜茵衣藻生长和产氢促进作用的尿素的最佳添加量为0.25g/L,谷氨酸的最佳添加量为0.7g/L,葡萄糖的添加量为0.2g/L。  相似文献   
135.
间歇及连续式固定化酶反应生产生物柴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探讨了利用本实验室自制的Candida sp99.125脂肪酶转酯化合成生物柴油的过程。在利用间歇式反应得到最佳反应条件的情况下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生产生物柴油,经过初步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分级流加甲醇下,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3%左右,并且固定化酶的使用寿命超过480h。  相似文献   
136.
我国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已成为一个制约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瓶颈。 2 0 0 3年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我国 2 0 0 1年加工原油 1 6亿t,其中进口原油 4 2 0 0万t。 2 0 0 2年我国原油加工已达到 2 2亿t,其中进口原油 5 30 0万t,进口量已占我国石油能源的 2 4 % ,我国 2 0 0 3年进口原油已达 90 0 0万t。 2 0 0 4年 ,中国进口原油 1 2亿t。原油进口已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我国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够 30年开采 ,煤储量可开采 10 0年左右。因此新型能源的开发不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安全必须…  相似文献   
137.
生物法合成维生素C棕榈酸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不同的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体系中催化合成L-维生素C棕榈酸酯的反应。针对维生素C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低这一问题,对催化合成维生素C棕榈酸酯反应的脂肪酶和反应介质进行比较,同时对影响合成维生素C棕榈酸酯反应的因素(温度、底物浓度、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和酶量等)进行探讨,优化了反应条件:在10mL的丙酮中,1.094g棕榈酸与0.107g维生素C在酶量为20%(W/W, 固定化酶/维生素C)的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下,初始含0.4nm分子筛20%,温度为60℃,转速为200r/min,反应48h转化率可以达到80%,产物维生素C棕榈酸酯的浓度可达20g/L。  相似文献   
138.
Fe3+对浮游颤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浓度为0—30mmol/L的范围内,Fe3 对浮游颤藻(Oscillatoria planctonicaWoloszynska)的生长、生化组成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3 浓度小于10nmol/L时,浮游颤藻的生长以及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对其补铁后这种抑制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当Fe3 浓度达到10mmol/L时,最大生物量与比生长速率分别是不加铁时的3倍和4倍。富铁条件下藻细胞光饱和的光合作用速率(Pm)、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光合作用效率(α)显著大于缺铁条件,而光补偿点Ic及饱和光强Ik则低于缺铁条件。结果显示,铁是浮游颤藻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39.
140.
一种新型粘多糖结构与性能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多糖是由糖醛酸和氨基己糖交替连接成的高分子物质, 理化性质独特, 应用范围广泛。通过对突变株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 BU100进行发酵, 可产一种新型粘多糖(下文用粘多糖A代替)。利用咔唑法、Elson-Morgan法、考马斯亮蓝法、红外光谱以及13C核磁共振谱测定粘多糖A的结构, 结果显示粘多糖A中糖醛酸和氨基糖的摩尔比例接近1:1, 蛋白含量符合标准(<0.1%); 粘多糖A图谱中出现的结构特征峰大部分与透明质酸相同。对粘多糖A的实用性能进行检测, 并用透明质酸做对比, 结果表明透明质酸在两种湿度下的吸湿性均要好于粘多糖A, 但粘多糖A的保湿性要好于透明质酸。粘多糖A总体的抗氧化性好于透明质酸, 并且粘多糖A耐透明质酸酶。粘多糖A可作为保湿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等被更加有效地应用在医疗和化妆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