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卡拉胶酶是一种多糖水解酶,可以通过降解卡拉胶的β-1,4糖苷键,来生成卡拉胶低聚糖。根据酶解底物的差异,将其分为κ-卡拉胶酶,■-卡拉胶酶和λ-卡拉胶酶。近年来,研究发现卡拉胶寡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及抗凝血等药理活性,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海洋药物而卡拉胶酶不但可以作为工具酶用于卡拉胶寡糖的制备,而且有助于卡拉胶结构的研究;另外,卡拉胶酶还可用于藻类原生质体的制备、因此,卡拉胶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明确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卡拉胶酶的分类及家族归属、来源、性质、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卡拉胶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2.
连接在天冬酰胺上的N-糖链,连接在丝氨酸和苏氨酸上的O-糖链,连接在丝氨酸上的糖胺聚糖,连接在脂类物质上的糖脂等糖基化修饰在真核细胞表面普遍存在,并调节了细胞的各种功能,它们不仅参与生命活动中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而且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肿瘤细胞表面糖基异常化,如糖链在表达水平上的差异以及特殊糖链结构的出现,均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密切关系。本综述主要介绍了肿瘤细胞糖基化的改变:一些主要的糖基化结构如β1,6分支和唾液酸的表达的增加会使某些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同时对引起这种变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介绍,提出一些潜在的抗肿瘤研究靶点,为肿瘤糖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夹竹桃科药用植物盆架树(Winchiacalophylla)茎皮的乙醇提取物,经石油醚脱脂后用盐酸和氨水处理,再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萃取。从正丁醇部分分离出6个化合物,其中3个为新成分,分别命名为盆架丁基缩醛、异盆架丁基缩醛和盆架乙基缩醛;另3个已知化合物依次为丁基-β-D-呋喃葡萄糖甙、丁基-β-D-吡喃葡萄糖甙和丁基-α-D-吡喃葡萄糖甙。他们可能是人工产物。  相似文献   
54.
环状细菌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素是一类由细菌核糖体合成的抗菌肽,是产生菌获得生存优势的重要手段。与大多数线性细菌素不同,环状细菌素具有N端和C端共价连接的特殊结构。这种环状结构赋予环状细菌素良好的耐热性、广泛的pH适应性和抗蛋白酶降解能力,在食品防腐和对治耐药性细菌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通过对已发现的环状细菌素结构分析发现,相对于一级结构,其三级结构的相似性更高,可以作为环状细菌素归类的依据。环状细菌素的生物合成机制尚不清楚,但其环化机制是最具价值的研究热点,可为其他一些肽类物质的合成提供支架,从而提高应用潜能。环状细菌素抑菌机制主要是在目标菌株的细胞膜上穿孔,使胞内物质外流,进而导致目标细菌死亡。其有类似于抗生素的抑菌活性和有别于抗生素的抑菌机制,为治疗日益严重的耐药性病原菌提供了可靠备选资源。本文综述了环状细菌素的构效关系、生物合成和抑菌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对环状细菌素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5.
性别决定是经典而高度保守的生物过程。在许多物种中性别决定是以遗传为基础的,个体所携带的性染色体决定了性别。然而,由于鱼类性腺发育呈现高度可变性、复杂性的特点,其性别决定机制仍未有定论。斑马鱼作为一个研究发育和疾病的重要脊椎模式动物,性别决定和分化的高度可塑性使其成为研究生理和环境因素对性腺发育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独特模型。本综述总结近年来对斑马鱼性别决定及分化过程的研究,为探索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6.
硫酸软骨素是一种硫酸化的糖胺聚糖,其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含量、结构、硫酸化位点等与正常组织存在显著差异,在癌症的迁移,侵袭,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在癌症的临床研究中具有很大潜力。该文对硫酸软骨素的生物合成进行归类分析,对近几年硫酸软骨素与肿瘤入侵和转移的相关临床研究以及分子机制研究做出综述,以期为开发硫酸软骨素潜在的临床价值和肿瘤治疗靶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7.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在粘膜免疫中的重要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属于Ⅰ型跨膜糖蛋白,可与多聚免疫球蛋白A和多聚免疫球蛋白M特异性结合,通过穿胞转运,将它们从上皮细胞基底侧膜转运到顶膜,并最终分泌到外分泌液中去. 在此过程中,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细胞外段被水解,释放出与多聚免疫球蛋白A或多聚免疫球蛋白M相结合的细胞外段(又称为分泌成分). 分泌成分是sIgA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sIgA的粘膜防御功能,而且在被动粘膜免疫中也有重要作用.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通过介导细胞内多聚免疫球蛋白的转运,可以在粘膜的腔面阻止病原体粘附,在上皮细胞内中和病毒,也可以将固有层内的抗原分泌出去. 因此,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的有效分泌是多聚免疫球蛋白发挥粘膜防御功能的必要条件. 但在某些情况下,该受体也可以介导微生物对上皮屏障的入侵.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是高度 N -糖基化的,其分子中独特的糖链结构,可能与受体的穿胞转运、sIgA在粘膜的正确定位,以及抗原对上皮细胞的粘附有关.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和分泌成分参与的多重分子机制,使它们在粘膜免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前的新药研发策略已从传统的以活性为主导的筛选模式,转变为在测定药效的同时平行评价化合物的ADMET性质,并建立了系列体外ADMET高通量筛选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药物体外ADMET高通量筛选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9.
从红树植物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运用色谱方法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根据其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与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为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1),环阿尔廷醇(2),羽扇豆醇(3),19-Norlanost-5-en-3-ol(4),24-methylenelanost-9(11)-en-3β-ol(5),4-甲基胆甾-7-烯-3β-醇(6),植醇(7)。其中,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0.
为了开发利用病原菌资源, 研究迟缓爱德华氏菌 (Edwardsiella tarda) 的次生代谢产物, 采用凝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 从该菌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吲哚类生物碱1-5。结合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学特征, 化合物1-5的结构依次鉴定为: bis(1H-indol-3-yl)phenylmethane (1)、1,1-bis(1H-indol-3-yl)-2-phenylethane (2)、(2S)-3,3-bis (1H-indol-3-yl)propane-1,2-diol (3)、1H,1¢H,1¢¢H-3,2¢:3¢,3¢¢-terindole (4) 和(3,2¢:2¢,3¢¢- terindolin)-3¢-one (5), 其中化合物1、2和4为新天然产物。利用药敏纸片法、二倍稀释法和SRB法, 对5个单体化合物的抗菌和细胞毒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其中化合物1和3对产气杆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0.125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