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周亚芳  易继平  江泓 《生物磁学》2009,(13):2492-2494,F000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致迟发性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34例鼻咽癌放疗后致迟发性放射性脑病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4例迟发性放射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精神异常、抽搐、复视、面瘫或面部麻木、听力下降、言语增多、肢体无力、走路不稳、肢端麻木等。头部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不规则强化。34例均随访,其中死亡11例,占32.35%;现存活23例,17例伴有严重症状,生存质量差,占50%。结论:鼻咽癌放疗后致迟发性放射性脑病临床表现各异,患者预后较差,临床上需尽早诊断,积极治疗,定期随诊。  相似文献   
32.
易继平  周亚芳  杜鹃  江泓 《生物磁学》2009,(14):2670-2672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脑炎并结核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例结核性脑膜脑炎并结核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组织病理学、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有头痛、颅神经麻痹、脑膜刺激征、双下肢乏力、感觉障碍;脑脊液中蛋白明显升高;MRI检查显示有脑膜强化、颅内强化灶及相应节段脊髓肿胀;全身抗痨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治疗有效。结论: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如出现脊髓受损表现或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而腰穿压力正常或降低等应考虑合并结核性脊髓炎的可能性。早期全身抗痨联合鞘内给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3.
邓锒梅  段小辉  张桂英 《生物磁学》2009,(20):3907-3908,3896
目的:研究Sorcin蛋白在胃癌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Sorcin在85例胃癌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转染Sorcin基因至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Western blot验证转染组及对照组Sorcin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Sorc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与对照组相比,Sorcin高表达明显增强细胞抗凋亡能力。结论:Sorcin蛋白质在胃癌中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途径参与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有望成为潜在的诊断胃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34.
胡璟  胡可锦  赵素萍  唐瑶云 《生物磁学》2009,(13):2472-2475
目的:构建融合启动子E6.hTERTp,以探讨放射干预后放射敏感启动子片段E6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hTERTp)启动活性以及对鼻咽癌靶向调控的影响。方法:通过Overlap PCR法合成融合启动子E6.hTERTp,连接至PGL3 basic质粒。构建含EGR-1启动子(EGR-1p)以及hTERTp的PGL3 basic载体做对照。使用Lipo2000将报告载体以及pRL-SV40质粒共转染正常人成纤维细胞HDF以及人鼻咽癌CNE-2细胞,并给予不同剂量放射干预,双荧光素酶法检测其启动活性。t检验分析不同细胞系中不同放射条件下各启动子启动活性差别。结果:在正常HDF细胞系内,无论放射与否,hTERTp组以及E6.hTERTp组的启动活性均很低;而在CNE2细胞系中,三种启动子启动活性均随放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其增长幅度从大到小分别是EGR-1p组、E6.hTERTp组、hTERTp组。在相同放射剂量干预下,EGR-1P组、E6.hTERTp组与hTERTp组三组间的启动活性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别(p〈0.01)。结论:放射诱导型增强子E6能够明显提高hTERTp放射敏感性,且不影响其在鼻咽癌中靶向性调控作用,为该类肿瘤的放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Codma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运用疗效。方法:采用Codma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对9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经6-14月门诊复查或随诊,全部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颈椎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植骨全部融合,未出现钢板、螺钉、松动或断裂。结论:Codman颈椎前路钢板系统是一种操作较为方便、安全、有效,固定牢靠的颈椎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建立简易、稳定性高的家兔肾下腹主动脉瘤模型.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家兔32只设立盐水灌注对照,采用弹力蛋白酶灌注肾下腹主动脉的方法进行模型制作,利用不同染色方法,分别于术后2天,7天取标本观察灌注段腹主动脉的成瘤情况,形态学变化及病理改变.结果:8只弹力蛋白酶灌注术后7天组有6只存活,腹主动脉直径扩张均大于100%,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改变体现为炎性细胞浸润,血管中层弹力组织破坏.结论:家免腹主动脉瘤模型操作简易,病理特征稳定,建模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LaminB1、NMP238在放疗敏感性不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治疗前宫颈癌组织标本,病理诊断均为中分化鳞癌,在进行放疗后,根据WHO实体瘤放疗疗效判断标准,从中选择40例对放疗敏感的病例(高敏感组)和40例对放疗不敏感的病例(低敏感组),应用分子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组织中这些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aminB1,NMP238的阳性表达率在高敏感组中均低于低敏感组,LaminB1和NMP238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LaminB1、NMP238表达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39.
多聚谷氨酰胺(polyglutamine,PolyQ)疾病是由CAG三核苷酸异常重复扩增并编码多聚谷氨酰胺链而致病的一类疾病.目前,已经发现了9种PolyQ疾病,临床表现为成年起病,缓慢进展性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近年来许多研究者用转基因动物模型(小鼠、果蝇、斑马鱼等)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表型、发病机制及治疗,其中,果蝇以其独特的分子遗传学优势成为研究PolyQ疾病的理想模式生物.本文就运用转基因果蝇研究PolyQ疾病的表型及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IL-23/IL-17轴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脓毒症患者40例,以28天预后为终点,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21)和病死组(n=19),分析各组病人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同时在入ICU第1天采取外周静脉血做IL-23和IL-17检测,并对病死率和IL-23、IL-17、APACHEⅡ、SOFA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存活组比较,病死组患者拥有较高的APACHEⅡ和SOFA评分(P<0.01),且外周血的IL-23和IL-17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APACHEⅡ和SOFA评分、IL-17和IL-23含量与28天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症Th17细胞分泌的IL-23/IL-17增加,加重患者病情,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