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究人体海马CA1区神经元锥体细胞胞体发育的过程。方法:取19孕周(19GW)、20GW、26GW、35GW、38GW水囊引产胎儿和8岁(8Y)死亡儿童各1例,所有标本来源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采用Golgi染色技术,借助配备有"Neurolu-cida"软件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1区锥体细胞胞体,分析细胞体的长度和面积。结果:19GW和20GW细胞体形态尚不明显,26GW、35GW、38GW、8Y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胞体长度分别为56.5±2.5(μm)、80.8±8.5(μm)、85.9±12.2(μm)、91.3±9.6(μm);胞体面积分别为254.5±13.7(μm2)、362.5±15.5(μm2)、380.5±22.8(μm2)、460.8±25.7(μm2)。26GW锥体细胞胞体长度和面积与35GW、38GW、8Y相比差异明显(P<0.05);8岁胞体长度和面积与38GW相比有小幅度增大;细胞形态学:26GW、35GW、38GW锥体细胞胞体切面呈椭圆形或三角形,随胎龄增大,胞体长度和面积逐渐增长增大,特别是细胞基底部增宽,胞体形态由椭圆形逐渐转换为三角形;细胞底部的基树突数量也逐渐增加,到38GW时可以达到4-7个,8Y锥体细胞胞体在切面上基本上都呈三角形,细胞长度和面积与38GW相比稍微增大,相对趋于稳定。结论:人体在发育过程中,锥体细胞长度呈逐渐增长、面积呈逐渐增大趋势,26GW与35GW之间变化最大,38GW与8Y胞体面积差异不明显,整个变化趋势逐渐变慢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人类大脑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γ-氨基丁酸)对癫痫患者大脑代谢的作用。方法:二组接受癫痫部位颅内监测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海马区癫痫症患者(MTLE)和新皮质区(非海马区癫痫)癫痫症患者。在颅内监测过程中使用体内微量透析法监测胞外GABA(ec GABA)。术前使用体内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N-乙酰天冬氨酸(NAA)与肌酸(NAA/Cr)的比例。使用标准方法进行神经病理学和海马体积检测。结果:在新皮质区组的海马区内,ec GABA的升高与NAA/Cr的升高相关(R=+0.70,P0.015,n=12),而在MTLE组的海马区中,ec GABA的升高是由NAA/Cr的下降所引起的(R=0.94,P0.001,n=8)。在MTLE组,ec GABA的升高和NAA/Cr的降低皆与神经胶质细胞数的增多有关(分别为R=+0.71,P0.01,n=12和R=0.76,P0.03)。二组中ec GABA的浓度和海马体积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癫痫症中,ec GABA的升高是由一系列的代谢功能变化引起的。在癫痫部位以外,ec GABA和NAA/Cr同步升高;而在癫痫部位,线粒体功能的下降却伴随着ec GABA的升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和依那西普联合使用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AA大鼠关节炎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来氟米特组、依那西普组、来氟米特联合依那西普配伍组;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分法评价大鼠关节炎症程度,半定量RT-PCR和放射免疫法检测滑膜组织及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MMP-3含量。结果:①相较于AA模型组,来氟米特组、依那西普组和配伍组中大鼠的A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以配伍组关节炎指数为最低(P<0.05)。②模型组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的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药后各组的IL-1β和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并以配伍组降低最为明显(P<0.01或P<0.05);③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MMP-3表达阳性密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药后各组的MMP-3阳性密度降低(P<0.01),其中配伍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来氟米特组和依那西普组(P<0.01)。结论:来氟米特和依那西普联合使用可明显减轻AA大鼠的关节炎症,降低血清和滑膜组织中IL-1β和TNF-α水平,减少滑膜中MMP-3的表达,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来氟米特或依那西普。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大鼠股动脉结扎诱导的侧支血管显像能力的对比.方法:28只健康SD大鼠,右侧行股动脉结扎,存活1W,采用明胶-四氧化三铅混合物行血管造影观察大鼠后肢侧支血管形成情况并分别采用DR及CT进行摄片,观察DR及CT对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结果:DR及CT均显示在股动脉结扎处血管连续性中断,并出现不同数量的侧支血管;DR对新生侧支血管的显影分辨率和清晰度明显高于CT,且远端股动脉显影较CT清晰,CT横断面成像具有放射状伪影.结论:经DR拍摄的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较CT清晰,利用DR可以直观清晰的将其显像.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在VKH临床病例的诊治过程中,频域OCT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确诊、治疗和随诊的26例(52眼)VK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糖皮质激素规范性治疗,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进行了B超、FFA、OCT等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经及时诊断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规范性治疗,炎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视力明显提高.治疗2周后,52只眼中59.6%以上远视力恢复至≥0.5,B超示玻璃体混浊及脉络膜增厚明显减轻,FFA示视网膜渗漏明显减轻,OCT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色素上皮层的脱离高度明显下降,视盘周围RNFL厚度明显下降接近正常.结论:OCT为非创伤性检查,操作简单,快捷,可重复使用,通过OCT检查可以减少VKH的误诊率,促进早期正确诊断,可以直观的了解VKH疾病的视网膜脉络膜组织学改变,可以量化分析病情的转归,指导临床用药,因而频域OCT检查对急性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高端模拟人技术弥补了医学生无法以真实病人为操作练习对象的临床实习空缺,是临床前期教学必要的实战工具。在麻醉学心肺复苏见习课中尝试将两者结合,探索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将82名本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PBL联合单项操作训练教学;SM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挪威Laerdal公司出品的Sim Man模拟人训练。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SM组与对照组比较单项操作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SM组与对照组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麻醉学心肺复苏见习课上运用PBL与模拟人结合的综合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测量闭孔与周围骨性标志间的距离关系,积累相关应用解剖学数据。方法:选取完整女性髋骨49例(其中左侧20例,右侧29例),用游标卡尺、圆规和直尺测量闭孔与与周围骨性标志间的距离。结果:测得左、右侧闭孔前后结节、闭孔最长径、尿道括约肌附着点至耻骨结节、尿道括约肌附着点至坐骨结节中点、坐骨结节中点至闭孔、坐耻弓长、坐耻弓中点宽、耻骨结节至闭孔前结节、耻骨结节至髂耻隆起、坐骨结节中点至坐骨棘的距离分别为31.8±3.6 mm和31.5±4.2 mm、45.7±3.9 mm和46.9±3.9mm、60.5±5.6 mm和54.9±6.0 mm、58.4±8.5 mm和61.7±6.3 mm、32.7±1.9 mm和32.8±3.6 mm、45.6±5.6 mm和46.7±4.0mm、13.1±2.7 mm和12.8±2.8 mm、40.6±4.3 mm和38.8±6.5 mm、49.6±4.0 mm和47.8±4.8 mm、42.9±4.4 mm和41.9±7.0mm,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孔解剖学测量资料可为相关疾病诊治及妇科和盆会阴部手术提供一定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豚鼠单侧触觉剥夺后豚鼠两侧桶状皮质的DCX阳性细胞数量的差别,探讨触觉剥夺对豚鼠桶状皮质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1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制作豚鼠单侧(右侧)触觉(胡须)剥夺模型,之后常规饲养1月和2月灌注取材,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同一只豚鼠两侧桶状皮质的DCX阳性细胞情况并比较其数量差异。结果:DC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两实验组大脑皮层barrel区DCX阳性细胞数实验侧均明显多于对照侧;Neu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两实验组动物大脑皮层barrel区两侧NeuN阳性细胞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DCX和NeuN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两实验组大脑皮层barrel区均可见双标细胞存在。结论:触觉剥夺后豚鼠两侧桶状皮质的DCX阳性细胞数具有明显差异性,可能是神经再生的表现。  相似文献   
29.
李明  吴海平  贺旭  潘爱华 《生物磁学》2011,(23):4405-4408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富亮氨酸重复超家族成员LRRN3膜蛋白在人胚脊神经节的表达和分布。方法:从人胚脊神经节分离mRNA和蛋白质,用RT-PCR、Western印记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RRN3膜蛋白表达。结果:LRRN3膜蛋白C端序列RT—PCR扩增产物cDNA在各胎龄脊神经节均有表达,长度约500bp;Western印记杂交结果显示LRRN3膜蛋白存在,分子质量约78kD;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结果表明LRRN3阳性表达细胞均为脊神经节感觉神经细胞,部分神经细胞弱阳性表达,部分未表达。结论:LRRN3膜蛋白在脊神经节神经元的表达,推断与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发育、形态构建及损伤后修复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陈晓明  游运辉  罗卉  贺立新 《生物磁学》2011,(17):3266-3269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和依那西普联合使用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AA大鼠关节炎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来氟米特组、依那西普组、来氟米特联合依那西普配伍组;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分法评价大鼠关节炎症程度,半定量RT-PCR和放射免疫法检测滑膜组织及血清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MMP-3含量。结果:①相较于AA模型组,来氟米特组、依那西普组和配伍组中大鼠的A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以配伍组关节炎指数为最低(P〈0.05)。②模型组大鼠血清及滑膜组织的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药后各组的IL-1β和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并以配伍组降低最为明显(P〈0.01或P〈0.05);③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MMP-3表达阳性密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药后备组的MMP-3阳性密度降低(P〈0.01),其中配伍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来氟米特组和依那西普组(P〈0.01)。结论:来氟米特和依那西普联合使用可明显减轻AA大鼠的关节炎症,降低血清和滑膜组织中IL-1β和TNF-α平,减少滑膜中MMP-3的表达,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来氟米特或依那西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