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信号通路是肿瘤细胞转移的主要调控因素之一,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XCR1都被证明参与了乳腺癌的进展。本文基于膜蛋白酵母双杂交发现了XCR1-CXCR4这一尚未报道过的相互作用对,进一步通过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bio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BRET)验证并发现XCR1可以竞争性地结合CXCR4受体 (P<0.01),形成异源二聚体。在功能方面,首先通过XCR1和CXCR4瞬时转染HEK293细胞进行划痕实验,加入30 nmol/L SDF-1β后,共转组41.55%的伤口愈合率低于单转CXCR4组的58.75%,说明XCR1的共表达抑制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β(SDF-1β)/ 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 (CXCR4)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运动性(P<0.05);其次,利用CXCR4-EGFP转基因HEK293细胞系,共表达XCR1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XCR4受体荧光。结果显示,在30 nmol/L SDF-1β的诱导下,XCR1能够加速异源二聚体中CXCR4的内化 (P<0.05),使得内化率从14.38%上升到64.10%;最后,分别检测了控制细胞增殖的Akt和控制细胞迁移的ERK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发现,在SDF-1β刺激10 min后,单转CXCR4组的ERK磷酸化为3.59倍,而共转染XCR1/CXCR4组ERK的磷酸化水平仅为2.08倍,二聚化使得ERK磷酸化水平下降,且激活时间缩短;而Akt的磷酸化水平几乎不受影响。本研究揭示了CXCR4和XCR1二聚化现象,以及该二聚体对CXCR4介导的细胞运动性、受体内化和ERK磷酸化的影响。提示靶向XCR1的药物可以成为CXCR4交叉脱敏的候选药物,对于抑制乳腺癌转移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用酸性乙醇从催吐萝芙木中浸提利血平,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HPLC测定利血平含量,分别考察可能影响利血平浸提效果的各种因素,确定了适宜的提取条件:以含50%工业乙醇的0.025 mol/L H2SO4溶液,用量为催吐萝芙木的10倍(V/W),在常温避光条件下连续搅拌,提取3次,每次1 h,利血平提取率可达0.72‰。酸性乙醇提取方法使用有机溶剂少,对环境污染小,收率高,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泛素化系统调节真核细胞中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参与细胞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而疾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相关蛋白质的异常。研究与疾病相关蛋白质的泛素化途径,通过该途径促进或抑制其活性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细胞内的泛素传递网络错综复杂,天然条件下很难确认某一特定蛋白质的泛素化途径。我们前期工作建立的正交泛素传递途径中的泛素和泛素化酶含有特殊的突变,是鉴定某一特定E3下游蛋白质底物的有效手段。但E1与E2结合位点的突变设计仍有待完善。本研究重新审视了E1-E2的相互作用,着眼于泛素活化酶Ube1活性中心内的疏水区,突变了该区上3个关键的苯丙氨酸残基为丙氨酸,即F637A、F729A、F741A,并设置合理的实验对照来探究此突变对泛素从E1向E2传递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突变体m Ube1较好地阻断了与UbcH7的识别及Ub的传递,提示本研究涉及的3个关键苯丙氨酸位点对E1-E2互相识别的重要性,及其作为新的正交泛素传递途径中E1突变位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4.
解密泛素链的亲和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素化是最具多样性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广泛参与蛋白质降解、细胞信号转导、DNA损伤修复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其中,泛素的8个位点(M1、K6、K11、K27、K29、K33、K48、K63)都可以与另一个泛素分子的C末端结合,形成结构复杂的泛素链.不同结构泛素链的功能不同.由于缺乏检测泛素链的特异性工具,许多类型泛素链的功能尚未清楚.已开发的泛素连接特异性抗体等亲和试剂为研究泛素链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本文综述了目前已报道的几种泛素连接特异性抗体的开发以及应用,同时总结了其他可分析泛素链的特异性亲和工具,例如Affimer、基于UBD的荧光传感蛋白等.同时,本文还对开发泛素连接特异性抗体所需抗原的获得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5.
消化系黏膜屏障对致病菌有防御功能,但是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 pylori)过程中会导致黏膜屏障的破坏。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通过修复上皮细胞以及细胞间连接、减少黏液分泌和炎症反应以及缓解消化道菌群紊乱等方式修复黏膜屏障。本文主要综述幽门螺杆菌对消化系黏膜屏障的损害及其机制,以及益生菌对黏膜屏障损伤的保护及修复机制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6.
目前生物大分子核酸药物研发亟待突破的瓶颈是,如何使核酸药物能克服生物学屏障,实现体内有效输送。无生物安全隐患并具低 免疫原性、高基因包封能力和易于制备的非病毒载体仍存在输送效率低和化学毒性大等缺陷,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介绍核酸药物的研发 现状,主要对非病毒核酸载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总结性回顾分析,并指出,虽然非病毒载体尚存在不足之处,但其自身优势仍使 其具有成为未来核酸药物输送体系主体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以精胺为单体,以乙二醇二氯甲酸酯作为连接剂,以胆固醇氯甲酸酯作为疏水基团连接剂合成的疏水修饰聚阳离子高分子SP-Chol对非洲绿猴肾癌细胞COS-7的转染活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以荧光素酶质粒为报告基因,研究SP-Chol与DNA的复合物在COS-7细胞的转染活性,用MTT方法研究SP-Chol对COS-7细胞的毒性。结果:COS-7细胞实验显示,SP-Chol具有低于PEI 25kDa的细胞毒性,同时也具有高效输送DNA的能力。结论:SP-Chol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在基因治疗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非病毒基因输送载体。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杉木枝叶中穗花杉双黄酮和金松双黄酮的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穗花杉双黄酮和金松双黄酮转移率的归一化值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二次多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选取较优的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最终确定穗花杉双黄酮和金松双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为1∶13,超声提取3次,每次提取60 min,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差-2.55%.结果表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穗花杉双黄酮和金松双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09.
黄花木(Piptanthus concolor Harrow)茎枝85%乙醇提取物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到11个异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美迪紫檀素(1),山槐素(2),阿弗洛莫生(3),11b-羟基-11b,1-二氢美迪紫檀素(4),多花紫藤苷(5),trifolirhizin(6),wighteone(7),3’-甲氧基-大豆苷元(8),红车轴草素(9),毛蕊异黄酮(10),erythrinin C(11)。其中,化合物1~9和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合成四氮唑类化合物,寻找温和的反应条件。对合成的四氮唑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以期发现抑菌活性化合物并初步研究其构效关系。方法:以氰基类化合物和叠氮钠为原料,溴化锌为催化剂,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一类四氮唑结构化合物并研究其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利用微量二倍稀释法对合成的四氮唑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利用所得到的优化点击化学反应条件合成了11个四氮唑类化合物,并发现化合物2h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结论:优化后的点击化学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方便,产率较高。抑菌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为后续的四氮唑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