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甜瓜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与育苗基质pH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新疆厚皮甜瓜皇后为试材,在泥炭珍珠岩复合基质中,按一定比例加入CaCO3,构成pH梯度值分别为5.0、5.5、6.0、6.5、7.0、7.5和8.0的7种基质类型,研究了基质pH对甜瓜幼苗生长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酸碱性对甜瓜幼苗的光合特性、根系活力、单株叶面积、根系和地上部干物重都产生显著影响,酸性和微酸性基质(pH<6.0)时,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生降解,叶绿素堆积,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单株叶面积减小,根和地上部干重降低;pH为6.0~7.0的各处理在叶面积以及根和地上部干重指标上,F检验不显著;pH>7.0的微碱性和碱性基质虽然对幼苗产生不利影响,但与pH<6.0的处理比较,其影响要小些。鉴于此,甜瓜幼苗生长的基质pH范围为6.0~7.0,偏碱不会对幼苗产生严重的生理障碍。采用CaCO3调节基质pH时,最佳调节范围为pH6.0~6.5。  相似文献   
12.
大肠杆菌VT2噬菌体的分离与溶源转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利用指示菌MC1061,经双层琼脂法纯化和PCR扩增vt2基因,分别从大肠杆菌O157菌株、牛粪、鸡粪和污水中分离获得5株含vt2基因的噬菌体.这些噬菌斑透明,直径为0.5-2 mm,对指示菌的感染效价均在109PFU/mL以上,抵抗氯仿和56℃C30min的作用.将噬菌体分离株SHφW1感染MC1061后,经PCR鉴定获得一株溶源菌株(MC1061/SHφW1).溶源株的LB培养滤液对Vero细胞产生了显著的病变效应,而MC1061在同等条件下培养的滤液无细胞病变,表明VT2噬菌体通过溶源将vt2毒力基因水平转移,证实了VT2噬菌体的转染与细菌毒力相关.  相似文献   
13.
青凤蝶(Graphium sarpedon)为鳞翅目凤蝶科昆虫,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西藏、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海南。该蝶成虫前后翅中央贯穿l列略呈方形的蓝绿色斑,极具观赏性。作者从2005年20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校园内对该青风蝶人工饲养和繁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纯化的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spot virus,ToRSV)为抗原,注射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多次细胞筛选及克隆化,获得3株(A8、B7和G9)可分泌抗ToRS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以之分别制备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表明,该3株杂交瘤细胞腹水抗体效价在10-5~10-6之间,且均具有与ToRSV反应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H-FABP基因的多态性和营养因素对猪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长龙  萨晓婴  孟和  潘玉春 《遗传》2009,31(7):713-718
遗传和营养因素都能影响猪肉的品质。但是, 到目前为止同时研究遗传和营养因素对肉质影响的报道很少。在本研究中, 136头PIC5系杂交猪, 体重65 kg, 被随机分成4组, 各组分别给予不同日粮。在饲养35 d、体重大约90 kg时统一屠宰并且进行肉质测定、H-FABP基因分型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 (1)所采用的3种日粮对肉色、屠宰后24 h的pH、肌内脂肪和肌肉蛋白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 (2)H-FABP基因型对肌内脂肪和肌肉蛋白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影响; (3)H-FABP基因多态性和营养因素的交互作用对pH 和肌内脂肪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 对照组的AA基因型具有最高pH值, 高维生素E组的AA基因型具有最高肌内脂肪值。实验结果提示在关于猪肉质的育种和生产过程中应该同时考虑营养因素和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6.
将克隆于羽衣甘蓝的胁迫应答基因BoRS1连入中间载体p35S-2300::gus::noster相应位点,成功地构建了含BoRS1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35S-2300::BoRS1::noster,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烟草进行了遗传转化。PCR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BoRS1已成功地导入并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RT-PCR分析显示,在不同的转基因烟草植株中BoRS1表达量存在差异。转BoRS1烟草的耐干性和甘露醇胁迫研究表明,BoRS1基因的表达对提高植物抗干旱胁迫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瓜花器形态发生、小孢子发育与花药培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特征、花药颜色具有相关性。本试验目的是确定黄瓜花药的最佳培养时期,并确定对应的选蕾标准。对基因型、预处理等花药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孢子单核中后期花蕾长度不同,形态上没有差异;同一基因型的小孢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花器特征和诱导率均有差异,单核中后期花药诱导率最高;低温预处理有利于保持小孢子的活力;花药培养中以黑暗中4℃、48~72h低温预处理最有助于愈伤发生。实验结果表明,黄瓜花药培养中小孢子最佳培养时期为单核中后期,取蕾标准为:花蕾长度0.90~1.50cm,绿色,瓣尖未张开,花药白绿色或淡绿色。  相似文献   
18.
哈茨木霉T-23产几丁质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通过研究哈茨木霉T-23的产几丁质酶的最适发酵条件,并从中找出合理的发酵条件用于几丁质酶的工业化生产。通过在不同发酵条件下单因素实验培养T-23,分别测定不同培养液中的几丁质酶活性。综合各个试验结果,T-23以2%胶体几丁质为碳源,2%蛋白胨为氮源,在250mL三角瓶中50mL装瓶量,6%接种量,初始pH为5,25℃,180r/min,培养4d时,可使发酵液中的几丁质酶活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9.
蘑菇表面的失水情况是评价采后蘑菇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提出用原子力显微镜定量测定蘑菇表皮的粗糙度来表示表面的皱缩程度,用算术平均粗糙度和平方根粗糙度表示。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nge)Sing)贮藏前的算术平均粗糙度为(34.033±5.116)nm,经过2d贮藏,在2℃、25℃和动态温度自发气调贮藏下,其算术平均粗糙度分别为(40.139±3.359)nm、(65.356±8.253)nm和(43.670±9280)nm。平方根粗糙度值与算术平均粗糙度值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两者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皮的三维图像直观地表示出水分的蒸发过程,变化趋势符合粗糙度值的变化,特别是在贮藏的早期阶段(0~2d)。由粗糙度分析的结果可以区别不同的贮藏条件表明,原子力显微镜测定的粗糙度指标可有效地表示采后蘑菇的表面失水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利用指示菌MC1061。经双层琼脂法纯化和PCR扩增vt2基因,分别从大肠杆菌0157菌株、牛粪、鸡粪和污水中分离获得5株含vt2基因的噬菌体。这些噬菌斑透明,直径为0.5-2min,对指示菌的感染效价均在10^9PFU/mL以上,抵抗氯仿和56℃30min的作用。将噬菌体分离株SHφWl感染MC1061后。经PCR鉴定获得一株溶源菌株(MC1061/SHφW1)。溶源株的LB培养滤液对Vero细胞产生了显著的病变效应,而MC1061在同等条件下培养的滤液无细胞病变,表明VT2噬菌体通过溶源将vt2毒力基因水平转移,证实了VT2噬菌体的转染与细菌毒力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