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丙型肝炎流行广泛,慢性化率高达50%~85%,并可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目前慢性丙型肝炎(CHC )的标准治疗方案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约50%的HCV 1型感染者不能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研究发现,HCV基因型、病毒载量,以及宿主的性别、年龄、乙醇摄入量、肝纤维化程度、合并感染、基因多态性等因素可影响治疗效果。其中,HCV病毒载量、HCV基因型及宿主基因多态性是预测持续病毒学应答的重要因素,可用于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是为数不多的几种原产中国的世界性观赏鱼类之一。自2003年以来, 多个唐鱼野生种群相继被发现, 其濒危状态和等级由野外灭绝降为极危。为研究唐鱼养殖种群与广州附近野生种群之间的遗传关系, 本文分析了唐鱼3个代表性养殖种群和4个野生种群, 共计186个样本的Cyt b基因、2个核基因(ENC1RAG1)以及13个微卫星位点数据。基于K2P模型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 唐鱼野生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在0.005-0.015之间, 养殖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0.00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唐鱼养殖种群包含4个单倍型谱系分支, 其中2个分别与广州附近2个野生种群聚在一起, 另外2个分别独立成支。单倍型网络亲缘关系分析显示, 清远种群只有1个单倍型且与芳村养殖种群共享, 芳村养殖种群拥有最多的单倍型。基于微卫星数据的STRUCTURE分析表明, 所有种群最佳分簇数为2, 清远种群与养殖种群聚为一簇, 良口和石门种群聚为另一簇。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 养殖种群高度重叠并能与野生种群分开, 清远种群与养殖种群存在部分重叠。利用IMa3的基因流分析表明, 存在清远种群至芳村养殖种群的单向基因流。综合本文结果, 作者认为唐鱼养殖种群应起源于广州附近多个野生种群。清远种群来源于养殖种群中的芳村养殖种群。建议在未来唐鱼的保护策略中, 应禁止不规范的放流活动并且禁止将不同野生种群补充至养殖种群, 同时加强唐鱼养殖种群和野生种群的遗传资源管理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3.
嗜肺军团菌是引起社区获得性和医院内感染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中央空调冷凝塔水系统是引发军团菌病的重要传染源,在国内外时有暴发流行,病死率较高。嗜肺军团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岛基因组密切相关。简要概述了嗜肺军团菌毒力岛、分子分型及其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嗜肺军团菌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感染人和动物,引起军团菌性肺炎,危害极其严重,但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军团菌病疫苗的研究经历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蛋白亚单位疫苗不同阶段,但至今尚未能在临床得到应用。核酸疫苗作为一种新型疫苗,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符合兼胞内寄生菌嗜肺军团菌的预防需要,并且还具有诸多其他优点,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对嗜肺军团杆菌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广东地区嗜肺军团菌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部分地区2002~2007年环境水中嗜肺军团菌的基因型及遗传学关系。【方法】参考欧洲军团菌感染工作组(the European Working Group for Legionella Infections, EWGLI)制定的分型草案(1.2版),采用PstⅠ酶对我室保存的2株标准菌株及41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嗜肺军团菌环境分离株进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分析,电泳图谱与EWGLI进行比对。【结果】AFLP分型结果稳定,重复性好;43株嗜肺军团菌,其不同来源菌株呈现多态性分布,经AFLP分析得到33个基因型,辨别力指数为99.79%,其中Kingmed AFLP 011为优势基因型。按Dice系数≥0.8,可分为18个群,Kingmed AFLP D群为优势群,占总菌株数的34.88%。由电泳图谱的相似性,初步推断存在EWGLI 001 Lugano型、002 Lugano、012 Rome、013 London、014 London型、015 Dresden型、021 Lyon等7个基因型,以及多个未报道的新基因型。【结论】广东地区嗜肺军团菌的基因型十分丰富,AFLP技术是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嗜肺军团菌在自然环境和人工供水系统中普遍存在,能够在阿米巴原虫和其他原生动物体内繁殖,所引起的军团菌病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但在自然环境中,嗜肺军团菌的生存和繁殖受到多菌种生物膜形成和繁殖的影响,一些军团菌病的暴发与生物膜的存在相关。因此,阻止自然环境和人工水系统中生物膜的形成显然已成为降低水污染的有效策略之一。根据近年来的报道分别对影响嗜肺军团菌生物膜形成的生化因子和嗜肺军团菌的毒力因子,以及其他生物物种在嗜肺军团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血清内白细胞介素-6(IL-6)和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31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29例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IL-6与CCL-18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IL-6和CCL-18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良性肿瘤组血清IL-6和CCL-1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S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肿瘤增殖抗原(Ki67)、肿瘤TNM分期及淋巴转移存在关联(P0.05),血清CCL-18水平与Ki67与肿瘤TNM分期存在关联(P0.05)。结论:IL-6和CCL-18在乳腺癌患者内出现高表达,且均可预示患者肿瘤的发展恶化,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重组人纤溶酶原Kringle1-3(K1-3)的生物学活性。方法:用含重组人纤溶酶原K1-3基因的表达载体pET21a-Angio(K1-3)转化表达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DE3)后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溶解、复性和纯化后,进行SDS-PAGE,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用BCA法测蛋白浓度,用细胞抑制实验(MTT法)和鸡胚绒毛膜尿囊膜(CAM)实验鉴定纯化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抑制效果。结果: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000,与预期值一致;细胞抑制实验和CAM实验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特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生成的功能。结论:所纯化的重组人纤溶酶原K1-3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活性,为该蛋白在病理性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军团菌鉴定方法,并探讨该法在鉴定环境水源和临床标本军团菌菌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军团菌16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分离培养得到的可疑军团菌菌株作为模板,采用PCR法对模板扩增,并用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建立一种嗜肺军团菌及非嗜肺军团菌的鉴定方法.对16株嗜肺军团菌、22株非嗜肺军团菌及12株其他细菌标准菌株进行检测,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最后用该法检测广州地区分离的169株可疑军团菌菌株并进行基因测序.[结果]该PCR方法检测嗜肺军团菌及非嗜肺军团菌所有标准菌株均为阳性,非军团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进一步的Hinf Ⅰ酶切分析可准确的区分嗜肺军团菌标准菌株;广州地区分离的169株可疑军团菌菌株经该法检测发现160株为军团菌,其中79株为嗜肺军团菌,与基因测序检测结果一致.[结论]PCR-酶切技术可快速、特异地检测军团菌及嗜肺军团菌,适用于环境水源和临床标本可疑军团菌菌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弗朗西斯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染色的苛养性细菌。该菌属的模式菌种——土拉热弗朗西斯菌是人畜共患病土拉热病的病原体。弗朗西斯菌广泛存在于土壤、草丛、沼泽等自然环境和被感染的动物宿主体内,可以通过空气气溶胶、节肢动物叮咬以及直接接触受污染的环境、物品和饮食等多种方式传播。近年来,世界各地有大量新型的弗朗西斯菌种的发现报道。我们课题组于2008年始,从城市集中空调冷凝水系统中分离了多株弗朗西斯菌,并初步发现了两个弗朗西斯菌属的新种,其中广州弗朗西斯菌已获得正式命名。然而这些新细菌的鉴定方法,流行病学特征均不十分明确。本文简要综述了弗朗西斯菌的分类现状、分离鉴定方法等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供国内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