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共入组8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接受辅助化疗前随机分为干预组(n=44)和对照组(n=43),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化疗和常规支持治疗的同时,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由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咨询并指导用药,优化对症治疗方案,对照组仅接受化疗和常规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止吐药物的完全反应率、恶心严重程度、呕吐频次和生活质量。结果:化疗的前3个周期两组对止吐药物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7.2%和63.6%,46.5%和75.0%,44.2%和72.7%,干预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P=0.006,P=0.007)。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较对照组轻(P=0.023,P=0.045),急性和迟发性呕吐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6,P=0.034)。生活质量测评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总健康状况较对照组升高(P=0.028),恶心、呕吐和食欲丧失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25,P=0.045)。结论:临床药师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进行药学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的副反应,并可改善生活质量。临床药师参与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的对症治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7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全反式维甲酸联合m FOLFOx6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m FOLFOx6方案化疗),每组89例。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期、KPS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有效率为67.8%,对照组为50.6%,显著低于试验组(P=0.021);试验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率为79.3%,而对照组为57.4%,显著低于试验组(P=0.002)。试验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疾病进展期分别为14.784、7.502个月;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12、6.244个月,均较试验组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6),两组其它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其生存期,改善其生存质量,且能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癌相关基因(cancer-associated gene,CAGE)mRNA水平表达与直肠癌发生及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4年10月间肠镜室检查的标本,按病理检查结果分为3组:直肠癌组(80例;为直肠癌患者标本),大肠腺瘤组(38例;为大肠腺瘤患者标本),对照组(40例;为距肿瘤边缘10 cm以上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并比较各组CAGE在mRNA水平表达情况。甲基化特性PCR法(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CAGE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将直肠癌患者分为CAGE基因甲基化患者组和CAGE基因去甲基化患者组,比较两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直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的CAGE mRNA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1);直肠癌组高于大肠腺瘤组(P0.01)。3组间的基因启动子区的去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直肠癌组中,CAGE去甲基化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3.8%(48/65),CAGE去甲基化阴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3.3%(5/1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为I-Ⅱ期的CAGE基因启动子区的去甲基化直肠癌患者占24.6%(16/6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占75.4%(49/65);而甲基化的直肠癌患者中,临床分期为I-Ⅱ期的占66.7%(10/15),Ⅲ-Ⅳ期的占33.3%(5/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肠癌组织和大肠腺瘤组织中,CAGE mRNA水平呈高表达。直肠癌的CAGE基因mRNA水平表达高于正常粘膜组织和大肠癌腺瘤组织。CAGE基因启动子区的去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