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EB-IgG、IgM,EB-DNA在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10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夹心法检测血清EB-IgG、IgM,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浆EB-DNA表达水平;比较两组EB-IgG、IgM和EB-DNA的阳性率,分析不同临床分期的鼻咽癌患者EB-IgG、IgM和EB-DNA的阳性率及EB-DNA表达水平,使用AUC评价EB-IgG、IgM联合EB-DNA对鼻咽癌的诊断效能,计算单独和联合应用上述指标诊断鼻咽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EB-IgG、IgM和EB-DNA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IgG、IgM和EB-DNA的阳性率及EB-DNA表达水平在不同临床分期的鼻咽癌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随着临床分期升高而升高;经ROC曲线分析,EB-IgG、IgM联合EB-DNA诊断鼻咽癌的AUC为0.930,大于单一指标EB-IgG的0.755、IgM的0.740和EB-DNA的0.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IgG、IgM联合EB-DNA诊断鼻咽癌的敏感度为97.00 %,特异度为96.00 %,准确度为96.50 %。结论:EB-IgG、IgM和EB-DNA均对鼻咽癌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鼻咽癌的诊断效能,值得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咽部菌群特征。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37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患者为AST组,选择同期我院2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每个对象于左侧扁桃体采集口咽拭子,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并对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结果AST组患者咽部菌群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科水平上,AST组患者咽部葡萄球菌科和巴斯德菌科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均P<0.05)。属水平上,AST组患者咽部葡萄球菌属、嗜血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细菌培养结果显示,AST组患者咽部葡萄球菌属、嗜血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AST患者咽部菌群与健康人相比具有一定差异。AST患者的致病菌可能隶属于葡萄球菌属、嗜血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影响其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系统治疗的8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少儿组(5~14岁,28例)、青年组(15~44岁,28例)与中老年组(45~79岁,30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9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量表(SNOT-22)评估各年龄段慢性鼻窦炎患者和健康人的生存质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不同年龄段慢性鼻窦炎患者SNOT-22评分的危险因素。结果:(1)慢性鼻窦炎患者SNOT-22评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少儿组与青年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SNOT-22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中老年组患者SNOT-22评分均显著高于少儿组与青年组(P<0.05)。(2)无遵医行为、多发鼻窦炎、伴鼻息肉、意志行为非健康状态为升高少儿组患者SNOT-22评分的因素(P<0.05)。(3)病程≥6个月、无遵医行为、发鼻窦炎、伴鼻息肉、焦虑心理与抑郁心理为升高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患者SNOT-22评分的因素(P<0.05)。(4)年龄70~79岁也是升高中老年组患者SNOT-22评分的因素(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欠佳,且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