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解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筛选优良的茶树菇新品种,采用菌株拮抗试验方法观察了92株茶树菇菌株间拮抗反应及其类型,ISSR-PC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PCR)分子标记方法对92株茶树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拮抗试验将92株茶树菇菌株分为27组;筛选出的2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17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平均比率为82.6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2时,ISSR分子标记分析可将92株茶树菇划分为6大类群,拮抗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比农艺性状分析,初步筛选出滇农5、滇农14、茶5-800、白茶、闽农5及滇农8作为工厂化生产茶树菇菌种。结果表明茶树菇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结合栽培出菇试验可为茶树菇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梁惠惠  冯雪  高海春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0):3305-3317
铁元素通常以蛋白辅因子的形式参与一系列重要的生命过程,是绝大多数生命必需的营养物质。在细菌生命过程中,一方面铁短缺是必须克服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铁过量又会危及生命。铁的这种二元性质要求细菌必须严格保持体内的铁稳态。当前革兰氏阴性菌铁稳态的作用模式及理解主要基于肠道细菌大肠杆菌的长期探索成果。近年来,在环境细菌中开展的相关研究揭示了革兰氏阴性菌的铁稳态机制存在出乎意料的多样性:细菌中铁稳态相关的生物途径及组成蛋白、关键调控系统的生理影响以及铁稳态与其他生物过程的相互影响等方面都显示不同菌种的生存和进化特征。本综述以希瓦氏菌中的相关发现为基础,分析总结革兰氏阴性菌铁稳态重要途径及其组成的多样性、不同途径的相互影响以及调控因子的生理影响和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未解决的问题,以期为革兰氏阴性菌铁稳态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姬小平  冯明光  应盛华 《菌物学报》2013,32(6):1012-1019
作为重要的丝孢类昆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因其易于生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在害虫生防防治中受到广泛青睐。为初步探求孢子耐氧化力及其与孢子多糖含量的关系,球孢白僵菌和玫烟色棒束孢11株菌经胁迫后的残存指数随氧化剂H2O2浓度增加而减小。所有菌株的残存指数均能良好地与Logistic方程拟合,并计算出各菌株在氧化胁迫条件下的半致死浓度。结果显示玫烟色棒束孢孢子的耐氧化力强于球孢白僵菌。两种真菌的分生孢子耐氧力与各自多糖含量呈现良好线性正相关。培养基碳源成分和浓度变化可影响球孢白僵菌孢子耐氧化力,但耐氧化力与多糖含量依旧呈现线性正相关。由此可见,生防真菌分生孢子的耐氧化力的确与多糖积累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培养条件的调节。研究结果有望为提高生防真菌孢子环境稳定性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