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奥司他韦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1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按照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和研究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两组各为90例。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研究组的咳嗽、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降低血清PCT、IL-6、SAA、hs-CRP水平,有助于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90例作为考察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研究组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升高,CD8+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指标:IgA、IgM、IgG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IgA、IgM、IgG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IL-1β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HFMD患儿,可有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肺通气功能、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3年1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肺通气功能指标[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F%TE)、达峰容积比(VPF%VE)]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治疗10 d后CRP、IL-6、PC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0 d后IgA、IgM、IgG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0 d后VT、TI、TE、TI/TE、TPF%TE、VPF%VE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支气管肺炎,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球蛋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治疗后的疗效及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接受布地奈德单药治疗)和观察组(n=30,接受布地奈德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73.33%(22/30)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热退时间和哮鸣音/咳嗽/喘息消失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5 d后CD3+、CD4+、CD4+/CD8+更高,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5 d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更低(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使症状缓解时间缩短,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青翘颗粒联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0月到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研究组(n=55),对照组患儿接受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小儿青翘颗粒联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咽痛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进一步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2周后CD8+更低,CD3+、CD4+、CD4+/CD8+更高(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青翘颗粒联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与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治疗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4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孟鲁司特钠颗粒治疗,观察组接受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情况、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退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8+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缩短临床症状(退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可能与调节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三拗片联合治疗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78例,按照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3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研究组患儿接受三拗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比两组疗效、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和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体温正常缓解时间、肺部啰音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CD8+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CD4+/CD8+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三拗片治疗,有助于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减轻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NRDS患儿(NRDS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亚组23例、中度亚组38例、重度亚组41例,根据28 d治疗后结局分为死亡组37例和存活组65例,另选取同期57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检测血清IL-6、CAR、NL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CAR、NLR对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NRDS组血清IL-6、CAR、NL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轻度、中度、重度亚组血清IL-6、CAR、NLR依次升高(P均<0.001)。死亡组血清IL-6、CAR、NLR高于存活组(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和5min Apgar评分增加为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IL-6、CAR、NLR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CAR、NLR联合评估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指标单独评估(P均<0.05)。结论:NRDS患儿血清IL-6、CAR、NLR升高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IL-6、CAR联合NLR评估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