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构建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缺氧复氧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3对人STAT3 siRNA靶序列,用DNA重组技术克隆至质粒pRNAT-U6.1/neo中,构建重组质粒pRNAT-U6.1-STAT3 siRNA,检测并筛选出最佳抑制效率的siRNA质粒载体。重组质粒转染至缺氧复氧后HKC细胞,Western blotting和Real Time-PCR测定STAT3蛋白和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间接荧光法测定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靶向STAT3基因表达的质粒载体构建成功,并筛选出抑制效率最佳的重组质粒。缺氧复氧后HKC细胞STAT3表达、凋亡率和Bax/Bcl-2比值增加;缺氧复氧后HKC细胞转染重组质粒后STAT3表达、凋亡率和Bax/Bcl-2比值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最佳抑制效率的靶向STAT3的重组质粒载体。该载体可有效抑制缺氧复氧后HKC细胞中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并进一步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髋关节术后患者认知功能、血液动力学及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所收治的80例髋关节手术患者,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研究组患者微量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泵注生理盐水,对比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血液动力学及镇痛效果。结果:在麻醉诱导前及手术后3 d,两组患者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后1 d、2 d,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认知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气管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5 min,研究组患者HR、SBP、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1 h、2 h、6 h、12 h、24 h运动状态及静息状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s,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右美托咪定,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镇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