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究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在脾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本中心使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治疗的36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10例男性,26例女性,31例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脾动脉瘤,术前均行超声或CTA明确诊断。术中栓塞后,立即血管造影以明确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及术后2周、3个月和6个月监测血常规、胰淀粉酶和主动脉CTA,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者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远近端及瘤腔,其余仅栓塞脾动脉瘤瘤腔。术中DSA血管造影提示即刻脾动脉瘤栓塞闭塞率为97%以上,术中共使用128枚Interlock弹簧圈,其中104枚为钻石型,24枚为普通2D型。弹簧圈平均直径为6.3±4.2(2-12)mm,平均长度为16±13.5(3-32)mm,瘤体平均尺寸为40.6±12.5(15-70) mm。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0.0±3.2(6-15)个月,1月后2例出现脾梗死,7例发生轻微腹痛及低热等症状,所有病例均未见瘤腔再通和瘤体增大。结论: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脾动脉瘤,但其远期疗效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导管接触溶栓与机械辅助吸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导管溶栓治疗组(A组)80例、机械辅助吸栓组(B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深静脉溶栓率、消肿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急性下肢髂股静脉血栓溶栓率B组(46.45±11.56)%显著高于A组(32.05±10.7)%(P0.05)。患肢消肿率B组(68.68±10.75)%和A组(41.34±11.26)%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溶栓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两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机械辅助吸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早期疗效好于导管接触溶栓。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通过酶标仪法,建立一种研究氨茶碱在新西兰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房室模型的分析方法。方法:新西兰兔以剂量15 mg/kg静脉注射氨茶碱后,应用酶标仪法,测定在274 nm 波长处吸光度值,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氨茶碱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回收率实验及房室模型分析。结果:血清茶碱在浓度5~3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 0.0013C+0.0074,r2=0.991。各浓度氨茶碱回收率均大于90%,平均回收率为95.83±3.83,RSD均小于15%,回收效果良好。通过氨茶碱体内房室模型拟合得:二室模型拟合显示:由消除相,得外推线浓度线性回归方程:lgC=-0.1271t+1.0562;由分布相,得残数浓度线性回归方程为:lgCr =-0.5829t+1.030,综合得其二室模型的药动学方程为:C=22.000e-1.342t +11.381e-0.292t 、T1/2(α)= 0.516 h、T1/2(β)= 2.369 h。一室模型拟合显示:一室模型药动学方程为:lgC= -0.2131t + 1.315,其药时方程为:C= 20.649e-0.491t 、T1/2= 1.412 h;结论:可以用酶标仪法测定氨茶碱体内药代动力学相关参数,其回收率良好,体内代谢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较长。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置管溶栓(CDT)与药物机械溶栓(PMT)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的98例单侧DVT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机械溶栓组(PMT组)48例和置管溶栓组(CDT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后患侧大腿消肿率和小腿消肿率、血栓溶解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PTS发生率。结果:PMT组患者的尿激酶使用量及住院时间较CDT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较CDT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组患者的患肢消肿率和血栓溶解率显著高于CD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发生(PTS)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MT比CDT具有更好的患肢消肿率及血栓溶解率,且PMT治疗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尿激酶用量,但两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PT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ubintimal angioplasty,SIA)的动物模型,进而探索术后血管壁有关组成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巴马猪为实验对象,一组(7只)先建立动脉硬化狭窄模型,另一组(9只)为正常动脉,在颈总动脉施行SIA,在术后不同时间观察造模段动脉的通畅率及病理变化等。结果手术操作成功率为93.8%(15/16)。SIA术后总的通畅率为53.3%(8/15)。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SIA术后动脉管壁有新内膜形成,中膜增厚,平滑肌细胞数量增多,较多泡沫细胞出现,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染色范围增大、染色密度增加。超微结构观察提示SIA术后中膜层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型与合成型同时存在;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含量异常丰富。结论①首次成功设计、构建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的动物模型。②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模型构建术后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与腔内血管成形术后的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膝下(Below the Knee, BTK)途径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治疗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介入科接受经BTK途径CDT治疗的38例急性混合型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54±11岁。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经小隐静脉穿刺途径28例,小隐静脉切开途径4例,胫后静脉切开途径4例,胫后静脉穿刺途径2例。行CDT前,所有患者均接受临时可回收滤器置入,并于术后2周内取出。36名患者DVT血栓溶解成功(Ⅱ和Ⅲ级)。2名未获得血栓溶解成功的患者,从症状发生到CDT时间均大于10天。对13例患者(左侧10例,右侧3例)进行髂静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围手术期出现切口渗血4例,切开部位麻木5例,没有新发肺栓塞和大出血发等主要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1个月-4年),28例患者超过1.5年。2例患者由于未服用华法林而出现反复髂股DVT。随访期间通畅率和PTS率分别为81.6%(31/38)和31.6%(12/38)。结论:采用经BTK途径行CDT治疗混合型DVT是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结果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