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光回退是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应根据初次手术方式、距离初次手术时间、回退度数,在充分评价角膜情况后合理选择增效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是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主要手术方式。本文就两者术后屈光回退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不同增效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极低频电磁场(ELF-EMFs)诱导的人胚胎眼巩膜成纤维细胞(HFSF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I型 胶原(COL1Al)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FSF 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辐射组、葛根素组,通过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的活性, Western-Blot 检测MMP-2、COL1A1 蛋白的表达。结果:暴露于0.2 mT、50Hz 的电磁辐射系统24 h 后,HFSF 细胞(辐照组)MMP-2 酶活性较对照组增高20%,MMP-2 蛋白表达升高45%,而COL1A1的蛋白表达下降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辐射 组比较,葛根素组HFSF细胞MMP-2 酶活性下降33 %,MMP-2 蛋白表达降低44.1 %,COL1A1 蛋白升高80%,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极低频电磁辐射可提高HFSF 细胞中MMP-2 的活性与蛋白表达,抑制COL1Al的合成,葛根素可在一定程度上 逆转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 FEVR)是一种遗传性眼科疾病,主要特征为视网膜周边血管发育异常和病变。由于病变程度不同,临床表型可从无明显症状到眼睛完全失明。本文通过研究3个中国FEVR家系和1个散发型患者,探索其致病突变与疾病表型之间的关系。收集家系中患者及亲属的外周血制备基因组DNA,设计引物以扩增FEVR致病基因FZD4、LRP5、NDP和TSPAN12的外显子区域并通过Sanger法进行测序。结果发现,在LRP5基因上存在3个未在dbSNP数据库及千人基因组计划数据库中报道过的杂合突变p.M181R、p.R399S和p.G503R,以及2个已发现但未在FEVR中报道过的杂合突变p.R494Q和p.G876S。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5个突变位点均高度保守,为有害突变。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了这5个突变均不能激活Norrin/β-catenin信号通路,进一步证明了这5个突变的致病性。该研究扩充了我国FEVR疾病的遗传数据库,可为该疾病的分子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MMP-2与I型胶原分别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的重要成员和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近年来研究发现,MMP-2与Ⅰ型胶原的表达与调控在多种与胶原代谢有关的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增强或抑制MMP-2来调控I型胶原,进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很多疾病的研究热点。对MMP-2与Ⅰ型胶原关系更新的认识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必然带动对MMP-2与Ⅰ型胶原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MP-2与Ⅰ型胶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多种胶原代谢疾病发病机理与防治的探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因是人类的遗传信息的载体,其遗传和表达影响人类的繁衍及各种生命活动;个体基因组DNA序列突变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获取个体的基因组DNA序列将有助于疾病的诊断.DNA测序技术潜在的医学应用前景使其近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将介绍各代DNA测序技术已经取得的进展,目前尚待克服的挑战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并着重分析最新的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发展潜能及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5q31染色体上的TGFBI突变使TGFBIp在角膜前弹力层和基质层异常聚集以及代谢的障碍,导致患者双侧角膜进行性出现不同程度的的浑浊,造成视力的进行性损害。目前报道的TGFBI突变至少有66种,其中至少有10种与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有关,由于基因型的差异、纯合子以及杂合子的区别,患者表现型也有很大的差别。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共聚焦显微镜、基因诊疗等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了正确诊断,目前的治疗的方法主要有角膜移植和激光消融治疗,但由于术后复发甚至加重的原因,并不能使患者满意。由于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动物模型的建立,锂或者基因治疗等方法将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视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机制研究一直是眼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在近视的实验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眼细胞被发现与近视有关,主要涉及的细胞有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穆勒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脉络膜黑色素细胞、巩膜成纤维细胞等。它们通过分泌生长因子、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等活性物质和表达相关受体,在近视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眼细胞的角度对近视发病机理作一个综述,为进一步完善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VKC患儿与正常儿童泪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3(IL-13)的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分析两组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方法:收集10例春季角结膜炎(VKC)患儿与16例正常受试者(CT)的泪液;采用液体芯片技术测量两组泪液中IL-4,IL-5,IL-13的浓度,使用U检验来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VKC组泪液中IL-4的浓度为1.09±0.73 pg/mL,IL-5的浓度为1.68±1.43 pg/mL,IL-13的浓度为1.90±1.59 pg/mL;与正常受试者(CT)相比,明显升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VKC患儿泪液中的细胞因子在了解VKC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及可以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VKC患儿与正常儿童泪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3(IL-13)的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分析两组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方法:收集10例春季角结膜炎(VKC)患儿与16例正常受试者(CT)的泪液;采用液体芯片技术测量两组泪液中IL-4,IL-5,IL-13的浓度,使用U检验来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VKC组泪液中IL-4的浓度为1.09±0.73 pg/mL,IL-5的浓度为1.68±1.43 pg/mL,IL-13的浓度为1.90±1.59 pg/mL;与正常受试者(CT)相比,明显升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VKC患儿泪液中的细胞因子在了解VKC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及可以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0.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是目前最热门的白内障手术之一。即在计算机系统引导下利用飞秒激光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的制作,晶状体核裂解和晶状体前囊膜的切开,明显降低了传统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并发症,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目前仍然处于临床应用初级阶段,其昂贵的价格是影响其研究和应用的主要原因,手术安全性及远期屈光效果仍然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就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的局限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