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原植物鉴定、药材性状和粉末显微观察,理化反应及紫外光谱扫描比较,对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及其一种伪品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菟丝子及其伪品在原植物的叶、花和果实、药材质地和气味,种皮栅状组织细胞的构成及其特点、热水浸煮时发生的现象、黄酮反应结果以及紫外光谱扫描显示的最大吸收波长位置,均存在明显差异。菟丝子的伪品系十字花科植物芥菜(原变种)(Brassica juncea var.juncea)的干燥成熟种子,上述实验结果为鉴别菟丝子及其伪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2.
A new species of Orchidaceae, Calanthe yaoshanensis Z. X. Ren & H. Wang from northeastern Yunnan, China, is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It is morphologically similar to C. brevicornu Lindley, from which it differs by having a glabrous column and an elliptical middle lobe with three triangular lamellae.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C. yaoshanensis and related species are discussed. The habitat was investigated and its conservation status was assessed as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相似文献   
73.
74.
75.
莼菜冬芽越冬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季节测定了莼菜生长周期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水分的含量 ,测定结果表明冬芽越冬阶段其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水分的含量较高 ,而脯氨酸却是一年中的最低。这说明冬芽越冬期间其抗寒性的维持可能与体内高浓度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以及水分有关 ,而与脯氨酸无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獐牙菜属植物叶表皮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獐牙菜属35种植物的呈表皮,发现该属植物成熟叶上下表皮细胞形状(表面观)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型,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和波纹,多数种类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分布,气顺类型主要有3种,无规则型,不等型和平列型。这些特殊2对獐牙菜属下分类有一定的意义。结合其它方面的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叶表皮特征可能具有以下演化趋势,垂周壁式样深波方←浅波纹→平直,弓型,气顺类型无规则型→不等型→平列型。  相似文献   
77.
柽柳属和水柏枝属植物化学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运用植物化学分类学的实验方法,即薄层层析和紫外吸收光谱对柽柳属(Tamariax Linn)和水柏枝属(Myicaria Desv)的4种植物进行了分析测定,提出了柽柳属和水柏枝属的植物化学分类检索表,并对存有疑问的白花柽柳(T.albiflonum)进行了植物化学方面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78.
扁豆绒毡层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透射电镜对扁豆绒毡层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发现扁豆绒毡层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二交胞质重组(第一次始于减数分裂末期Ⅱ,第二次始于小孢子发育早期),使绒毡层细胞的活动呈现3个高峰期(即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小孢子四分体期一小孢子早期、小孢子晚期-二胞花粉中期)。2绒毡层细胞的分泌作用有3种形式(渗透分泌、胞吐分泌和自溶)。3.首次观察到绒毡层细胞的内切向壁和径向壁经历了两个周  相似文献   
79.
应用RAPD PCR技术研究了不同寄主和不同季节棉蚜的DNA多态性。从 2 0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3种引物 ,用它们的扩增结果进行Nei的遗传距离计算 ,并根据遗传距离对所研究的棉蚜种群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花椒上的棉蚜与其它 4种寄主上的棉蚜在DNA水平有明显的分化。聚类分析表明 ,棉蚜季节性种群可分为 3大类群 ,即春、秋季黄色型 ,春、秋季绿色型和黄色小型蚜 (伏蚜 )。而小型蚜的遗传关系与春、秋季绿色型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80.
凤丹丹皮酚抗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钢管法、滤纸法、挖孔法对凤丹丹皮酚的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凤丹丹皮酚对黄色八叠球菌、福氏知杆菌、枯草芽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五种供试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黄色八叠球菌最为敏感;三种方法中挖孔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